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研究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成熟胚转化的影响因素,以6个小麦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以EHA105和LBA4404农杆菌为供体(含有pCAMBIA1305双元载体)材料,研究了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农杆菌菌株、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小麦品种小偃22的成熟胚为材料,获得最佳的诱导培养基方案(MS+2mg.L-1 2,4-D+0.5mg.L-1 KT+500mg.L-1水解酪蛋白+150mg.L-1天门冬酰胺)和分化培养基方案(MS+2mg.L-1 ZT+0.5mg.L-1 KT);(2)6个小麦品种中,洛阳8176和张掖春小麦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筛选培养后较多的愈伤组织分化出小绿点;(3)洛阳8716和张掖春小麦的成熟胚,经愈伤组织诱导培养6-7d,农杆菌侵染后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强;(4)农杆菌侵染后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与农杆菌菌株的关系不明显,而与小麦品种基因型、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有较明显的关系;(5)以小麦洛阳8716和张掖春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为受体,黑暗条件下诱导培养6-7d,在24±1℃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d和500mg.L-1羧苄青霉素(Cb)除菌及10mg.L-1潮霉素筛选处理后,共得到分化植株23株,其中以洛阳8716为受体材料,由农杆菌LBA4404和EHA105转化得到的植株分别为11株和4株,植株分化率分别为3.57%和1.31%;以张掖春小麦为受体材料,由农杆菌LBA4404和EHA105转化得到的植株分别为5株和3株,植株分化率分别为1.57%和1.14%。  相似文献   
102.
高黎贡山南段种子植物的分化度及存在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经伦  盘波  陈文华  汪建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20-13922
对高黎贡山南段种子植物科属的绝对数量排序和存在度(VFP)排序,对认识整个植物区系的构成和特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说明该区系种子植物分化程度较高,是滇西北新特有中心的一部分,同时较高的存在度说明滇西高海拔山区是杜鹃花科植物重要分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测定多维元素片中锌、铜、铁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结果与结论在pH2.5HCl底液中测定Cu,浓度范围在0.25-200μg/L,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7%;在0.05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H4.0)+4.3×10^-4mol/L CdY溶液中测定Fe和Zn.本法对Zn,浓度范围在0.16-75μg/L,r=0.9977,平均回收率为104.1%,RSD为2.7%;对Fe,浓度范围为2~7μg/L,r=0.9977,平均回收率为105.5%,RSD为1.8%.  相似文献   
104.
综述了植物内部因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酶、多胺、酚类物质、细胞液浓度、植物激素和成花基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研究,并对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得到最适合的驱蚊草初代培养、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激素配比,以叶柄为初始材料,对比研究了多篇文献报道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驱蚊草的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NAA0.2mg/L+6-BA2.0mg/L,2,4-D在初代培养中起着负作用;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NAA0.6mg/L+6-BA0.75mg/L+GA30.2mg/L,但有待进一步研究添加GA3的效果;而驱蚊草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mg/L。  相似文献   
106.
魔芋组培快繁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万源花魔芋顶芽、球茎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外植体培养的影响,并进一步诱导试管微型芋。结果表明:顶芽是魔芋组培快繁的最佳外植体,腋芽产生频率高、速度快,较球茎分化不定芽的时间提早60 d左右|腋芽分化适宜培养基是MS + BA 2.4 mg?L-1 + NAA 0.1 mg?L-1,腋芽分化率90%|在增殖培养基中腋芽增殖系数达3.58|腋芽在MS + BA 0.5 mg?L-1 + NAA 0.01 mg?L-1 + 蔗糖50 g?L-1培养基中诱导形成微型芋,培养60 d的诱导率达90.9%。  相似文献   
107.
甜樱桃花芽分化后期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品种比较、地区比较和人工环境模拟3个关联的试验设计,观察甜樱桃从落叶后至谢花后的花芽分化发育的特征,探求其南引试栽、结实困难的原因。结果表明,郑州的早红宝石、红灯和拉宾斯,烟台、郑州和金华的红灯,以及花芽分化期置于露地和日光温室中的早红宝石在多个物候期阶段的最终分化发育的基本特征一致。因此,造成甜樱桃南引试栽、结实困难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生长季的花芽分化无关,不能仅限于与花前高温引发的胚珠、胚囊发育不良有关,低温累积量不足也是不可被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8.
Examination of callus micro-grafts in Uapaca kirkiana Müell Arg.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objective of determining early signs of graft compatibility. Leaves from U. kirkiana, U. nitida and Jatropha curcas trees were used for callus induction. Two pieces of callus were co-cultured on Murashige and Skoog (MS) medium with different supplements. Co-cultured calli were embedded in paraffin wax and dissected. The specimens were stained in safranin and fast green before viewing under a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showed that MS medium with 0.1 mg l−1 thidiazuron (TDZ) and 0.5 mg l−1 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or 1.0 mg l−1 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and 0.5 mg l−1 NAA was effective for callus induction. There were no necrotic layers at the unions within U. kirkiana clones and provenances, but a differential growth (irregularity) between U. kirkiana and U. nitida co-cultured calli. Phenol deposits were observed at the union interfaces of U. kirkiana combinations and were high on calli derived from mature trees. Phenol deposits were absent at the union of J. curcas heterografts. Necrotic layers developed at the unions of U. kirkiana and J. curcas micro-grafts and indicating an outright graft incompatibility. Accumulation of phenol deposits at the union interfaces inhibited graft compatibility in many U. kirkiana combinations. Callus fusion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partners with an outright graft incompatibility, especially for distant related plant species.  相似文献   
109.
牡丹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技术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金阁"的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在牡丹叶柄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中的作用,进而优化牡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牡丹"金阁"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WPM 2,4-D 2.0 mg/L 6-BA1.0 mg/L NAA1.0 mg/L TDZ0.5 mg/L CH300 mg/L;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最佳激素组合:2,4-D 0.25 mg/L TDZ 0.5 mg/L;继代周期以愈伤组织接种30 d为宜;不定芽在IBA浓度为2.0 mg/L时生根最好。  相似文献   
110.
西瓜花药培养中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开冻  魏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26-6827
[目的]探讨西瓜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方法]在西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基础上,研究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结果]MS+2.0mg/L 6-BA+1.0 mg/L KT+0.1 mg/L IAA培养基可以使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不定芽。不定芽在培养基MS+0.5 mg/L 6-BA中进行增殖,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玻璃化和黄化现象变得更加严重。采取降低6-BA浓度甚至不添加任何激素、提高琼脂的含量、增加光照时间与强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西瓜不定芽的玻璃化现象。[结论]当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为10∶1~100∶1时,由西瓜愈伤组织诱导出不定芽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