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63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2篇
  61篇
综合类   234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雷琼地区不同发育时序的玄武岩母质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成土年龄对风化成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土年龄大的剖面中易溶元素的淋失率高,体现了迁移累积效应;而年轻的剖面中元素迁移率则随成土年龄的变化更加明显。故成土年龄对常量元素迁移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早期影响显著,当风化成壤作用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成土年龄的影响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2.
土壤氮异质性与种间地上竞争对玉米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不均匀施肥、有机质分解和群体结构复杂化等因素,氮在间作农田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异质性。因此,间作作物的生长同时受到种间竞争和异质性氮的影响。然而,人们对作物种间关系(特别是地上竞争)与异质性氮在影响作物生长中有何关系还知之较少。本研究以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模式为试验对象,在盆栽条件下采用控释性氮肥构建异质性,利用根管分隔去除地下竞争后,通过目标植物法设计地上竞争处理,探讨作物的觅养精确度、生物量生产、功能性状、竞争能力和总相对生产力对氮分布和地上竞争的响应。结果表明:异质氮处理的总相对生产力高于均质氮处理,这可能是因为与无竞争相比,地上竞争提高两作物的觅养精确度。但在地上竞争下异质氮抑制马铃薯的生长,玉米生长得以提高,而在无竞争下异质氮处理提高两作物的生长;这些生长变化在功能性状上得到进一步体现,包括根冠比、根叶比、叶重比和根重比;从竞争能力来看,相对于均质氮处理,异质氮处理促进玉米但降低马铃薯的竞争能力,故马铃薯在均质氮条件下有竞争优势,而玉米则在异质性氮条件下具有竞争优势。总之,地上竞争改变作物对异质性氮的觅养行为,而异质性氮提高作物生长,改变玉米和马铃薯的相对竞争能力,因此地上竞争和氮异质性在调控作物生长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这一发现可增加对间作体系中氮利用特征的认识,也有助于理解农田间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变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3.
大兴安岭水湿地兴安落叶松蒸腾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水湿兴安落叶松蒸腾速率在时间和树冠空间上的变化以及环境,树龄等对其的影响,估出水湿地兴安落叶松的蒸腾耗量,从而为研究水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改造利用所采用的工程和生物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are root symbionts that enhance plant growth and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soil structure in drylands. Even though AM fungi are obligate biotrophs, organic matter (OM) can stimulate their growth, but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is are still unknown. Here, we compared the effect of nutrient patches of different OM sources to intrinsic components of OM such as inorganic nutrient supply and an improved soil water-holding capacity (WHC; via application of hydrophilic polymers), on AM fungal growth. Fatty acids extracted from in-growth mesh bags incubated in the field were used as biomarkers for AM fungi and other soil microbes. We found an enhancement of AM fungal growth in certain nutrient patches. Two out of three OM types stimulated AM fungal growth strongly, and also the addition of inorganic nutrients enhanced AM fungi, though to a lesser extent than OM. Enhanced soil WHC, on the other hand, did not influence AM fungal growth. AMF were more strongly enhanced by the mineral nutrients relative to other soil organisms. Intrinsic nutrients might b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AMF growth stimulation in OM additions, but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nutrients alone can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05.
106.
冬小麦较多小穗基因型幼穗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较多小穗基因型与正常穗基因型比较,小穗数目的增加是由穗分化时期的增长和速率的增加决定的,其速率的作用大于时期的作用.在较多小穗基因型内,同一组合内不同基因型间小穗数目的差异,主要由穗分化的速率决定.认为较多小穗基因型普遍具有高的分化速率,并随穗分化速率的加快而小穗数逐渐增多.选育高穗分化速率基因型是解决较多小穗晚熟问题和提高育成品种单穗粒重及其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大豆单交及三交组合方式与后代优良品系入选机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德昌  黄承运 《大豆科学》1991,10(2):110-114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育种研究水平,加快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进程,对1971~1982年11年的亲本选配及组合配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对三交组合即当地良种×(当地良种×外引良种)F_1选出的优良品种及品系的统计分析表明:三交组合较单交组合选出的优良品种及品系机率高,且丰产性能、抗病性能优于生产品种。绥农4、绥农5、绥农6、绥农8号四个大豆新品种均是以三交组合方式选育成功的。育种理论分析、经验和实践都表明三交组合方式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8.
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需肥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器官中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并对施肥量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玉米在氮、磷、钾累积吸收数量和消长速度上,高肥量处理显著高于低肥量处理(t=0.05)。施肥量基本不影响磷和钾的吸收动态,而氮的吸收动态两处理间不一致。玉米在氮的吸收过程中,高肥量处理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和吐丝后15天.而低肥量处理只在大喇叭口期出现一个高峰.掖单51号每公顷生产11613公斤子粒,最高需肥量N230.25公斤、P2O5104.25公斤、K2O212.70公斤.三要素的比例为1:0.45:0.92,生产百公斤子粒所需N、P2O5、K2O分别为1.983、0.898、1.832公斤.氮、磷、钾的最大吸收强度分别为4.86、2.49、7.62公斤·公顷-1·日-1,完熟期子粒中的氮、磷、钾分配率分别为58.90、82.40和12.50%.  相似文献   
109.
保水剂对玉米出苗率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的土壤持水量在田间持水量45%以下时玉米种子不能出苗,而对照处理在土壤持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45%时能够保证100%的出苗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证明了保水剂对玉米出苗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施用保水剂的处理在积蓄土壤水分,减轻表层土壤水分散失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雨后测量结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0.
对大小垄栽培群体和30cm等行距栽培群体不同层次的光照强度、群体行间温、湿度等生态因子及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单穴生产力三个产量性状和不同分蘖时期每穴茎数的边际效应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小垄栽培群体下部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显著增加,行间温、湿度降低,使群体内部的光、温条件得到改善。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单穴生产力及不同分蘖时期每穴茎数的边际效应指数降低,说明实行大小垄种植后,群体内部的长势与边行的差距缩小,群体内部个体的生长优势得到发挥,达到了利用边际优势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