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10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以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PHRC1.001为发酵对象,优化该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分,并初步评价了该多糖的乳化性质.[方法]以多糖粗产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进行了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并通过发酵罐培养验证了优化培养基下的粗多糖产量.[结果] Klebsiella sp.PHRC1.00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培养基为:蔗糖40 g/L,CaCl2 0.8 g/L,KNO32.5 g/L,MgSO4·7H2O9.0 g/L,NaH2PO43.5 g/L,起始pH 7.O,在此培养基条件下发酵罐最高粗糖产量达到21 g/L,约是初始培养基条件下的2.1倍.此外,以中链甘油三酸酯(MCT)为油相(20%),1%胞外多糖为乳化剂制备O/W乳液,通过激光粒度仪、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表征乳液的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通过加速试验表征乳液储藏物理稳定性,结果发现,PHRC1.001多糖具有较好的乳化活性,该O/W乳液储藏物理稳定性高.[结论] Klebsiella sp.PHRC1.001为一株高产胞外多糖菌株,且该多糖具有良好的乳化活性,工业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2.
AIM: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Rac1 activation in the mig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induced by Chlamydia pneumoniae (C.pn) infection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on Rac1 activ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METHODS: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encoding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p21-binding domain of p21-activated kinase 1(PBD) fusion protein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competent bacteria to induce the express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 The fusion protein was purified. GST-pull down assa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of Rac1 in C.pn-infected VSMCs pretreated with or without PI3K inhibitor LY294002 (25 μmol/L). Wound-healing assay and Transwell assay were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C.pn infection-induced VSMCs migration with or without pre-incubation of Rac1 inhibitor NSC23766 (50 μmol/L). RESULTS: Enough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GST-PBD fusion protein was obtained after purification. The activity of Rac1 in VSMCs infected with C.pn for 24 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ac1 activation induced by C.pn infection was inhibited by the pretreatment of VSMCs with LY294002. The migration ability of C.pn-infected VSMCs pre-incubated with NSC23766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pn infection group. CONCLUSION: C.pn infection induces the migration of VSMCs possibly through stimulating Rac1 activity via PI3K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83.
肺炎克雷伯菌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人和动物呼吸道、肠道的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可在动物机体各部位发生感染,对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流行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克雷伯氏菌突变体Kp-M2生产1,3-丙二醇的能力,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筛选出影响1,3-丙二醇生物转化的重要发酵条件是初始甘油浓度、初始pH值和接种时间.在经过最陡爬坡实验确定中心点后,上述3个重要参数经Box-Behnken设计进行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甘油质量浓度为57 g/L,pH值为7.3,接种时间为10 h时,1,3-丙二醇的理论最大值为21.6 g/L.摇瓶验证实验1,3-丙二醇质量浓度为20.7 g/L,比未优化条件下的提高3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的间歇发酵和批式流加发酵结果表明,1,3-丙二醇质量浓度分别为29.5和92.0 g/L,均高于对照的19.9和76.7 g/L.上述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可以有效地用于优化发酵条件,从而提高1,3-丙二醇产率.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食品中的肺炎克雷伯菌。选取肺炎克雷伯菌特有的毒力基因区域,设计2对引物(1对内引物、1对外引物),进行体外恒温扩增反应。对反应体系内的甜菜碱、核酸原料(dNTPs)、内外引物比例、Mg2+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和选择,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检测。应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灭菌鸡肉人工污染加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试验,筛选到最优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应用优化后的LAMP反应体系对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在内的18种常见微生物进行特异性检测试验,特异性良好。肺炎克雷伯菌LAMP反应体系对基因组的最低检测限是0.875 pg/μL,比传统PCR方法灵敏性高100倍。对人工鸡肉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限为30 CFU/mL。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一种能检测食物中致病肺炎克雷伯菌的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2对引物针对肺炎克雷伯菌目的基因6个区域进行体外恒温核酸阶梯性扩增,灵敏性更高,反应时间更短,检测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86.
为了分析四川地区牦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并确定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本试验采集了四川地区不同养殖场患呼吸道疾病牦牛肺脏、咽拭子、鼻拭子共127份病料组织,分离得到了4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合PCR扩增法检测4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4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4种药物耐药率较高,为65.12%~90.70%;对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大观霉素4种药物的耐药率在20.93%~48.84%之间;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3药物的耐药率在18.60%~25.58%之间;多数筛选分离得到的菌株均呈现出多重耐药性,耐9、10种药物的菌株最多,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3.3%和20.9%。通过使用PCR扩增法检测分离菌携带的耐药基因情况,结果表明:blaTEM、blaSHV、sul2、sul3、floR 5种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在62.8%~69.8%之间;ant (3″)-Ⅰa、aph (3')-Ⅱa、aac (6')-Ⅰb、aacC2 4种耐药基因检出率较低,检出率在7.0%~20.9%;blaCTX-M、Mcr-1、qnrA、qnrS、rmtB 5种耐药基因未检出。综上所述,本试验中分离得到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并携带有较多的耐药基因,为了更好的促进四川省牦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应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并通过药敏试验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87.
猪肺炎双球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肺炎双球菌能导致仔猪发生败血症和肺炎等,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新技术,针对肺炎双球菌(S.pn)的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诊断S.pn的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等验证表明,该方法适用于S.pn的临床检测,为由S.pn引起的猪肺炎等疾病的快速诊断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8.
噬茵体疗法在对抗多重耐药病原茵引起的感染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从污水中分离到一株新的噬茵体,命名为NKP-1,并对噬茵体NKP-1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电镜观察确定NKP-1为短尾噬茵体,裂解试验表明该噬茵体为烈性噬茵体,具有很高的增值效率。体外试验表明它能够快速感染超强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株BAA-2146(NDM-1)并将其裂解。通过腹腔注射单一剂量的NKP-1(2×10~7 pfu/mL)就可以有效地保护BAA-2146(4×10~9 cfu/mL)感染引起的小鼠茵血症模型。在肺炎克雷伯菌BAA-2146与噬菌体NKP-1体外共同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分离到对该噬茵体具有抗性的突变菌株,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该突变株表现为极低的毒力,且不影响NKP-1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利用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1株疑似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全基因测序分析,并对发现的新基因kp05372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传统的细菌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对采自麝粪便的1株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序列进行测定;以小鼠感染试验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试该病原菌的致病性;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病原菌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发现的新基因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发现,分离菌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命名为GPKP,其对小鼠致死的LD50为6.3×107CFU/mL。该菌基因组大小为4 879 707bp,包含5 490个开放阅读框,共注释到22组COG功能。kp05372基因编码产物由302个氨基酸组成,无信号肽,是一种不稳定的、在细胞内发挥生理作用的亲水性蛋白。【结论】分离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p05372基因编码产物属于典型的LysR家族转录因子(LTTR)。  相似文献   
90.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平板涂布法及通过生长曲线测定,研究肉桂醛对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活性;通过电导率、膜电位、DNA渗出量探讨肉桂醛对该菌细胞壁、细胞膜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肉桂醛作用后该菌的形态变化;通过SDS–PAGE试验探究肉桂醛对该菌胞内蛋白量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分析肉桂醛对该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肉桂醛对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12~1024μg/m L,最低杀菌浓度为512~2048μg/mL;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肉桂醛1 h时,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培养液中电导率极显著增加达到最大,菌体内DNA渗透量极显著升高达到最大;肉桂醛作用后,菌体细胞膜电位极显著升高,出现超极化现象;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肉桂醛药物作用浓度与细菌胞内蛋白减少量呈正相关;菌体超微结构显示,肉桂醛作用导致菌体细胞壁及细胞膜损伤,且随浓度升高损伤程度增加;生物膜试验结果显示,在所有亚抑菌浓度肉桂醛作用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均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综上所述,肉桂醛可通过损伤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破坏菌体可溶性蛋白质代谢和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