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4篇
  135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文作者在实验室里对 2种型式MBR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 ,并且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科尔沁沙地证明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后,进一步对雨养条件下杨树(赤峰-36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及林木生长过程与林龄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1~5 a林木的生长基本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材积量大;6~11 a是密度对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阶段,杨树固沙林的胸径、株高和材积量的增长率随林龄增大而逐年加快;大约在11 a之后趋于稳定;单位活立木蓄积最大(153.39 m3·hm-2)的固沙林密度是825株·hm-2,其他密度按蓄积大小排序依次为540株·hm-2、420株·hm-2和1 215株·hm-2;2)边缘林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林内高20%~70%和90%~260%,且低密度林分的边缘林木的生长优势比高密度林分边缘林木的生长优势更加明显;3)同密度(500株·hm-2)13 a的一行一带式固沙林,其胸径、树高和材积量分别比等株行距的片林高37.4%、17.4%和81%;而10 a的两行一带式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量分别比等株行距的片林高19.8%、16.2%和64.8%,说明行带式配置还具有生物生产力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扬州市江都区7年生女贞人工林为对象,研究密度调控对其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剖面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调控密度下女贞人工林土壤NH4+-N和NO3--N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3种密度调控下土壤NH4+-N 含量均是秋冬两季较高,春季最低,夏季又有明显回升,且3种密度中的2275株/hm2下NH4+-N含量在4个季节均高于另外2种密度;土壤NO3--N 季节变化与NH4+-N大体一致,在春季含量最低,但不同密度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土温、含水量及有机质均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且在夏季均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饲料蛋白含量对稻-黄颡鱼共作模式下N2O和NH3挥发特征及黄颡鱼生长的影响,有利于稻-黄颡鱼综合种养的高效、绿色发展。【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试验,以常规单养黄颡鱼模式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对稻-黄颡鱼共作模式下N2O和NH3的排放特征、水体和底泥的氮含量以及黄颡鱼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蛋白含量下,稻-黄颡鱼共作模式的N2O和NH3挥发分别比单养黄颡鱼模式降低18.3%和76.20%,水体总氮和无机氮含量降低41.30%和48.85%,黄颡鱼蛋白累积量增加20.00%,氮利用率增加171.50%。在稻-黄颡鱼共作模式下,提高饲料蛋白含量会显著增加N2O排放量和水体残留氮含量,但对NH3挥发无显著影响;黄颡鱼特定生长率和蛋白累积量与饲料蛋白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饲料氮利用效率随饲料蛋白含量增加呈线性降低趋势。【结论】综合考虑黄颡鱼生长和N2O排放以及养殖水体氮残留等因素,确定稻-黄颡鱼共作模式饲料蛋白含量不宜超过43.04%。  相似文献   
15.
The objective of this 2-yr field trial, with a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 was to assess and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separ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water with alternating furrow irrigation (SNWAFI) practices on soil ammonia (NH3) emission during the summer maize (Zea mays L.) growing seaso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fter N sidedress and irrigation ranged from 4.8 to 17.0 kg N ha-1 and 6.2 to 20.6 kg N hal, respectively, in 2008 and 2009. The lower N input contributed to lower NH3 loss but lower yield, whereas the higher N input induced higher yield as well as higher NH3 loss. Ammonia intensity (NH3 volatilization per crop yield) after N sidedress and irrigation was 1.2-3.0 kg NH3-N t-1 yield in 2008 and 1.1-3.2 kg NH3-N t1 yield in 2009. The predicted minimum NH3 intensity in 2008 was 1.6 kg NH3-N fl yield and was obtained wit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127 kg N ha^-1 and 108 mm irrigation water. In 2009, the predicted minimum NH3 intensity was 1.3 kg NH3-N t-j yield and was obtained wit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101 kg N ha-1 and 83 mm irrigation water. We conclude that SNWAFI practices with optimum rate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soil NH3 intensity and maintain yield. It was more beneficial for sustainable farming strategies to minimize the NH3 intensity rather than reduce absolute NH3 emissions alone.  相似文献   
16.
规模畜禽场臭气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规模化畜禽场臭气污染,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畜禽养殖场臭气来源、除臭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进一步分析了臭气防治技术研究的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规模畜禽场臭气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积累态磷活化动力学的研究Ⅱ.沸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宗臣  赵美芝 《土壤通报》2002,33(2):121-123
本文研究了NH4-沸石对潮土和红壤中积累态磷的活化动力学的影响。修正的Elovich公式和双常数速率公式对土壤中积累态磷的活化动力学拟合最好。土壤中添加了NH4-沸石后 ,土壤中积累态磷的活化释放明显增快。NH4-沸石有较强的释磷作用 ,可以促进土壤中积累态磷的活化释放。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标准偏高糖型甜研7号与标准偏丰产型甜研8号2个二倍体纯系品种及水培方法,研究了子叶期(11d)甜菜对NO3^-和NH4^+的吸收特性以及不同NO3^-/NH4^+比对苗期(31d)甜菜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了子叶期甜研7号较甜研8号对NH4^+有较大的Vmax,有利于NH4^+的吸收。低NH4^+浓度比促进甜菜对N03的吸收。而且甜研7号受到的影响相对大于甜研8号。不同NO3^-/NH4^+也影响甜菜对NH4^+的吸收速率,2品种所受的影响并不相同。2品种遗传特性不同导致了甜研7号对NH4^+的吸收较甜研8号敏感。高浓度NH4^+的存在促进了甜研7号与甜研8号对NH4^+的吸收。说明可以通过调节甜菜对NO3^-与NH4^+的吸收与同化关系来调控甜菜的氮代谢,以提高甜菜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氯化钠影响下蓝藻Anabaena 7120的固氮活性和去铵阻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因  方大惟 《核农学报》1991,5(4):239-245
正常培养液中NaCl浓度增高时,蓝藻固氮活性明显下降,去铵阻抑速率也减慢。NaCl浓度越高,阻抑程度越大。如果NaCl浓度过高,固氮酶活性即完全丧失,铵阻抑效应也不能消除。低光照度、光合抑制剂、O_2、N_2以及N_2+CO_2都加剧高浓度NaCl对蓝藻固氮酶活性和去铵阻抑的阻抑,而外源蔗糖、H_2和H_2+O_2则有一定程度的促进。  相似文献   
20.
NH4+对K+在土壤肥际微域中迁移和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H4^+和K^+共施在农田施肥中是很普遍的现象,研究它们共施后二者在土壤中的交互作用对指导施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共施条件下NH4^+对K^+在红壤和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的影响,供试肥料为NH4Cl和KCl。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K^+相比,共施NH4^+没有改变肥料钾在红壤和潮土中的迁移距离,但提高了肥际微域中的水溶性钾含量;在靠近施肥点附近,NH4^+的施用减少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这种作用在潮土中的表现不如在红壤中明显;与单施KCl相比,共施NH4Cl明显降低了施肥点附近土壤微域内的非交换性钾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共施NH4Cl减少了土壤晶格对钾离子的固定,增加了钾的淋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