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4篇
  135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水氮用量对设施栽培蔬菜地土壤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针对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过量施用问题,研究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的土壤氨挥发特征,探讨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的重要因子,为降低氮肥的氨挥发损失、 建立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北平原设施黄瓜-番茄轮作菜地为研究对象,设常规灌溉(W1)和减量灌溉(W2)2个灌溉水平,每种灌溉水平下设不施氮(N0)、 减量施氮(N1)和常规施氮(N2)3个氮水平,共6个处理组合(W1N0、 W1N1、 W1N2、 W2N0、 W2N1、 W2N2)。采用通气法监测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番茄轮作体系内的土壤氨挥发动态,分析与土壤氨挥发相关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设施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表层(0—10 cm)土壤铵态氮受施肥的影响波动较大,与常规施氮(N2)相比,相同灌水条件下减量施氮(N1)处理的0—10 cm土层铵态氮浓度最高值降低了25.1%~30.3%(P 0.05)。减量施氮可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速率。与常规施氮(N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N1)在黄瓜季和番茄季内的氨挥发速率均值分别降低了21.1%~22.8%(P0.05)和16.5%~17.9%(P0.05)。整个黄瓜-番茄轮作周期内,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和氮肥的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7.8~48.1 kg/hm2和1.23%~1.44%。与常规施氮(N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N1)的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及氮肥的氨挥发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9.3%~20.0%(P0.05)和0.85~0.92个百分点。各处理土壤氨挥发速率与0—10 cm土壤铵态氮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0—10 cm土壤铵态氮浓度是土壤氨挥发的重要驱动因子。与常规灌溉(W1)相比,减量灌溉(W2)条件下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速率及氨挥发损失量略有增加(P0.05)。适宜减少氮肥及灌溉量不仅能够维持较高的蔬菜产量,而且显著提高了灌溉水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其中减量施氮处理(N1)的氮肥农学效率比常规施氮(N2)提高了95.4%~146.4%; 减量灌溉(W2)的灌溉水农学效率比常规灌溉(W1)提高了27.7%~54.0%。【结论】通过合理的节水减氮措施可达到抑制氮肥氨挥发损失、 增加产量以及提高水氮利用效率的目的。在供试条件下,节水30%左右、 减施氮量25%的水氮组合(W2N1)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62.
Ammonia (NH3) volat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N loss pathway in intensive agriculture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NCP). Simulation models can help to assess complex N and water processes of agricultural soil–crop systems. Four variations (Var) of a sub‐module for the deterministic, process‐based HERMES model were implemented ranging from simple empirical functions (Var 3 and 4) to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es (Var 1 and 2) including the main processes of NH3 volatilization, urea hydrolysis, nitrification from ammonium‐based N fertilizer, and changes in soil solution pH. Ammonia volatilization, plant growth, and changes in ammonium and nitrate pools in the soil over several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double‐crop rotations at three locations in the NCP were simulated. Results were calibrated with two data sets (Dongbeiwang 1, Shunyi) and validated using two data sets (Dongbeiwang 2, Quzhou). They showed that th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sub‐module of the HERMES model worked well under the climatic and soil conditions of N China. Although the simpler equations, Var 3 and 4, showed lower deviations to observed volatilization across all sites and treatments with a mean absolute error (MAE) of 1.8 and 1.4 in % of applied N,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es, Var 1 and 2, with a MAE of 2.2 and 1.9 in % of applied N, respectivel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re reflected better by the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es. Generally,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satisfying but simulated changes in topsoil pH need further verification with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63.
研究安康地区七里香蔷薇(Rosa banksiae var.normalis)和蔷薇科其他植物间的亲缘关系,选择安康地区七里香蔷薇,对其叶绿体rpl36-rps8序列进行扩增、测序,与Gen Bank中其他薇科植物的rpl36-rps8序列同源性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MEGA6,运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建构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七里香蔷薇与蔷薇属的大花香水月季同源性很高。  相似文献   
64.
SCR系统尿素水溶液喷雾分解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王兴华  季亮  董彦  赵卫东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0):372-375,371
为研究柴油机SCR系统的尿素水溶液喷雾分解规律,建立了SCR尿素水溶液喷射雾化模型,进行了尿素喷射及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排气温度、排气流量、喷射速率和喷嘴布置位置对尿素水溶液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排气温度的升高,排气管内壁尿素水溶液粒子密度逐渐降低,且排气管内壁出现尿素水溶液粒子堆砌的位置逐渐后移,NH3体积分数随排气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00℃时的NH3体积分数较高;随着排气流量的增大,排气管内壁出现尿素水溶液粒子堆砌的位置明显后移,NH3体积分数降低;随着尿素水溶液喷射速率的增大,排气管内壁尿素水溶液粒子密度逐渐增大,NH3体积分数呈近似线性增加,排气管内壁出现尿素水溶液粒子堆砌的位置基本不变;随着距离喷嘴布置位置的增大,尿素水溶液粒子的热解和水解反应进行更为充分,NH3体积分数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5.
以北方半干旱地区典型内陆封闭湖泊岱海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开展了温度、pH、溶解氧及水生植物对湖泊沉积物中NH4^+—N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中性条件,厌氧条件均有利于NF4^+-N的释放。狐尾藻对上覆水NH4^+-N含量的有效控制作用是其抑制底泥释放、同化吸收作用和增强上覆水氧化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植物修复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6.
AOS-80空气净化机对冬季鸡舍空气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窗或无窗密闭式鸡舍中,舍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对鸡的健康与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AOS-80空气净化机,测定其对冬季蛋鸡舍空气的净化效果。选取尺寸、样式和饲养密度等完全相同的2栋蛋鸡舍做对比试验,2栋鸡舍通风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在试验鸡舍的屋架上按米字形均匀安装6台净化机,测定2栋鸡舍舍内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细菌总数的浓度。结果表明:2栋鸡舍在适当通风条件下(使舍内温度维持在(15±0.1)℃,对照鸡舍和试验鸡舍的空气细菌总数平均浓度分别为33.3cfu/L和10.6cfu/L(P<0.01),净化机使之降低68.2%;NH3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71mg/m3和1.22mg/m(3P<0.01),净化机使之降低28.6%;H2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670mg/m3和0.643mg/m3(P<0.05),净化机使之降低4.03%;蛋鸡平均周死亡率分别为0.997%和0.607%(P<0.01),净化机使之降低39.0%。本研究结果表明,舍内安装空气净化机能显著降低鸡舍空气细菌总数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低蛋鸡死亡率。  相似文献   
67.
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试验分4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饲喂日粮I[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Ⅰ30g(/头·d)]、日粮Ⅱ[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Ⅱ30g/(头·d)]、日粮Ⅲ[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Ⅲ30g(/头·d)]和日粮Ⅳ(基础日粮),研究脂肪包被赖氨酸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赖氨酸对瘤胃pH值和NH3-N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8.
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高氨养殖废水中一定比例的硝态氮对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在总氮浓度为15 mmol/L的条件下,以纯铵处理为对照(CK),设置NH+4∶NO-3=3∶1(以N3∶1表示)和NH+4∶NO-3=1∶1(以N1∶1表示)两个处理,研究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培养至第21天,N1∶1处理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茎高分别为13.17 g和35.31 cm,显著低于N3∶1(19.59 g,41.78 cm)和CK组(17.82 g, 38.82 cm)(P<0.05)。不同处理下叶片中的氮含量为50.38~58.82 mg/g,显著高于茎中氮含量26.96~35.42 mg/g;但叶片中磷含量5.17~7.38 mg/g显著低于茎中的磷含量8.44~9.88 mg/g(P<0.05)。培养至第21天时,CK、N3∶1、N1∶1处理之间的叶片磷含量(6.76、7.06、7.38 mg/g)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现为N1∶1> N3∶1>CK。N1∶1和N3∶1处理叶片(7.03、6.75 mg/g)和茎中(6.43、5.04 mg/g)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3.58、3.27 mg/g)(P<0.05)。N1∶1处理叶片和茎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N3∶1处理(P<0.05)。研究表明,当处理中添加少量或不添加硝态氮时,有利于绿狐尾藻生长和生物量增加;当处理中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时,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吸收磷的能力增强。绿狐尾藻在不同铵硝配比的水体中均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氮磷吸收能力,该结果为绿狐尾藻高效净化不同来源的养殖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以河源市新丰江新丰河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丰江流域内水环境NH3-N的污染特征,并对NH3-N的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新丰江流域的NH3-N污染呈现季节性变化,并随经济发展有加重的趋势,已成为重要的污染因子之一,其中新丰江流域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是NH3-N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不同盐度、pH和温度条件下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 C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及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对高浓度总氨氮(9~10mg/L)和亚硝酸盐氮(1~2mg/L)净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荚膜红假单胞菌C12可在盐度为0~40、pH为7~9、温度为25—37℃条件下的淡水、海水养殖中发挥高效净化亚硝酸盐氮的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较适宜在盐度为0~20、pH为5.5-8.5、温度为20-57℃条件下的水体中发挥净化总氨氮的作用;而假丝酵母菌净化总氨氮的较适宜条件为淡水、pH5.5~7.0、温度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