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18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559篇
园艺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试验旨在为深入研究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功能提供材料.应用牛淋巴细胞分离液从牛外周血中分离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营养液培养5d,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征性标志CD14.结果表明,获得的贴壁细胞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可知,该试验成功获得了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牛单核巨噬细胞后的免疫机理,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经贴壁培养获得单核巨噬细胞。应用Griess法检测接种IBRV后6、12、24、48h时间段的牛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显示,单核巨噬细胞感染IBRV后产生NO的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24h时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达到最高水平(607.87μmol/L)。结果表明,IBRV感染可以对单核巨噬细胞分泌NO的量产生影响,这可能和IBRV引起的致病机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3.
采集ICR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25.0 μg/L M-CSF+50.0 μg/L RANKL诱导形成破骨细胞,同时选择RAW264.7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100.0 μg/L RANKL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通过检测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阳性数及骨吸收陷窝,比较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和RAW264.7细胞株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活性.结果显示,小鼠骨髓诱导的细胞TRAP阳性数显著低于RAW264.7细胞株(P<0.05),而小鼠骨髓诱导的破骨细胞所形成骨吸收陷窝的面积显著大于RAW264.7细胞株(P<0.05).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诱导形成具有典型特征的破骨细胞,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活性更强,但破骨细胞的数量和纯度明显低于RAW264.7细胞株.  相似文献   
94.
杨小勇 《北方牧业》2013,(15):28+30
在高温条件下,电解质代谢紊乱,血糖、蛋白质、酶活力发生改变。导致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鸡群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致使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极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现代优秀畜禽品种生产性能越高,抗热应激的能力越差,严重的热应激常引起高产性能的畜禽先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就改善热应激的措施做一介绍,供广大养殖场参考。  相似文献   
95.
雄激素通过Fas途径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雄激素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凋亡以及对Fas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来探讨雄激素对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机制。采用不同浓度(1~10 nmol/L)的雄激素处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24h后,先用DNA片段电泳法和Anne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的情况;再用RT—PCR半定量法观察雄激素对Fas途径中一些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10nmol/L雄激素处理的巨噬细胞凋亡率31.7%比对照组7.4%显著升高,并伴随Fas途径中相关基因(Fas,FasL,FADD,caspase-8和caspase.3)转录水平的升高。雄激素可能是通过Fas途径来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黄精多糖对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将36只试验大鼠中6只较懒惰大鼠淘汰,剩余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每组10只,试验前对3组大鼠进行体重测定及一次力竭跑台练习,3组大鼠体重、力竭运动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试验时运动给药组大鼠灌服剂量为100g·(kg·d)~(-1)黄精多糖溶液,其他2组灌服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运动训练组、运动给药组进行为期8周递增负荷训练及1周力竭训练,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T淋巴细胞亚群、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果表明: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体重、脾脏重、脾脏指数降低,脾脏中T淋巴细胞增殖、B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能力、CD_3~+、CD_4~+、CD_8~+、CD_4~+/CD_8~+降低,运动给药组体重、脾脏重、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运动给药组T淋巴细胞增殖、B淋巴细胞增殖、CD_3~+、CD_4~+、CD_8~+、CD_4~+/CD_8~+无显著差异。与运动组相比,运动给药组体重、脾脏重、脾脏指数升高,脾脏中T淋巴细胞增殖、B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能力、CD_3~+、CD_4~+、CD_8~+、CD_4~+/CD_8~+升高。这一研究提示黄精多糖能显著缓解强迫运动引起的脾脏免疫功能低下,恢复脾脏免疫功能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探讨阿尔泰瑞香二氯甲烷提取物(Da-Dm)的体外抗炎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1、6、30 μg/mL)的Da-Dm作用于脂多糖(LPS,1 μg/mL)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Da-Dm对细胞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量。以维生素C为对照,采用FRAP法、DPPH法评价Da-Dm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Da-Dm在浓度为30 μg/mL及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与LPS组比较,1~30 μg/mL的Da-Dm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NO、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P<0.01),并呈现浓度依赖性。Da-Dm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的IC50为318.1 μg/mL,在FRAP实验中其对Fe2+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 Da-Dm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它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O、IL-1β、IL-6和TNF-α的释放有关。Da-Dm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
螨虫种类繁多,但影响宠物的主要是疥螨、蠕形螨和耳螨。疥螨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质层深处,以角质组织和淋巴液为食,并以螯肢和前跗爪挖掘,形成一条与皮肤平等的蜿蜒隧道。蠕形螨寄生于皮肤的毛囊、皮脂腺或体内淋巴结。耳螨会使耳道里的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增加。螨虫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及死虫体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皮肤瘙痒或导致皮肤病。  相似文献   
100.
益生菌具有较好的黏附能力,可以定植在肠道中调控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黏膜底层中的免疫细胞数量,从而发挥调节肠道炎症反应的作用,对宿主具有有益作用。巨噬细胞是免疫反应中的关键桥梁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异质性和可塑性,可以分化为经典活化性巨噬细胞型(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s, CAM,M1)和替代活化性巨噬细胞型(alternative activated macrophages, AAM,M2),M1型巨噬细胞可增强机体的抗原提呈和杀菌能力,M2型巨噬细胞具有增强内吞、防止炎症反应过度、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益生菌对炎症反应的调节可能是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实现的,但目前关于益生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方向仍有争议。论文综述了益生菌通过JAK-STAT、NF-κB、TLR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明确益生菌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