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同步辐射软X射线Nk对产L-乳酸米根霉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Nk对米根霉AS 3.3461菌株进行辐射诱变,研究其对米根霉致死、菌落形态、种子培养以及发酵培养等特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致死率曲线呈现为典型的马鞍型曲线,辐射剂量为0.72 kGy时菌株致死率最低;软X射线Nk辐照对米根霉菌落形态有一定影响;种子培养特性和发酵培养特性的诱变前后对比表明,种子延滞期缩短了3h,突变株N-15的L-乳酸产量提高了25.6%,LDH活性提高了95.8%,ADH的活性降低了77.7%。  相似文献   
52.
同步辐射软X射线具有能谱宽且连续、精确可调、单色性好、可精确计算辐照剂量等特点,可提供生物分子所具有的C,N,O和k层电子吸收边波长的射线,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采用同步辐射2.3,3.2和4.4nm波长软X射线对米根霉3.819孢子进行辐射诱变,研究抽真空时间、不同吸收边射线、辐照剂量与诱变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抽真空时间对米根霉孢子的存活率有很大影响,时间越短存活率越高。YPD平板筛选结果显示:Ck软X射线诱变致死率最高,筛选得到的突变株最少,主要产生在高剂量区;Nk软X射线的效果较好,突变株产生在低剂量区;Ok诱变致死率最低,筛选得到的突变株最多,在不同剂量范围内均有产生。大平皿点样得到Nk软X射线诱变后的11号突变株H/C比值最大,其发酵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产物几乎为乳酸。  相似文献   
53.
采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Nk对米根霉AS 3.3461菌株进行辐射诱变,研究其对米根霉致死、菌落形态、种子培养以及发酵培养等特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致死率曲线呈现为典型的马鞍型曲线,辐射剂量为0.72 kGy时菌株致死率最低;软X射线Nk辐照对米根霉菌落形态有一定影响;种子培养特性和发酵培养特性的诱变前后对比表明,种子延滞期缩短了3h,突变株N-15的L-乳酸产量提高了25.6%,LDH活性提高了95.8%,ADH的活性降低了77.7%。  相似文献   
54.
乳酸对于许多生物可降解以及生物兼容的聚乳酸聚合物的生产有很大作用,乳酸可以从大量可再生材料中通过酒曲菌属发酵制得,较之细菌来讲,酒曲菌属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淀粉分解特性、较低的营养需求量、以及富含价值的发酵副产物——真菌生物量,综述酒曲菌属发酵生产乳酸的过程管理、代谢机制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5.
 草莓在广州附近的主要病害为轮斑病(Phomopsis obscuran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灰斑病(Cercospora fagarina sp.nov.)、叶霉病(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基腐病(Rhizoctonia solani)、软腐病(Rhizopus stolonifer,R.sexualis)和褐斑病(Pestalotiopsis adusta)等7种,尤以第一、二种危害严重,Cercospora fragarina是个新种,Rhizopus sexualis是国内新纪录,草莓在广州附近虽试种成功,今后扩大栽培,不可不注意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56.
[目的]筛选具有丙烯醇抗性的富马酸高产米根霉菌株。[方法]以溴甲酚绿与丙烯醇平板作为双初筛标准,建立代谢调控选育米根霉富马酸高产菌株的方法。[结果]利用紫外诱变对米根霉孢子的最佳诱变条件分别为紫外灯30 W,垂直照射距离30 cm,诱变时间1 min;化学诱变剂亚硝酸浓度0.1 mol/L,诱变时间10 min。优化条件下,通过紫外和化学的复合诱变获得了1株产量高、稳定性好的米根霉丙烯醇抗性突变株ME-F12,富马酸产量达到50.39 g/L,与原始菌株相比提高23%,连续传代5次后,产量无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稳定性,副产物乙醇浓度只有1.87 g/L,明显低于原始菌株。[结论]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富马酸的工业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客家糯米酒高产菌株筛选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客家糯米酒民间制曲工艺基础上,通过对药曲中主要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筛选得到了河内根霉和拟内孢霉属酵母2个优良菌株,同时对其特性进行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58.
为了更好的利用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减少传统化学方法及秸秆焚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试验采用里氏木霉与鸡腿菇混合发酵产粗酶液降解秸秆等废弃物,再利用米根霉将废弃物转化为乳酸。此试验中以商品纤维素酶处理的玉米芯及秸秆为对照进行乳酸发酵试验。鸡腿菇与里氏木霉按5∶2的接种比例,接种时间间隔为12h,在26℃,150r/min培养3d,此时漆酶酶活比鸡腿菇单独发酵酶活提高106%。用以上两菌混合发酵3d的粗酶液在50℃,pH5.0,120r/min下酶解原材料84h,酶解得率为55.2%,米根霉再转化酶水解液产乳酸量为3.69g/L,糖酸转化率为67.40%。  相似文献   
59.
温度对葡萄烂果病病原菌(黑根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温度对葡萄烂果病病原菌(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Ehrenb)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烂果病病原菌(黑根霉)菌丝发育的初始温度为5℃,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致死,40℃下需要48h,45℃下需24h。孢子囊具有很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60.
通过建立3种损伤性拟痴呆模型,即东莨菪碱致胆碱能损伤拟痴呆小鼠模型、40%乙醇损伤拟痴呆小鼠模型、氯霉素注射致痴呆小鼠模型,每日给予小鼠受试药物,通过跳台试验和被动回避试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并对小鼠脑内胆碱能含量进行检测,对比人参三醇型皂苷的黑根霉发酵产物和部分人参皂苷的增强记忆活性。结果表明:人参三醇型皂苷黑根霉发酵产物3种损伤模型中均显示出增强记忆活性,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人参三醇型皂苷黑根霉发酵产物组和人参皂苷Rg1组小鼠脑内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说明人参三醇型皂苷黑根霉发酵产物不仅能降低AchE活性,而且能增强ChAT活性,并且此活性与小鼠脑内的胆碱能系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