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林业   778篇
农学   243篇
基础科学   39篇
  119篇
综合类   1725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344篇
园艺   340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8 毫秒
41.
植物源抗病毒剂20%丁香酚AS防治西葫芦病毒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丁香酚AS对西葫芦病毒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270 g/hm2和135 g/hm220%丁香酚AS 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73.29%和64.9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对西葫芦安全。  相似文献   
42.
豌豆病毒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至1990年,从豌豆田中采集了150余份病毒病样本,鉴定出蚕豆萎蔫病毒(BB-WV)、芜菁花叶病毒(TuMV)、马铃薯Y病毒组分离物、黄瓜花叶病毒(CMV)、莴苣花叶病毒(LMV)、大豆花叶病毒(SMV)、豌豆花叶病毒(P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等9种病毒。样本中,BBWV所占的比例最高,达59.2%,其次为CMV,占15.5%。BBWV常与CMV复合侵染豌豆,LMV发生也较普遍。田间调查表明,豌豆病毒病发病率因种植地区及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平均发病率为12.4%。  相似文献   
43.
我国草莓斑驳病毒研究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采集6省13市病样73株。经鉴定带SMoV的67株,占样本的91.78%。采取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及蚜虫分离和传播病毒试验,并辅以病毒提纯,人工摩擦接种草本植物,病毒粒子电镜及超薄切片观察等手段加以确证。在辽宁省田间获得一种草莓中瘤钉毛蚜(Chaetosiphon sp.)以及棉蚜和桃蚜均传播本病毒,传播率依次为70%,40%及33%(最高率),系半持久性传播。病毒提纯制荆最大吸收值在260nm处,最小吸收值在240nm处。A260/280=1.21。电镜观测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28~30nm,病叶超薄切片观察,在细胞质里有晶状球形颗粒,直径约25nm,排列整齐。以分离物(M-3)提纯制剂为抗原所制备的抗血清与有关病样呈阳性反应。试验证实了国内SMoV的发生和分布。  相似文献   
44.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群生殖特性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允菲  祝玲 《草地学报》1995,3(1):35-41
通过对朝鲜碱茅单化群落独立株丛的大样本取样和对正常花序随机取样的调查与测定,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群的生殖特性。朝鲜碱茅种群话营养繁殖数量性状之间有较强的规律性。丛分蘖数、丛地上生物量、丛生殖枝数和丛生殖技重分别与丛径之间,以及丛生殖枝重与丛生殖枝数之间均为线性正相关,丛生物量随着丛分蘖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朝鲜碱茅种群在整个生殖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有序性。圆锥花序各节位上的小穗数量呈伽玛分布。各节位上的小花数量随着节位的增高呈Logistic曲线形式减少。小穗数和小花数均随着节位的增加呈y=ae(-b/x)饱和型指数曲线形式累积增长。  相似文献   
45.
Poxviruses as vaccine vector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discovery of Jenner in 1798 founded the science of immunology and eventually led to smallpox eradication from the earth in 1980 after a world-wide vaccination campaign with vaccinia virus (another poxvirus) and paradoxically, despite the eradication of smallpox, there has been an explosion of interest in vaccinia virus in the eighties. This interest has stemmed in part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s to clone and express foreign genes from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es. Vaccinia is also gaining renewed interest due to bioterrorism.

These recombinant viruses have multiple applications in research and vaccinology and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ectored vaccines, such as the recombinant vaccinia rabies vaccine used to eliminate rabies in Western Europe and, more recently, in the United States. Secondly, alternative poxvirus vectors, such as avipox viruses, were proved to be even safer and efficacious non-replicating vectors (suiciole vectors) when used in non-avian species.  相似文献   

46.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is an aphthovirus of the family Picornaviridae and the etiological agent of the economically most important animal disease. As a typical picornavirus, FMD virions are nonenveloped particles of icosahedral symmetry and its genome is a single stranded RNA of about 8500 nucleotides and of positive polarity. FMDV RNA is infectious and it replicates via a complementary, minus strand RNA. FMDV RNA replication is error-prone so that viral populations consist of mutant spectra (quasispecies) rather than a defined genomic sequence. Therefore FMDV in nature is genetically and antigenically diverse. This poses important challenges for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M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FMDV population complexity and evolution has suggested requirements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anti-FMD vaccines. This is relevant to the current debate on the adequacy of non-vaccination versus vaccination policies for the control of FMD.

Résumé

Le virus de la fièvre aphteuse est un aphtovirus de la famille des Picornaviridae et l'agent de la maladie animale la plus importante sur le plan économique. En tant que picornavirus typique, le virus de la fièvre aphteuse est nu, sous forme d'icosaèdre et son génome comprend un acide ribonucléique monobrin avec environ 8500 nucléotides et une polarité positive. L'acide ribonucléique de ce virus est infectieux et il se réplique par l'intermédiaire d'un brin d'ARN moins, complémentaire. La réplication de l'acide nucléique de ce virus conduit à des erreurs, de telle sorte que les populations virales comprennent un ensemble de mutants (quasi espèce) plutôt qu'une séquence génomique bien définie. Par suite, le virus de la fièvre aphteuse est génétiquement et antigéniquement varié. Ceci entraîne des difficultés importantes pour le diagnostic, la prévention et la maîtrise de la fièvre aphteuse. Une connaissance plus approfondie de la complexité et de l'évolution de la population de ce virus a conduit à des besoins pour une nouvelle génération de vaccines aphteux. Ceci est lié au débat actuel sur le choix d'une politique de vaccination ou de non-vaccination dans la lutte contre la fièvre aphteuse.  相似文献   

47.
禽流感抗原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胶体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nique)与免疫层析技术,在玻璃纤维膜和硝酸纤维膜的检测线(T)和对照线(C)上分别喷上胶体金AIV单克隆抗体(Ab2)偶联物和AIV单克隆抗体(Ab2)-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制成禽流感抗原检测试纸条。用该试纸检测“AIV琼扩抗原”、“AIV H5N1抗原”、“AIV H7N1抗原”、“AIV H9N1抗原”均显阳性,而对禽源性的其它病毒抗原均显阴性;本试纸与韩国产“禽流感检测试纸条”同时检测相同的样品,结果完全一致,且具有很好的线性(敏感度),是一种微量、特异、快速、简便和结果容易判定的新的检测方法,可作为检测机构和养禽场检测初筛禽流感时使用。  相似文献   
48.
6株猪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用于扩增VP1基因的引物。从组织中提取总RNA,首先用P1、P2引物对6株猪。型口蹄疫病毒进行RT—PCR扩增,获得1000bp的片段;再用P3、P4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获得850bp的片段。将850bp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通过PCR鉴定,将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发现6株FMD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2%~99.4%,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9%~99.5%;构建遗传发生树,发现6株FMDV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型,其中的Shunde00、Sihui01、Shenzhen99、Fushan01株属一个基因型(与Hongkong93、广东86分离株属同一基因型);Guangzhou99、Shenzhen00株属另一个基因型(与UKG-12—2001株、JPN2000株属同一基因型)。通过对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测序与分析,了解其变异情况,为科学地防控FMD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49.
构建pET32a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BL21(DE3),诱导表达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重组gD蛋白。用已发表的IBRV的gD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一条766bp的目的基因gD,将gD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32-gD,转化到BL21(DE)中,通过IPTG诱导获得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印迹分析。结论证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0.
苹果高酸品种绿宝的茎尖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酸苹果品种绿宝(G reen-gem)为试材,用MS BA 1.2mg/L NAA 0.8mg/L做启动分化培养基,进行茎尖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BA 1.0mg/L IBA 0.5mg/L和MS BA 1.0mg/L IBA 0.3mg/L,增殖系数达5以上;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2mg/L IAA 0.4mg/L,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经严格的驯化锻炼和过渡移栽后移栽于大田,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