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2篇
  69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青藏高原东缘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机制,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对披针叶黄华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厚、叶干重、比叶重和比叶面积的影响,分析了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增加;低海拔地区披针叶黄华的叶厚显著高于高海拔的地区;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周长等表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海拔与光强、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长、叶面积分别与土壤含水量、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P0.05),主要受土壤pH的影响;叶片厚度与海拔、光强和土壤全氮含量之间显著相关(P0.05),主要受光强影响(R=0.641,P0.05);叶干重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主要受空气温度,尤其是土壤含水量影响(R=0.856,P0.01)。为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披针叶黄华采取了减少叶面积和叶厚度的策略,叶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小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2.
为明确威宁球茎草芦在贵州不同区域的生长适应性,2008—2011年以当地主栽培牧草法恩(Fawn)苇状羊茅以及宝兴鸭茅为对照,对威宁球茎草芦在不同海拔区域的生物学性状、生产性能、抗逆性等进行了为期3年的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威宁球茎草芦较对照品种具有更高的生产性能和更强的适应性,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法恩(Fawn)苇状羊茅与宝兴鸭茅,是贵州省四季均衡供草、建立永久性混播草地及治理石漠化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23.
分析广西猫儿山不同海拔常绿和落叶树种的光合作用-氮关系,探讨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是否受到叶片习性和海拔的影响。落叶树种的PNUE都显著高于常绿树种,这与前者有较低的比叶重(LMA)和较高的单位叶重光合速率(Amass)、氮含量和气孔导度(gs)有密切关系。高海拔树种的PNUE显著低于中低海拔树种的PNUE,这与前者较高的LMA和较低的Amassgs相关。PNUE和相关的叶片特征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常绿-落叶树种和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树种的分布是一个自然过渡的过程。此外,PNUE与土壤碳:氮比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年均温正相关,这表明温度气候是调节PNUE沿海拔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因此,这种叶片习性和温度气候调节的PNUE变化可能是调节猫儿山常绿树种沿海拔形成双峰分布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24.
为挖掘苦荞新品种黔苦2号的增产潜力,对其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延迟,单产逐渐降低;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4日,此期播种株高适中,主茎节数较多,主茎分枝数多,千粒重、单株粒重均较重,产量达3 383.33 kg/hm2。为避免晚霜,也可于4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125.
Variation in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L.) population recruitment and structure is related to migratory patterns, which should depend on ease of access to habitats providing increased opportunity for growth. We quantified the number of young of year (YOY) as a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brown trout at 24 locations on 11 streams within the Taieri catchment, New Zealand, including back calculated growth rates and emergence dates from otoliths. Locations with high absolute and relative abundance of YOY fish were related to elevation and distance from the river mainstem (habitat used by migratory fish), fish densit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vertebrate food biomass, distance and elevation. Hatch date and growth were not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 of YOY fish, though growt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otal fish density. We suggest landscape features play a large role in determining recruitment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Locations at lower elevations have a high YOY density, high competition and lower growth, likely prompting out‐migration. These conditions could be created by successful return migration and spawning of large fecund fish resulting in YOY densities exceeding the habitat carrying capacit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food availability, also played a role in determin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recruitment might be controlled by local conditions and access to high growth environments in wild populations of introduced brown trout across a catchment.  相似文献   
126.
为探究广东莲花山土壤有机碳(C)、氮(N)、磷(P)、钾(K)含量垂直分布特征,阐明土壤C、N、P、K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在广东莲花山500~1 000 m区域以100 m海拔间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变化范围分别是38.72~68.17、0.90~1.32、0.011~0.022、5.19~7.08 g·kg-1,土壤全氮、全磷含量随海拔梯度升高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全钾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2)土壤的C/N和N/P分别介于40.12~50.76、43.06~90.86间。不同海拔梯段下土壤C/N无显著差异;整体来看,土壤N/P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3)500~1 000 m海拔土壤速效氮含量介于0.81~2.01 mg·kg-1,均值为1.19 mg·kg-1,其中,500 m海拔下土壤速效氮含量最高,1 000 m海拔下,土壤速效氮含量值达到最小。土壤速效氮含量与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关系呈负相关。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在500~800 m海拔间变化幅度较小,至900 m海拔下最大。莲花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全氮、全磷、速效氮含量、N/P的空间变化强烈。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凉山州不同海拔区凉山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glabrescenscv.Liangshan)新品系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能,在高寒地区的产草量高于对照品种38.82%,越冬保存率高6.1%;冬季生长速度高于对照品种40.99%,分枝萌发能力强,茎叶比为1:1.31,叶量丰富。  相似文献   
128.
以肇松松花江特大桥的施工控制为背景,阐述了半刚构连续箱梁桥合拢段施工高程控制的影响因素和高程控制的方法。实践证明,肇松松花江特大桥成桥后的线形和合拢精度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9.
四川秦巴山区引种丛生竹冻害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笋竹产业是四川秦巴山区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丛生竹引种及资源培植是构建区域笋竹基地周年产笋的关键。冬季低温冻害是丛生竹引种及资源培植的主要制约因子。通过对12个竹种定植3年的冻害监测分析,各丛生竹均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害程度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竹种和不同的丛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纬度梯度冻害程度要大于海拔梯度,但任山地立地条件下,海拔控制尤为重要。推荐了5个适宜四川秦巴山区域低山河谷、丘陵区立地条件的丛生竹竹种。  相似文献   
130.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与昆虫种类分布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与昆虫种类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兴隆山保护区昆虫主要集中在海拔2000-2600m范围内。昆虫种类数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但2000m梯庋的种类数量(316种)低于2200m和2400m(676种和423种)。从3类昆虫在各梯度的分布来看,2200m处的有害昆虫和天敌昆虫种类最多(217种和71种),但2000m处的有害昆虫所占比例最高(34.49%),而天敌昆虫所占的比例在3200m处最高(22.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