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2篇
  69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青藏高原东部雨季降水量分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罗琦  李栋梁  张杰 《干旱区研究》2007,24(6):766-772
采用高分辨率的3"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和青藏高原东部102个常规气象观测站5~9月份的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3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40年(1961-2000年)雨季逐年降水量和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开放度等地理、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估算了青藏高原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建立的关于青藏高原降水量与诸因子之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相对误差在20%,平均相对误差在4.4%之内,估算模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置信度为0.95 的检验;并且地理地形因子对40年平均和逐年降水量分布特征的影响较为稳定,其归一化的模拟系数基本控制在±1之间,这对定量分析和评价站点稀少、地形复杂的高原降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An historical sketch of research on the growing of saligna on short rotations in the Northern Transvaal is given,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amme is outlined. Results are given of the Methods of Soil Preparation experiment at Zomerkomst and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the Silvicultural Systems project at Boschhoek (West-falia).  相似文献   
23.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he bloo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between plateau Juema minipigs and plain Bama minipigs,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Juema minipigs served as experimental animals in the future.The blood samples of Juema minipigs were taken in Gannan,and the blood samples of the Bama minipigs were taken in Xi'an,24 bloo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tested using an automatic analyzer of blood cells and biochemistry.Between the plateau Juema minipigs and Bama minipig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T,RDW-CV and RDW-SD (P< 0.05) 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BC,HGB,HCT,MCH,MCMH,GGT,GLU and CRE (P< 0.01).The plateau Juema minipig had an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so it was better than Bama minipig in plateau medical science.  相似文献   
24.
选择云南省海拔高度76.4m~3200m不同的5个地、县自然发生的肉鸡腹水综合征(ASB)与同品种的健康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证实,同品种肉鸡喂同种饲料并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无论在低海拔地区还是高海拔地区发病相同,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与海拔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旨在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以及利用山地造林、恢复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和随机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800、1 000和1 200 m 3个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1)林下草本层共发现植物33种,属于19科32属;林下灌木层共发现植物49种,隶属于39属26科。2)草本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中度膨胀"理论,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以及灌木层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则符合负相关关系理论。3)林下植被0~40 cm深度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均降低。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改善柳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使人工林处于一种天然更新状态。  相似文献   
26.
我国南方五省区湿地松木材的密度、晚材率和各项力学强度,随纬度的增加,呈递减状态。纬度与气干容重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G=1.28—0.027L,相关系数r=0.984.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木材的管胞宽度和厚度随着纬度的增加逐渐变窄、变薄。产地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对湿地松树木的年轮宽度和晚材带宽度影响较大;年轮和晚材带的平均宽度随产地自北向南依次增加,随着山地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7.
秦岭南坡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 g·kg-1,土壤全N含量0.5~3.8 g·kg-1,碱解N含量33.6~257.3 mg·kg-1,速效P含量0.81~5.8 mg·kg-1,速效K含量38.9~262.4 mg·kg-1,粘粒含量11.3%~18.1%,阳离子代换量68.5~310.2 mmol·kg-1;其空间分异程度以速效P、有机质和土壤全N含量较大,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pH值较小;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P、土壤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而土壤全N、碱解N和速效K含量空间分异程度增大.土壤速效K、速效P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的影响较大,而土壤pH值和粘粒含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影响较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和速效P、K含量增大,土壤肥力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这可能与随着海拔升高人为干扰强度降低及林分类型趋向单一有关.  相似文献   
28.
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全面了解花椒在不同海拔下的生态适宜性,以四川省冕宁县选育认定的灵山正路椒为材料,在冕宁县1 800、2 000、2 200、2 400、2 600、2 800 m 6个海拔梯度条件下,调查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的物候期、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物候期随海拔的升高而向后延迟;品质、产量在海拔1 800~2 600 m范围内与高度呈正相关,之后降低;经济效益在海拔1 800、2 000 m时最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不同坡向、不同海拔梯度的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差异,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位于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南麓的昭苏县和乌孙山北麓的察布查尔县天然草地为对象,采用典型的样方调查法,分析不同坡向(南坡、北坡)和海拔梯度(1 600~3 000 m)的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海拔和坡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同一海拔梯度上,南坡植物物种数多于北坡;在不同坡向上,基本上南坡各海拔草地植物群落高度大于北坡,而密度和盖度小于北坡。南坡各多样性指数沿着海拔高度变化呈现出双峰格局;北坡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沿着海拔高度变化均呈现出波浪型变化趋势,Patrick指数则呈现出双峰格局。【结论】乌孙山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是由海拔和坡向为主的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