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2篇
  69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贵州高海拔地区土壤真菌种类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贵州省高海拔特殊生境的土壤真菌种类,采用土壤稀释法,对贵州高海拔地区土壤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主要真菌种类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木霉属(Trie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和毛霉属(Mucor)较少.  相似文献   
82.
高海拔旱地油菜开花盛期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油菜开花盛期,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祁连山高海拔旱地环境因子和油菜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并分析油菜光合生理指标在不同年型、不同播期的差异。结果表明:油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光合速率高于下午。油菜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气孔导度日变化大体呈“S”型曲线。而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而空气湿度呈“S”型日变化曲线。通过显著性相关分析,油菜开花盛期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环境因子之一(R2=0.6916),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是蒸腾速率的主导影响因子之一(RPAR2=0.7133,RT2=0.5611),空气湿度是气孔导度的主导影响因子之一(R2=0.5503)。湿润年油菜不论是外在环境还是植株体内在环境均处于适宜状态,作物各项光合参数均高于干旱年。分期播种的油菜叶片蒸腾速率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01),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差异显著(P<0.05),细胞间隙CO2浓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3.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羊草生物量和根茎形态可塑性随海拔高度(1000m-2000m)变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显著可塑性。在生物量方面:羊草生物量、群落总生物量及两者比值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根茎与须根的比值也是呈增加的趋势,这表明海拔高度影响其物质的分配比率,但根冠比却呈二次曲线的变化,即开始时下降随后又增加的趋势。在形态可塑性方面:根茎总长度、根茎节间长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相邻分株间距没有表现出明显海拔差异。  相似文献   
84.
85.
为研究高海拔咖啡和低海拔咖啡质量的不同,对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渔塘桠口村海拔1 400 m和海拔1 200 m的咖啡鲜果的果实性状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测和相关性检测。结果表明:咖啡鲜果重量、鲜果纵横径、果皮重量、果皮厚度、种子单重、种子纵横径、种子厚度等方面在2种海拔下具有显著差异,在果皮厚度方面,海拔1 400 m海拔1 200 m,其他指标海拔1 400 m海拔1 200 m。此结果表明,高海拔咖啡的质量优于低海拔咖啡的质量。  相似文献   
86.
以天山北坡不同区域与海拔地段鸭茅群落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测定鸭茅群落物种优势度,通过方差比率计算、χ2检验、联结指数即秩相关分析种间联结性,分析鸭茅群落主要优势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及优势物种鸭茅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探讨区域与海拔梯度变化对鸭茅群落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西两段山地鸭茅群落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在海拔1800~2200 m间呈现出由正关联逐渐向负关联过渡,群落稳定性有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减弱趋势。2)联结系数及联结指数结果均说明不同区域与海拔梯度对的鸭茅群落物种间的联结程度有一定影响,但均表现不强,而处于弱联结的较多或无联结,群落中各物种间较松散。3)鸭茅种群与群落内其他种之间的相关性有时呈正联结,有时呈负联结,这与区域与海拔地段所处的环境因素存在异质性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影响鸭茅群落物稳定性因素,预测鸭茅种群动态和种间竞争与共存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选择在松褐天牛疫区湖北宜昌夷陵黄花镇、鸦鹊岭镇和武汉黄陂进行,通过使用APF-Ⅰ型化学引诱剂,监测松褐天牛种群动态变化,研究海拔高度差异和诱捕量的关系,以期为防治松褐天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宜昌夷陵黄花镇和鸦鹊岭镇,雌虫诱捕量明显高于雄虫,而在武汉黄陂区雄虫诱捕量高于雌虫.不同海拔高度的诱捕结果显示,诱捕量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增多,通过线性拟合表明具有正相关性,黄花镇、鸦鹊岭镇和黄陂地区的相关方程分别为Y=30.1157+0.1055X,Y=52.5223+0.2772X和Y=17.4218+0.0406X.  相似文献   
88.
以江西省武功山海拔1 600~1 900m的山地草甸为对象,对不同海拔下,凋落物全磷、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下凋落物全磷、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分别是0.50~3.53、0.28~1.29、0.19~17.47mg·kg~(-1)。土壤全磷的含量随着海拔的逐渐增加,呈现出"U"型的分布规律,在海拔1 700~1 800m处含量较低。不同物种之间的全磷含量具有明显差异,芒(Miscanthus sinensis)、中华苔草(Carex chinensis)、毛秆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和武功山飘拂草(Fimbristylis wukungshanensis)含量分别是4.21、1.34、1.03、1.28g·kg~(-1),芒的全磷含量显著高于中华苔草、毛秆野古草和武功山飘拂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梯度与土壤全磷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凋落物全磷与土壤有效磷显著正相关,凋落物全磷随着土壤有效磷的增加而增加;凋落物全磷与土壤全磷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土壤供磷能力的指标通过土壤有效磷反映,其含量高低主要由凋落物全磷之间的转化方向及分布状况决定,一般认为,凋落物全磷与土壤有效磷的相关性越显著,凋落物全磷的相对有效性就越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武功山山地草甸不同海拔梯度对土壤与凋落物磷含量的影响,同时也为山地草甸的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