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9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45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2篇
  92篇
综合类   1010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319篇
畜牧兽医   948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寻找与文昌鸡繁殖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方法】以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分析,对FSHR基因所有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区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收集文昌鸡繁殖性能指标,分析FSH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结果】共发现4个区域存在SNPs位点,分别为:区域4中exon 4编码区43bp处的T→C突变,但没有导致翻译后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区域2中exon 2编码区5′端-49bp处的C→T突变;区域6中exon 6编码区3′端+12bp处的A→G突变;区域9中exon 8编码区3′端+38bp处的G→T突变。对以上4个区域不同基因型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文昌鸡FSHR基因第4外显子呈现的3种基因型(CC/CD/DD)多态性,与文昌鸡300日龄产蛋数及平均联产天数显著相关(P<0.05)),而且CD杂合基因型的300日龄产蛋数及平均联产天数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结论】FSHR基因可作为影响文昌鸡产蛋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2.
潘那利番茄叶片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潘那利番茄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其不同浓度组合对潘那利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及其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0 mg·L-1+IAA0.2 mg·L-1,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IAA 0.1 mg·L-1,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为87%.该研究结果为潘...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外源性环核苷酸(CNT)对动物血浆中内源环鸟苷酸(cGMP)和环腺苷酸(cAMP)、生长激素(GH)及瘦素动态变化规律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哈白兔为试验动物,设置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cGMP组、cAMP组和cGMP+cAMP组,后3个处理组分别外源注射cGMP、cAMP及其等量混合物的腹腔注射液,在注射后1,3,6,10,15,21,28,36,45,55,65,75,85,95h采集血样,分别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物内源cGMP、cAMP、瘦素及GH的含量。【结果】单独注射cGMP可以显著提高内源性cGMP的水平,而且在注射后45h以内效果最佳;单独注射cAMP可以显著提高内源性cAMP的水平,而且在4d或者更长时间会持续有效;无论单独注射cAMP或cGMP,还是混合注射cAMP+cGMP,内源性cAMP总有优于内源性cGMP 6%的优势。此外,cGMP对血浆瘦素水平有较小的正调控作用,cAMP对血浆瘦素水平有负调控作用,cGMP+cAMP对血浆瘦素的调控作用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且cAMP的作用相对较为明显;注射cAMP后的55h以内,瘦素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以后趋于正常;cGMP、cAMP及cGMP+cAMP对血浆GH质量浓度均有显著的正向调控作用,而且以cGMP的优势更为明显。【结论】探讨了外源CNT作用下内源cGMP、cAMP、瘦素及GH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通过外源CNT来调节动物体生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探讨内源激素与大葱抽薹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大葱抽薹植株与未抽薹植株生长过程中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以及玉米素核苷(ZR)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ABA、IAA、zR含量以及较低水平的GA3含量对大葱抽薹具有促进作用;4种内源激索含量越冬前低、越冬后高,有利于大葱抽薹。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对宁夏六盘山区黄牛杂交改良群体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为宁夏黄牛杂交改良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该群体70个个体的GH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338bp的目的片段,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AluI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其中AA基因型频率为75.71%;BB基因型频率为24.29%。[结论]共检测到AA和BB2种基因型,六盘山区黄牛杂交改良群体GHR基因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究褐飞虱Kruppel homolog-1(Nlkr-h1)基因的锌指结构特点以及对FAMeT和JHE表达的影响,了解Nlkr-h1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MEGA5.0分析Nlkr-h1的功能功域每个锌指结构的进化树,并采用qPCR技术测定Nlkr-h1干扰后FAMeT和JHE的表达情况。[结果]Nlkr-h1的功能区域主要包括8个锌指结构,其中Zn1和Zn8的保守性相对较低。在褐飞虱Nlkr-h1基因被敲除的褐飞虱中,发现保幼激素合成酶基因FAMeT和代谢酶基因JHE表达量升高。[结论]为了解保幼激素信号通路分子机理以及褐飞虱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确定FSH是否能调节支持细胞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表达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培养的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各种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不同浓度的FSH(0—100 ng•mL-1)均可促进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表达(P<0.05),在FSH浓度为50 ng•mL-1时两种基因的表达量最大(P<0.05);FSH(50 ng•mL-1)也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了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表达(P<0.05),在作用30 min时其表达量达到高峰(P<0.05)。不同浓度的Foskolin (0—20 μmol•L-1)均可以促进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表达(P<0.05),但均低于FSH单独作用时两种基因的表达量;Rp-cAMP(0—40 μmol•L-1)、H-89(0—30 μmol•L-1)和Verapamil(0—100 μg•m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FSH诱导的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表达(P<0.05),而且Rp-cAMP和Verapamil联合作用对FSH的抑制效果高于单独的抑制效果(P<0.05),但低于两者之和。此外,不同浓度的U0126(0—10 μmol•L-1)降低了FSH诱导的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表达(P<0.05),而Rp-cAMP、H-89、Verapamil和U0126单独作用时,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SH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了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的表达;cAMP-PKA、Ca2+和ERK1/2参与了FSH对cyclin D1 mRNA和cyclin E1 mRNA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有效利用扦插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生产出优质的薰衣草苗,以薰衣草半年生枝条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部位插穗及不同浓度的NAA和IBA(0、20、100、300、500、800 mg/L)对插穗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对扦插成活率及苗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以②园土∶草炭土=9∶1为插壤时地下部分生长最好;③园土∶生物碳=9∶1为插壤时地上部分生长最好,在扦插时应选择稍部的插穗,用300 mg/L的IBA处理插穗苗期生长效果最佳,后期生长成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9.
植物信号分子介导抗病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时会发生一系列防卫反应:通过各种信号反应事件,如抗病信号的产生、传导及互作,最终诱导各种抗病防卫基因的表达和代谢的变化进而产生抗性。在防卫反应过程中,各类信号分子如激素类(水杨酸、茉莉酸、乙烯、脱落酸),第二信使类(钙离子、活性氧、一氧化氮),低分子肽类(谷胱甘肽),脂类以及糖类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这些信号分子介导植物抗病反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就此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常规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了耐抽薹和不耐抽薹两个萝卜品种低温处理(春化)过程中顶端生长点的可溶性蛋白等生化指标和赤霉素(GAs)等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抽薹性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耐抽薹的萝卜品种长春大型,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短叶十三,游离氨基酸含量则相反。两品种赤霉素(GAs)、生长素(IAA)的含量在花芽分化开始时均有较明显的峰值,在处理后期又出现另一明显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