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为制备标定HI试验用的鸡新城疫阳性血清国家标准品,以鸡新城疫La Sota株病毒和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制备鸡新城疫高免血清。将检验合格的鸡新城疫阳性血清以鸡阴性血清稀释为HI效价与国际标准血清完全一致后,用于标准品制备。对该标准品进行了物理性状、无菌检验、真空度测定、剩余水分检验、均匀性检测和稳定性试验,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以国际标准品为参比,测定了该标准品的HI效价为1∶60与协作标定结果基本一致。该标准品以国际标准品溯源的国际单位含量为320 IU/mL,为鸡新城疫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2.
利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对抗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糖蛋白E2特异的单抗A11进行表位鉴定,经过4轮筛选后,随机挑取10个噬菌体克隆作竞争ELISA检测。结果表明,10个克隆中除4号克隆外,其余9个均能抑制原核表达的E2蛋白和A1l单抗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抑制率在35%~64%;DNA测序表明,所有产生竞争抑制作用的8个噬菌体克隆的12肽序列均舍有XXWRXXXL核心序列,而没有抑制作用的克隆则不含该核心序列;Western-blot试验证明,所挑阳性克隆均能被单抗A11识别。多序列比较发现,该核心序列与猪瘟病毒E蛋白的28~35位氨基酸TTWKEYSH有一定的同源性,人工合成的含有部分核心序列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与单抗A11反应,表明单抗A11所针对的抗原表位位于CSFVE2蛋白的28~35位氨基酸。  相似文献   
7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株致病性及抗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和8周龄SPF鸡感染排毒试验,并与抗H9N2亚型AIV HP参考株HA蛋白单抗2A4和F6的血凝抑制(HI)和中和反应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毒力偏强,能引起部分SPF鸡发病和死亡,感染8周龄SPF鸡排毒时间更早,排毒期更长.单抗2A4和F6不能抑制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的血凝特性,也不能中和病毒感染CEF细胞.研究结果表明,H9N2亚型AIV呈现变异趋势,有毒力增强和抗原性变异毒株出现.S145为H9N2亚型AIV HA蛋白的1个抗原位点,是血凝抑制抗体结合的位点,但有该位点漂变导致抗原变异毒株出现,并可逃避免疫作用.这提示该病的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4.
犬瘟热病毒N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段犬瘟热病毒N蛋白氨基酸序列(GenBank编号为:AEV77096.1)与GenBank登录的其他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通过DNAStar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中的Protean模块及The PredictProteinserver在线蛋白分析工具预测犬瘟热病毒N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韧性、抗原指数、跨膜螺旋、蛋白相互作用位点、蛋白功能位点等特性,并预测其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结果显示,犬瘟热病毒N蛋白具有规则的二级结构、亲水性、柔韧性片段多,多处于表面可及性大,抗原指数高,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区域。潜在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为12~18、61~66、243~246、410~415、421~429、434~447、452~456、480~487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本试验预测了犬瘟热病毒N蛋白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为进一步设计犬瘟热病毒的诊断抗原多肽、免疫用抗原多肽和研发血清学检测试剂盒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5.
应用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及抗原定位,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细胞质内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是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的病毒结构蛋白来源.同时,在感染的细胞质内也观察到与细胞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76.
Le test de Habel utilisé dans le monde entier a rendu d'inestimables services. Il continuera à en rendre longtemps encore puisqu'il permet de caractériser de façon simple et rapide un très bon ou un très mauvais vaccin.

Grâce à une interprétation critique et raisonnée des résultats obtenus il est possible de distinguer des vaccins de valeur moyenne ou médiocre mais, dans ce cas, l'imprécision de ce test est grande, ce qui pose à l'expérimentateur des problèmes évidents.

En raison, d'une part de la nécessité d'utiliser un test aussi simple que le test de Habel, mais plus fiable, d'interprétation plus aisée et répondant mieux aux conditions d'utilisation des vaccins préventifs sur le terrain, et d'autre part, de la difficulté à généraliser actuellement tout au moins un test qui implique l'emploi d'un vaccin de référence, il nous semble possible et souhaitable de définir dès maintenant, en tenant compte des travaux antérieurs sur cette question, une technique qui réponde à ces impératifs.  相似文献   

77.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ntigenically characterize the buffalopox virus (BPV). Six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 against the BP4 strain of BPV have been produced and characterized. All six MAbs appeared to be specific to BPV, as none of them showed cross-reactivity with other poxviruses in antigen capture ELISA. Only two MAbs (20AB8 and 20CD11) bound significantly with different BPV isolates in antigen capture ELISA, whereas the remaining four MAbs bound weakly with the BPV. In Western blot analysis with purified BPV-BP4, the rabbit hyperimmune serum against purified BPV-BP4 reacted with 15 immunodominant polypeptides (100 kDa to 25 kDa), whereas two MAbs (21CB6, 21DB11) reacted with 42 kDa and 45 kDa polypeptides, respectively. However, three MAbs (20AB8, 20CD11, 21CB5) reacted with three degraded polypeptides (100 kDa, 40 kDa and 87 kDa) of BPV-BP4. In radio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RIPA) with the rabbit hyperimmune serum to BPV-BP4, three virus specific polypeptides (69 kDa, 34 kDa, 32 kDa) were recognized in BPV-BP4, whereas two polypeptides (69 kDa, 34 kDa) were recognized in other BPV isolates (BPV-Bly, BPV-Vij96, BPV-Vij97). In 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 none of the six MAbs tested showed any significant neutralizing ability to infection with different BPV isolates. However, the hyperimmune serum showed weak neutralizing ability to BP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78.
为获得具有与β毒素蛋白相同免疫原性的新蛋白,本研究对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其抗原表位并筛选出有效的新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β毒素蛋白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性、跨膜区域以及信号肽,同时参考ElliPro服务器在线预测。最终预测aa108~aa320区段为优势抗原表位,在此基础上建立β毒素蛋白三维结构模型,标记特殊位点并筛选出B型产气荚膜梭菌新蛋白(CPB-N)。诱导表达CPB-N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约24 ku处有明显条带。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免疫小鼠的血清和肠道灌洗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B-N与β毒素蛋白的免疫原性基本相同。CPB-N蛋白的筛选及预防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9.
应用感染旋毛虫60 d猪血清为抗体探针,对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获得旋毛虫肌幼虫期强反应原性抗原基因,利用生物学信息网站(NCBI、BLAST等)及其相关软件(DNA star等)对获得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约2.5×105个重组噬菌体,获得13个阳性克隆,有6个克隆为同一个基因,编码蛋白与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SMC蛋白,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 proteins)同源性为48.1%,在免疫筛选中均有较强的反应信号;有3个克隆为同一个已知基因(AAF63473),编码蛋白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同源性为99%,在免疫筛选中反应信号次之;还有2个为同一个基因,与旋毛虫线粒体(Mitochondrion ofTrichinella spiralis)DNA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源性为87.7%),编码核糖体大亚基RNA,其他2个为未曾报道过的新基因,编码不同的未知蛋白,这4个克隆在免疫筛选过程中反应信号相对较弱。得到的2个强反应原性的旋毛虫肌幼虫cDNA分子,其中相对信号最强cDNA分子编码SMC蛋白,另一个编码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二者有望用于旋毛虫病的诊断候选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80.
 【研究目的】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TGEV S基因A抗原位点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一对含酶切位点的引物,用于RT-PCR扩增A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于paesy-T克隆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用EcoR I和Xhol I对表达载体PET-32a(+)和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亚克隆至PET-32a(+)多克隆位点上,连接、转化至BL21(DE3),构建A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34bp,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成功地构建了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填补了中国国内单独针对此位点进行研究的空白,也为TGEV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