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8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33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试管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为质控菌,研究乳酸杆菌LH菌株对氟苯尼考、土霉素、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强力碘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在5.0×105cfu/mL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μg/mL、4μg/mL、16μg/mL、32μg/mL、32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6μg/mL、64μg/mL、128μg/mL、128μg/mL、128μg/mL;最小抑菌浓度随着菌悬液浓度(104~107cfu/mL)的增大而升高;在杀菌曲线中,药物对菌的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s a rich sourc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human diseases, especially cancer. The adaptation to uniqu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led marine organisms to evolve different pathways than their terrestrial counterparts, thus producing unique chemicals with a broad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So far, more than 36,000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marine micro- and macro-organism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fungi, bacteria, microalgae, macroalgae, sponges, corals, mollusks and tunicates, with hundreds of new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MNPs) being discovered every year. Marine-based pharmaceuticals have started to impact modern pharmacology and different anti-cancer drugs derived from marine compounds have been approved for clinical use, such as: cytarabine, vidarabine, nelarabine (prodrug of ara-G), fludarabine phosphate (pro-drug of ara-A), trabectedin, eribulin mesylate, brentuximab vedotin, polatuzumab vedotin, enfortumab vedotin, belantamab mafodotin, plitidepsin, and lurbinectedin.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bioactive molecules derived from the marine environment with anticancer activity, discussing their families, origi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rapeutic use.  相似文献   
13.
14.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概念,介绍了目前超微粉碎采用的机械设备,重点对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优势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当前该项技术尚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选择自然感染大肠杆菌、拉白色或灰白色稀粪的哺乳仔猪(要求无弱仔和其他疾病)195头为试验动物,以每窝仔猪为单位,随机分成两大组(每组设5个试验组),给药途径选用肌肉注射和后海穴注射药物;观测三九克痢注射液、氟哌酸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痢菌净、链霉素等5种药物对仔猪白痢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肌注的5个实验组即Ⅰ、Ⅱ、Ⅲ、Ⅳ、Ⅴ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5.0%、72.7%、58.8%、68.4%和52.9%(P﹤0.05),穴注的五个实验组即Ⅰ、Ⅱ、Ⅲ、Ⅳ、Ⅴ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7.3%、72.0%、66.7%、73.7%和62.5%(P﹤0.05);肌注组的总有效率66.3%、穴注组的总有效率71.0%。结果表明,三九克痢的疗效与安全性都是最好的;其次是恩诺沙星;后海穴注射药物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兽药污染土壤对小麦和白菜根伸长抑制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含有残留兽药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可造成农业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危害.为评价兽药污染的潜在生态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生长箱培养的方法,测定了黄潮土在2种常用兽药土霉素、伊维菌素污染条件下,对2种作物(小麦和白菜)根伸长、芽伸长的抑制率,以及复合污染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土壤中土霉素、伊维菌素浓度与作物根伸长及芽伸长抑制率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2种兽药对植物根、芽伸长抑制强度为:伊维菌素>土霉素;在药物的胁迫下,作物的根伸长较芽伸长敏感,2种作物的敏感性为:小麦>白菜,小麦为兽药污染的敏感植物.土霉素和伊维菌素的复合污染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CC23270(A.ferrooxidans ATCC23270)对自然铜进行生物转化,考察矿浆浓度,微生物接种量,系统初始pH,浸出时间以及温度对自然铜转化的影响。利用单因素法对A.ferrooxidans转化自然铜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自然铜最佳浸出工艺为矿浆浓度0.5%、系统初始pH值1.75、接种量10%、浸出时间15 d以及环境温度35℃,浸出率可达65.32%。初步获得了A.ferrooxidans转化自然铜的条件,为中药的炮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兽药载体——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淀粉微球,采用L16(45)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对微球形态、粒径分布进行观察;用吸附载药法制备阿司匹林淀粉微球,对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研究。所得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38.75μm,粒径分布在20~60μm,载药量为8.38%,包封率为84.2%,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并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测定猪肉中地西泮等5种禁用药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通过不同的离子模式进行猪肉中5种禁用药物残留量的测定,其中地西泮、丙酸睾酮、氯丙嗪采用正离子模式,玉米赤霉醇以及己烯雌酚采用负离子模式,并进行多反应检测(MRM)。[结果]试验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100 ng/m L,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其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地西泮:Y=27 200X-0.009 31,R=1.000 0;丙酸睾酮:Y=13 800X-0.000 147,R=1.000 0;氯丙嗪:Y=0.095 1X+0.025 7,R=0.999 9;玉米赤霉醇:Y=44 100X-0.006 58,R=1.000 0;己烯雌酚:Y=0.093 4X+0.018 8,R=0.998 9。回收率分别为:地西泮100.50%~111.30%;丙酸睾酮73.30%~84.20%;氯丙嗪70.30%~99.10%;玉米赤霉醇69.90%~75.30%;己烯雌酚84.70%~117.70%。最低检出限分别为:地西泮0.4μg/kg,丙酸睾酮0.6μg/kg,氯丙嗪0.3μg/kg,玉米赤霉醇0.5μg/kg,己烯雌酚0.8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是动物源性食品中地西泮等5种禁用药物残留的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考察抗菌药物、中药、益生菌对河南规模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利用不同生物制剂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纸片扩散法或牛津杯法,分别进行87株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14种中药、7株猪源乳酸杆菌与芽孢杆菌益生菌株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呈多重耐药,耐药3-13种,可分为31种耐药图谱,八重耐药菌株比例高达27.59%;其中对诺氟沙星、四环素耐药率高达到95.4%,对多黏菌素B(92.0%)、头孢噻呋(86.2%)、阿米卡星(74.7%)较为敏感。(2)除青蒿外,13种中药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都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抑菌效果较好的是石榴皮(89.7%)、黄芩(82.7%)、黄连(80.5%);抑菌率不到20%的是鱼腥草(19.5%)、板蓝根(12.6%)、穿心莲(9.2%)。(3)各益生菌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都表现出较好抑菌效果,除巨大芽孢杆菌抑菌率为88.5%外,其余抑菌率都在90%以上,其中乳酸杆菌-2与枯草芽孢杆菌强抑菌率分别高达94.3%与92.0%。本研究说明了河南规模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严重,所筛选抗菌药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所筛选的中药、益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进行防治猪大肠杆菌病的生物制剂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