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林业   66篇
农学   191篇
基础科学   1篇
  144篇
综合类   865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185篇
畜牧兽医   509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首次从狍鹿鹿茸组织中成功克隆出包含膜联蛋白A2(ANXA-2)基因全部编码区的c 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共包含1 020个碱基,编码33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 612.09,理论等电点为7.224。蛋白保守区预测表明,该基因的蛋白保守区共有4个Annexin结构域。同源比对表明:ANXA-2基因与梅花鹿、马鹿、牛的CDS区的同源性分别为98%、98%和96%。用Mega5.0软件进行物种间遗传距离计算,结果表明该基因与蟾、原鸡的遗传距离最远,与梅花鹿、牛、羊的遗传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22.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建立为在体外研究蛋白质问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在验证植物与病原物相互识别过程中是否发生蛋白质与蛋白质的互作及研究植物抗病信号传递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马铃薯抗病蛋白API编码基因为诱饵,从cDNA文库中捕获与API发生互作的蛋白,研究围绕API蛋白的与抗病有关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23.
旨在克隆猪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2基因(ADAR2)全长cDNA序列,同时对该基因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进行探索。利用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对大白猪ADAR2基因mRNA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日龄大白猪心、肝、肺、肾、脾、脑、小肠、背最长肌和背部脂肪9种组织中ADAR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猪ADAR2基因cDNA全长6 305 bp,共包含12个外显子,编码704个氨基酸,与人、黑猩猩、猕猴、长臂猿、黄牛、山羊和绵羊的CDS区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均在84%以上。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2个双链RNA结合基序和一个脱氨酶结构域。猪ADAR2在检测的各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肺中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猪ADAR2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且发现其在猪体内广泛表达,为深入研究ADAR2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粗抗原筛选法、cDNA文库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筛选法。很多抗原筛选的方法是伴随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粗抗原筛选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学原理而设计的,此方法筛选的天然抗原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cDNA文库筛选抗原的优势在于筛选更有针对性,所以候选产物的成分更单一、明确;蛋白质组学筛选法是基于质谱而兴起的一种筛选技术,它既可对未知蛋白组分进行鉴定,还可对鉴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在未知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特殊的靶分子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联合筛选技术使得抗原筛选逐步进入了多维、立体的筛选模式,也使得候选抗原及其表位的功能研究更加深入,这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肽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5.
高校文库在弘扬高校学术传统、推动高校教学科研、铸造师生良好品质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近年来高校文库建设日益受到高校重视。江西师大文库与其他著名高校文库相比,发展还显滞后,具体表现在收藏不尽人意、管理制度缺乏等方面。江西师大文库要想摆脱落后局面,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做足宣传来丰富收藏,制定规章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26.
专家文库     
《猪业科学》2011,(9):4-4
杜昱光,男,48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产物与糖工程课题(1805组)组长,格莱克壳寡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十一五”“863”海洋技术领域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项目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27.
直接提取8个红树林土壤的总DNA,用放线菌门的特异性PCR引物进行扩增,通过构建16S rRNA文库,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获取新颖放线菌菌株.结果发现,有酸微菌亚纲(Acidimicrobidae) (30.2%)、放线菌亚纲(Actinobacteridae) (68.0%)、红蝽菌亚纲(Coriobacteridae)(1.1%)和去腈基菌亚纲(Nitriliruptoridae)( 0.7%)成员,没有红色杆菌亚纲( Rubrobacteridae)成员.仙农指数和Chao1物种多样性指数(Schao1)表明,红树林土壤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放线菌多样性.以16S rDNA基因的相似率≥97%作为临界点,45.1%可能代表新候选种(candidate species)(未培养、分离).本研究为进一步获取新颖的红树林放线菌资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中国蜂业》2015,(3):12-15
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基因在蜜蜂的卵巢发育、胚胎营养、劳动分工、行为调控、气候适应、寿命延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东方蜜蜂中该基因的基础数据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对东方蜜蜂Vg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基本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东方蜜蜂Vg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5313bp,提交到Gen Bank的登录号为KP119837,该基因共编码1770个氨基酸,其cDNA和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意大利蜜蜂的同源性分别为93%和89%,其保守区序列占全序列的63%。基于Vg基因对蜜蜂属内序列已知的4种蜜蜂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东方蜜蜂与意大利蜜蜂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大蜜蜂的亲缘关系稍远,与小蜜蜂的亲缘关系最远。本论文为进一步研究东方蜜蜂Vg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a novel 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 the full-length cDNA of 1 017 nucleotides was cloned from Brassica napus cv. Xiangyou 15 through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 The gene was designated as Bnhol34 (HQ585980), encoding a protein of 338 amino acids. BLAST analysis showed no high degree of sequence identity to any known gene. The calculated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Bnhol34 protein was 36.23 kDa, and the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 was 8.74. The Bnhol34 was also cloned from a high oleic acid mutant 854-1 through homologous cloning.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Bnhol34 genes. Bnhol34 was localized in a tissue-specific manner in B. napus, and its expression level was about eight-fold greater in Xiangyou 15 seeds than in 854-1. The promoter region sequences of Bnhol34 were then isolated from Xiangyou 15 and 854-1, and a 93-bp deletion was found to occur in the Bnhol34 promoter region of 854-1. Three abscisic acid-responsive cis-elements (ABRE) were identified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Xiangyou 15. Real-time PCR analyses revealed that exogenous abscisic acid increased Bnhol34 expression by about four-fold in Xiangyou 15 seeds, yet did not change Bnhol34 expression in 854-1. It appeared that Bnhol34 might be abscisic acid insensitive in 854-1.  相似文献   
30.
专家文库     
, 《猪业科学》2012,29(11)
黄如渠,男,广东潮州人,1974年2月出生,农业推广硕士,高级畜牧师,现任湛江广垦沃而多原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省科技评估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农业技术专家库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畜牧类)。1995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畜牧兽医专业,2010年获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硕士学位,从事养猪生产技术管理、兽医科学研究等工作1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