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20篇
  350篇
综合类   402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子蔚  齐孟文 《核农学报》2007,21(6):637-640
铬(Cr)污染的迁移和环境毒性主要取决于其化学形态。在环境中,如果移动性及毒性较大的Cr(Ⅵ)能被还原为移动性及毒性较小的Cr(Ⅲ),并且还原速率大于污染速率,那么对铬污染的自然生态修复治理是可行的。铬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存在着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致使同位素比率发生移动,移动的大小和反应进程有关,服从Reyleigh关系方程。因此,利用同位素测定可以确定Cr(Ⅵ)的归宿,用于铬(Cr)污染自然修复的监测。本文就环境铬污染自然生态修复中,应用同位素原位分析法进行监测的基本原理、分析过程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2.
小麦间作伴矿景天是一种原位绿色、边生产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效方式,施用钾肥是保障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类型和用量的钾肥对小麦间作伴矿景天修复镉(Cd)、锌(Zn)污染土壤的强化效果,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方法,以不施钾肥为对照处理,研究了不同类型钾肥(氯化钾、硫酸钾)及施用量(50、100 mg·kg-1和200 mg·kg-1,以K2O计)对土壤pH和Cd、Zn含量、小麦和伴矿景天幼苗生物量及其Cd、Zn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处理,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均能降低土壤pH,且施用量增至200 mg·kg-1时土壤pH值降幅最大,分别降低了0.322和0.411。氯化钾和硫酸钾对土壤有效态Cd、Zn含量的提升效果均随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强,均提高了小麦幼苗与伴矿景天生物量并促进了对Cd、Zn的积累。施用钾肥后,土壤Cd的去除率在15.1%~23.8%,土壤Zn的去除率在1.75%~4.70%。研究表明,施用钾肥均对小麦间作伴矿景天修复土壤Cd、Zn污染具有良好的强化效应,且氯化钾施用量200 mg·kg-1的修复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3.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丝状真菌产生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毒性副产物,对玉米、水稻、小麦、花生、大豆和油菜等多种粮油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严重威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粮油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对粮油作物中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导致真菌毒素污染加重的环境影响因子,提出了粮油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措施,特别是生物防控技术,展望了真菌毒素污染生物防控的作用模式及类型。  相似文献   
34.
药用植物被广泛用作家庭医疗和制药工业的原材料。随着消费量和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药用植物真菌毒素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在生长、收获、处理和储存的过程中,药用植物都可能会受到各种霉菌的污染,从而导致其发霉并产生真菌毒素。加之缺乏对这些天然药品质量和毒性的有效监测,其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本文对药用植物中主要的真菌毒素污染种类及其天然存在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措施,并对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采取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湖南耕地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研究有效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方式和替代产业调整模式,已成为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该项实验在岳阳市某工矿区选择典型的镉铅超标农田栽桑养蚕,桑树生长发育良好。结果表明,通过镉铅超标农田养蚕的经济性状及效益比较,在工矿区镉铅超标农田以栽植农桑14号品种较好,密度为每667m2栽植1 000~2 000株;并证实了镉铅污染农田栽桑养蚕的可行性,为镉铅等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经济、高效生态利用和污染区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6.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 novel attenuated Salmonella Enteritidis (△lon△cpxR) vaccine candidate (JOL919), chickens were immunized through oral and intramuscular routes to reduce egg contamination against S. Enteritidis challenge. Birds were orally immunized with JOL919 on the first day of life and were subsequently boosted in the 6th and 16th weeks through oral (group B) or intramuscular (group C) route, while control birds were unimmunized (group A). The chickens of all groups were challenged intravenously with the virulent S. Enteritidis strain in the 24th week. The immunized groups B and C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lasma IgG and intestinal secretory IgA levels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response and CD45+CD3+ T‐cell number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groups B and C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ddition, the egg contamin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group B (0%, 10.7% and 0%) and the group C (3.6%, 14.3% and 3.6%) as compared to the group A (28.6%, 42.8% and 28.6%) in the 1st, 2nd and 3rd weeks post‐challenge. All animals in the groups B and C showed lower organ lesion scores in the liver and spleen and lower bacterial counts in the liver, spleen and ovary at the 3rd week post‐challeng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vaccine candidate can be an efficient tool for prevention of Salmonella infections by inducing protective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In addition, this vaccine did not prevent egg contamination, but did appear to reduce incidence. Booster immunizations, especially via oral administration route, showed an efficient protection against internal egg contamination with S. Enteritidis.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菌株TLSB2-K的铜耐性以及其铜富集能力的特性.[方法]通过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比对,对前期分离的菌株TLSB2-K进行了鉴定,并采用振荡培养法,探讨了温度、pH值和渗透压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以及铜胁迫下菌株对铜的耐性及富集能力.[结果]TLSB2-K属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为27℃、pH值为7、渗透压为1.1% NaC1.铜浓度100~500 mg/L范围内,菌体生长良好,铜浓度在100~400 mg/L范围内,菌体铜含量随着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铜浓度400 mg/L胁迫培养30 h,菌体铜含量达到最大值2 250mg/kg;菌株的最高铜耐受浓度为700 mg/L.[结论]菌株TLSB2-K具有较强的铜耐性和较高的铜富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生姜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姜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生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探讨了不同温度和不同pH生姜提取物对3种细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提取物对3种供试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125%、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250%。且生姜提取物的热稳定性较好,对供试细菌最佳抑菌pH范围为6.0~9.0。  相似文献   
39.
采用细菌总数和细菌复发酵方法,检测都匀市沙坝村、剑江村农村饮用水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样中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数。结果表明:都匀市郊农村饮用水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均严重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都匀市郊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  相似文献   
40.
我国主要食品中伏马菌素污染水平分析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国主要食品中伏马菌素(Fumonisins)的污染状况和风险水平,为相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制定伏马菌素限量标准及其他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相应数据支持。【方法】对我国18个城市中大米及其制品、面粉及其制品、其他谷物及其制品、干豆类和坚果5类食品中的伏马菌素进行抽样检测,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的食物消费数据和人口学数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风险评估方法原则,对我国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对伏马菌素的摄入量进行暴露评估研究,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描述。【结果】在总计485份样本中有35份样本检出伏马菌素,伏马菌素平均含量为0.04mg/kg;我国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对伏马菌素的总体平均摄入量为0.162~0.369μg/(kg·d),远小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伏马菌素设定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PMTDI)2μg/(kg·d)。【结论】我国主要食品中伏马菌素风险较低,处于可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