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20篇
  350篇
综合类   402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从超富集植物、植物的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和螯合剂在植物修复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2.
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几种植物在石油污染土壤上的生长适应性,设置了4种不同浓度的石油污染处理,对6种供试植物的种籽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玉米草的生物量最大,达到6.30~7.72g/盆,其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1%~89.4%、93.6%~97.1%和81.6%~84.2%,黑麦草的生物量虽然仅为1.34~1.91g/盆,但其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是对照处理的93.7%~99.5%、82.9%~84.5%和70.3%~80.5%。上述2种植物的生长受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均较小,因而适合于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上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胜利油田开采区的含油污泥,对山东省三种主要类型的土壤混入不同含量的含油污泥后造成的微生态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角度评价了含油污泥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其微生物区系和部分土壤酶活性受不同含量的石油污染物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棕壤的微生物区系受土壤总石油烃TPH(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的变化影响较小,对石油烃造成的微生态影响的修复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首要选择土壤类型。石油烃含量对三大类微生物类群变化的影响,以放线菌最为显著,当土壤石油烃含量为500mgkg-1时,潮土、褐土和棕壤的放线菌总数分别下降了80%、85%和89%,石油烃含量对褐土和棕壤真菌数量的影响较小。三种类型土壤淀粉酶和脲酶酶活性随石油烃含量的变化表明,潮土和褐土的淀粉酶酶活性受石油烃含量影响显著,可以作为这两类土壤石油污染程度的敏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田间调查和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长期连作棉田,集中连续使用地膜后,地膜在土壤中的累积、空间分布和形态变化,及其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使用年限增加土壤中残膜平均每年以11.2 kg·hm^-2速率增加,长期连作棉田残膜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占到了85%,在耕作层(0-30 cm)以下随着根层深度的增加,残膜量减少;大于50 cm^2残膜在土壤中平均占30%,10-50 cm^2占36.5%,小于10 cm^2占33.4%,随连作年限增加,在0-15 cm土层残膜量减少,15-30 cm土层残膜量逐渐增加,残膜破碎度提高。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随着地膜残留量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容重下降。棉田中残膜阻碍棉花主根垂直生长,使根系形态呈现鸡爪型和丛生型等畸形,但对棉花产量未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黄渤海区域贝类中副溶血弧菌污染调查及血清学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黄渤海区域零售贝类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污染及血清学分型情况,为指导安全消费和建立预警预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7~10月,采集山东日照、烟台、青岛、威海、大连和莱州6个城市零售市场上的贝类,利用MPN-PCR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3份样品中共检出Vp阳性115份,各城市检出率均在60.0%以上,平均为75.2%.经卡方检验显示:不同城市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贝类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螠蛏的检出率最高(100.0%).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PN均值最高的是螠蛏(673.9 MPN/g),不同贝类中Vp的MPN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贝类中Vp的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115株菌可鉴定出9个0群和53个K型.[结论]黄渤海区贝类中Vp检出率较高、分布广泛,且血清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未检出Vp的tdh基因.  相似文献   
996.
许兴斌      焦黎    王勇辉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5):336-341
为了探明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相关性,沿山路蛇形布点采样,根据实地采样数据和试验数据,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分别对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一级土壤评价标准,Ni,Cr处于清洁状态;土壤中Pb,Zn,Co,Cu超标率分别为65%,50%,60%,85%;土壤中Hg,As超标率分别为90%,100%;8种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系数顺序为:Hg > As > Cu > Pb > Co > Ni > Cr > Zn;Zn与Ni、Cu与Pb、Co与Cu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Zn与Pb、Cr与Ni、Co与Pb、Co与Zn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元素有较高的同源性,重金属元素含量主要与成土母质有关,人为干扰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影响较小,Hg,As元素与其他重金属元素相关性低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索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以及自身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理效应,以基质盆栽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铅胁迫下,高羊茅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铅浓度下的高羊茅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变化为先升后降,POD变化趋势较为缓慢,表明低浓度或短时间内铅可快速诱导高羊茅保护酶活性.叶绿素总量变化为低浓度(500,1000 mg·L-1)下先增加后下降,高浓度下则为持续下降,表明高羊茅可能通过增加叶绿素来适应低铅胁迫,而高浓度下则失去了这种调节能力.3个铅浓度下的丙二醛(MDA)含量与胁迫时间及胁迫浓度均为正相关,表明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脯氨酸含量在500,1000 mg·L-1铅浓度下随时间增加为先降后升,1500 mg·L-1浓度下则相反,但均高于对照,表明经铅胁迫后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增强.3个浓度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随时间表现出降-升-降,最终显著降低,整个变化过程低于对照.因此在铅胁迫过程中,这些生理特性的变化表明在低铅胁迫时高羊茅表现为积极适应和抵抗,而在高铅胁迫下则表现为忍耐和受损.  相似文献   
998.
镉氮交互作用对苋菜生长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施氮和镉污染的互作对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盆栽试验中,以潮土为供试土壤,苋菜为供试蔬菜,设4种水平镉处理(0、0.5、1.0、1.5mg,/kg)和4种水平氮处理(0、0.2、0.4、0.6g/kg),完全正交设计,研究了镉氮交互作用对苋菜生长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低浓度镉(0.5mg/kg)与氮(0.2g/kg)能极显著促进苋菜生长。在镉污染条件下,施氮较不施氮处理能极显著促进苋菜生长;镉污染能极显著增加苋菜V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抑制可溶性蛋白的合成;镉污染下施氮则极显著抑制了Vc、可溶性糖的合成,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显著增加苋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苋菜中镉与硝酸盐的含量与土壤中镉与硝酸盐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为0.2g/kg时极显著地抑制了苋菜时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不同杀菌剂对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成活情况的影响。[方法]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外植体,分别用1.0g/L代森锰锌、1.0g/L多菌灵、1.0g/L甲霜灵和1.0mg/L培福朗预处理外植体5min,再按常规灭菌后将外植体接种到改良RM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成活情况。[结果]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经1.0g/L代森锰锌和1.0mg/L培福朗预处理5min,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率控制在10.0%以内,显著优于无处理的对照组(CK);代森锰锌处理胚培养成活率较低,胚培养成活率仅为67.5%,培福朗处理胚培养成活率显著高于代森锰锌,胚培养成活率高达84.8%。[结论]培福朗是莲瓣兰胚培养理想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00.
黄石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黄石市主要蔬菜品种的硝酸盐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蔬菜的种类、品种及不同部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苋菜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为根菜类叶菜类甘蓝类薯芋类豆类茄果类瓜类;不同部位的硝酸盐累积量为根系茎叶瓜(花、果),叶柄叶片,瓜果皮瓜果肉。食品卫生标准评价表明,黄石市主要蔬菜中根菜类、叶菜类、甘蓝类、薯芋类、葱蒜类、豆类平均含量均已超过污染水平,而茄果类、瓜菜类、水生类、芽菜类、食用菌类和笋类硝酸盐含量较低,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