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246篇
基础科学   320篇
  259篇
综合类   895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156篇
畜牧兽医   213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用于超声乳化工艺的超声波发生器是乳化设备的主要装置,传统超声乳化方式多采用单一频率、固定波形的超声波发生方式,在应用中存在操作参数不易调节、最优因素获取受限等问题。为此,运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构建一种可变频率可控波形的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在试验中改变超声波的激励频率、激励波形、功率、处理时间来研究影响乳化效果的最优操作参数,对探讨各操作参数的影响规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2.
樱桃番茄运输包装件振动冲击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樱桃番茄储运过程中主要包装形式以及造成破损的情况,选择典型运输包装件,进行了正弦扫频、堆码强度、堆码扫频振动传递性能、垂直冲击和跌落试验。通过对单件包装件的扫频振动试验,测出单件的固有频率为26.61Hz;通过堆码强度试验,测出了包装件的最大堆码层数为9层。通过9层堆码扫频振动传递性能试验确定了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包装件的固有频率分别为36.61、10.76和6.44Hz,得到了各层包装件振动加速度、振动传递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探讨了固有频率和振动传递率峰值与堆码高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垂直冲击试验,测出了产品的脆值为89.58;通过跌落试验,测出了包装件最大允许跌落高度为580mm。  相似文献   
63.
刀盘是割草机重要部件,其工作时固有频率与振型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整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此,利用CAD/CAM软件Pro/E建立刀盘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所建模型进行模态有限元仿真分析,提取前6阶固有频率,与刀盘转速进行比较,计算出其工作时的危险转速范围。分析结果表明:刀盘最高工作转速远低于其1阶临界转速,有效地避免了共振的发生,验证了刀盘设计的合理性,可为刀盘其它的动力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在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中进行试验,运用供光模式可调的红蓝LED光源,以不同频率的红蓝光交替照射生菜,并以同比例的红蓝光同时照射生菜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生菜生长动态、光合色素、可溶性糖、粗蛋白、维生素C以及硝酸盐含量,研究红蓝光供光模式及交替频率对生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能耗基础上,16 h光期里,红蓝光交替1次有利于生菜地上部分生物量、可溶性糖以及粗蛋白的积累;红蓝光交替4次有利于生菜中维生素C的积累以及硝酸盐的代谢;所有处理中,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以4次和8次红蓝光交替为最大,且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5.
区域农用GNSS基准站云端管理方法与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区域农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规模化应用中存在无效冗余、频率干扰和基准不统一问题,提出基于云端管理构架实现区域基准站管理与信息共享的初步解决方案。选择石河子市作为研究区,获得3个企业总计84个固定基准站的备案数据,计算任意2个基准站的站间距ΔD和频率差ΔF形成数据集E。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值统计方法,分析基准站无效冗余和同近频干扰,开展基准站坐标平差与精度验证,开发基准站管理服务系统原型。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协调,区域农用GNSS基准站无效冗余、频率干扰和频率浪费难以避免,所统计的84个基准站占用了26.7 MHz频带,使用了47个频点,其中30个基准站使用单独频点,站间距40 km以内时多达18对基准站频率相同,29对基准站频率相近(ΔF≤25 k Hz)。石河子东北18个基准站,平均冗余率达263.2%,中心区冗余率更高。固定基准站通过坐标平差可以提高站址精度,有利于发挥基准站冗余的有效性和提高差分信号接入的可靠性,3个验证点的经度坐标差最大为0.011 m,纬度坐标差最大为0.023 m,精度分别达到毫米级和厘米级。管理服务系统原型和手机端APP原型的初步测试表明,系统可以实现基准站备案、建站辅助、基准站查询和频率推荐等功能,可以提高基准站管理效率和减少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66.
溶质施加方式对土壤溶质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均质土柱试验 ,对不同灌水处理土壤中表施和灌施溶质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溶质施加方式和灌水频率对溶质迁移影响较大。次灌水量较大时 ,表施和灌施条件下溶质分布差异显著 ;当次灌水量很小且灌水非常频繁时 (如 6mm/ d) ,表施和灌施土壤中溶质 (NO- 3)分布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7.
复杂传动轴系扭振的递归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有分支轴系的传递矩阵法不仅需针对具体传递结构编制程序,而且它的剩余扭矩存在奇点。作者指出传动系的拓扑结构为树型。利用这一特点,构造了一种递归格式,只须提供描述传动系的数据,无须多次编程和调试。通过对传递过程的修正,消除了余量函数的奇点。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稳定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68.
Laurie和Bennett(1986)用普通小麦与玉米杂交,并进行幼胚培养,获得了小麦单倍体植株。但要真正用于育种实践,必须首先获得较高并且相对稳定的得胚率。目前报道的单倍体胚诱导频率差异较大,最高的已达48.6%,最低的不足10%(顾坚等,2005)。本实验通过在2,4-D中加入不同体积浓度的二甲基亚砜,研究其对得胚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分析讨论了工业企业给水系统的特点和当前常用的给水系统调节方式和优缺点及变频调速装置的节能原理,指出变频调速装置应用于给水系统是最为节能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0.
抗虫杂交棉F1、F2代纤维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山东尹庄、江苏扬州、安徽宿松、湖北荆州、湖南长沙、湖南南县、湖南澧县等7个地点,对包括对照中29在内8个组合的F1、F2代共计16个材料进行纤维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F1和F2代间除纤维长度达到显著差异外,其他7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但F2代纤维品质变异范围增大,劣质纤维比例增加,优良纤维比例减少,从而出现纤维品质的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