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2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473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87篇
  301篇
综合类   1409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542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八珍汤对乳牛产后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d至产前第1d灌喂组、产前第15d至产后第15d灌喂组、产后第1d至第30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和第15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d和第30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d和第30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d开始到产后第15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对两个引进品种——波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发情行为比较观察,结果发现,波尔山羊发情期三个阶段,发情初期、发情末期,尤其在发情盛期的行为没有关中奶山羊的明显,发情持续时间为26.00±8.98hr,短于关中奶山羊的40.93±8.39hr(P<0.0.1)。公羊试情结合阴道检查是准确鉴定波尔山羊发情的主要方法。本研究还提出在培育、引进或利用波尔山羊品种时,应兼顾繁殖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用兰州乳房炎试验(LMT)对来自西安市某个牛场的76份奶样作隐性乳房炎检验,并对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33%,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93.4%。阴性乳样中病原菌检出率为28%,在检出的94株细菌中,共有5种菌22株是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90%以上。是引起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34.
小肽营养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试验选择泌乳期中国荷斯坦奶牛32头,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为基础精料日粮组;B、C、D组分别为基础精料日粮 0.1%、0.3%、0.5%小肽营养素。正试期28d。结果表明,添加0.1%、0.3%、0.5%小肽营养素后,奶牛头日平均产奶量分别提高1.67kg(6.38%)(P<0.05)、1.75kg(6.69%)(P<0.05)和1.64kg(6.27%)(P<0.05)。添加小肽营养素后,乳蛋白和乳脂率均有所提高,其趋势随小肽营养素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0.1%、0.3%、0.5%小肽营养素后,奶牛头日净增效益3.52元、3.40元、2.86元。综合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以添加0.1%-0.3%小肽营养素为适宜。  相似文献   
35.
实验研究了奶牛日粮中添加牛得喜(SCCNCMl077)对奶牛生产性能的的影响。实验选用了50头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52kg,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别下降了0.09%、0.07%,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6.
从延边黄牛卵巢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结果表明 :1将卵子用 2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TCM199组的卵裂率 (5 6 .3% )极显著高于 D- PBS组(33.6 % ) (P<0 .0 1) ;TCM199组的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 (15 .1%、13.7% )虽高于 D- PBS组 (10 .5 %、8.7% ) ,但 2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2以 TCM199作为基础培养液 ,分别用含激素培养液和不含激素培养液进行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添加激素组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 (81.2 %、17.5 %、15 .3% )高于没有添加激素的对照组 (75 .8%、12 .1%、10 .5 % ) ,但 2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3体外受精卵与单层颗粒细胞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 (78.0 %、11.5 %、9.9% )显著高于非共培养组 (6 8.1%、5 .4 %、3.6 % ) (P<0 .0 5 )。  相似文献   
37.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代谢性疾病给奶牛饲养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 ,如何搞好奶牛的饲养管理 ,减少代谢病的发生 ,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是当前奶牛代谢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病的危害、病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8.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地方良种黄牛 ,我县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引进秦川种公牛改良当地黄牛 ,2 0世纪 70年代末推广牛的冷配技术 ,引进秦川种公牛冷冻精液颗粒、细管 ,坚持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全县累计引进秦川牛 670 0多头 ,改良配种 9.0 1万头 ,产改良牛 6.5 8万头。秦川牛的引进 ,丰富了我县黄牛遗传基因库 ,优化了牛群整体结构 ,改良效果明显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9.
Dwarf Lulu cattle, the only Bos Taurus type of cattle in Nepal, are raised under severe environments in the mountainous zone of that country.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body measurement traits,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ulu cattle are investigate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31 animals in four villages (altitudes 2590–3550 m)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Mustang. The Lulu cattle had a normal karyotype with 2n = 60, XY or XX. Only one male examined had a large submetacentric X‐chromosome and a small submetacentric taurine type Y‐chromosome. The mitochodrial DNA (mtDNA) genotypes were analyzed by PCR mediat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displacement (D)‐loop region PCR mediated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 and D‐loop region sequences. Many base substitutions were found in the D‐loop region, suggesting that the Lulu cattle originated from at least 10 maternal lines. Three types of mtDNA from these cattle were found, the Bos taurus type (n = 23), the Bos indicus type (n = 6), and the Bos grunniens type (n = 2). In the village at the lowest altitude, four of the five cows were of the Bos indicus typ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tDNA types of the Lulu cattle mostly belong to Bos taurus, but have been hybridized with Bos indicus cattle in lower‐elevation regions in their maternal lineage.  相似文献   
40.
浅论优质牧草在肉牛饲养中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我国肉牛饲养在饲料利用中的误区,结合肉牛的消化及代谢特点,分析了牧草的鲜喂、青贮、干草饲喂以及综合利用4种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营养特点,指出优质牧草用于肉牛饲养能充分发挥牧草的优良特性,而且符合我国畜牧业发展要求,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