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6篇
  3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黄淮海夏玉米品种脱水类型与机械粒收时间的确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璐璐  明博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李少昆 《作物学报》2018,44(12):1764-1773
黄淮海一年两熟模式下玉米成熟和熟后籽粒脱水的热量资源紧缺, 是制约机械粒收在该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尝试建立黄淮海一年两熟制地区玉米机械粒收适宜品种筛选和以授粉至生理成熟积温和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为指标, 运用双向平均法将参试品种划分为晚熟高含水率(I)、早熟高含水率(II)、早熟低含水率(III)和晚熟低含水率(IV)4种类型。基于玉米生长进程及籽粒含水率动态测试, 估算不同品种播种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28%、25%)所需活动积温, 以黄淮海区夏玉米常年播种日期为起点, 结合历史气象资料的累积计算, 利用地统计分析技术明确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机械粒收的时空分布规律, 建立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的预测方法, 为机械粒收在黄淮海区域推广提供指导。选择27个主推品种, 播种至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8%、25%所需要积温分别为, 类型I 2982°C d、3118°C d, 类型II 2770°C d、2873°C d, 类型III 2729°C d、2845°C d, 类型IV 2860°C d、2980°C d。类型III品种降至28%、25%含水率时间分别较类型II品种早2~3 d、约2 d, 较类型IV品种早7~9 d、7~10 d, 较类型I品种早13~17 d、16~17 d。各类型品种籽粒由28%含水率降至25%水平, 所需时间约6~8 d。在当前玉米种植模式及下茬小麦适期播种条件下, 黄淮海南部的豫南、皖北地区, 各类玉米品种均能满足籽粒脱水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的要求, 而在黄淮海北部、关中西部以及山东半岛地区, 现有品种很难降至适宜含水率, 需通过选择早熟和籽粒脱水快的适宜品种加以实现。本研究建立的以积温预测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及其适宜机械粒收时间的预测方法, 为各地合理配置玉米粒收品种、确定适宜机械粒收时间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2.
以先玉335和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黑龙江半干旱区玉米成熟过程中子粒和穗位叶中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子粒灌浆和脱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子粒中IAA、GA3和ZR含量与灌浆速率均呈正相关,且IAA达到极显著(P0.01),两品种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6和0.9488;而穗位叶中ABA含量与灌浆速率呈负相关。子粒中ABA含量与子粒脱水速率呈负相关,IAA和ZR含量与子粒的脱水速率呈正相关,其中郑单958子粒中ZR含量与脱水速率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系数为0.8813;穗位叶中IAA、GA3、ZR和ABA含量与子粒脱水速率均呈负相关,先玉335穗位叶中ZR和ABA含量与脱水速率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6和-0.9216;郑单958穗位叶中IAA含量则与脱水速率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系数为-0.8976。在半干旱春玉米区,玉米子粒灌浆速率主要与子粒中IAA、GA3、ZR和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相关,而脱水速率则与子粒和穗位叶中各内源激素含量均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变黄前期失水胁迫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烟叶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中部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变黄前期烟叶进行不同失水胁迫程度处理,研究其暗箱试验烘烤特性,并探讨其烘烤过程中的水分、色素、淀粉含量变化及烘烤质量.[结果]随着烟叶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加,暗箱中烟叶的变黄时间缩短、变黄指数增大,烟叶变褐时间延长、变褐指数增大,但变褐发生时间提前;随着变黄前期烟叶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加,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淀粉降解加快,烤后烟叶等级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变黄前期烟叶失水胁迫可加快烟叶色素和淀粉降解,促进烟叶变黄,改善烟叶烘烤特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H3PW12O40/Al2O3在制备农药中间体丙烯醛反应中的性能。[方法]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H3PW12O40/Al2O3催化剂,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同时利用BET、SEM和XRD等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基本表征。[结果]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上的积碳量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催化剂活性增长期其积碳生成速率很快。较高的空速有利于减少催化剂上的积碳量。[结论]积碳可能是由丙烯醛在杂多酸催化剂上的聚合而产生的,它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堵塞了孔道,从而引起了催化剂活性的降低。但积碳并没有破坏催化剂的结构,催化剂仍然保持Keggin结构,仍具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5.
温度势差驱动玉米去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能势转换的角度探讨谷物节能干燥工艺,即利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温度势差驱动谷物水分气化、迁移和扩散,达到去除高水分玉米水分和提高粮温的目的,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烘干机高效节能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6.
真空预处理对圣女果渗透脱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圣女果为原料,探讨真空预处理对圣女果渗透脱水的影响,为今后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预处理的圣女果进行真空渗透脱水,研究真空时间、真空度对渗透圣女果的含水量、固形物含量、糖含量、麦芽糊精渗入量的影响.[结果]真空渗透时间20 min、真空度0.06 MPa的真空渗透预处理渗透速度最快,麦芽糊精的渗入量最大.[结论]确定的圣女果真空渗透脱水最佳方案渗透速度快、脱水效果良好,选用该方法进行圣女果的预脱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以成熟的黄皮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将黄皮种子置于装有饱和的LiCl(RH12%)、MgCl2(RH 32%)、Mg(NO3)2(RH 52%)、NaCl(RH 72%)、H2O(RH 100%)溶液的干燥器中脱水处理。7 d后,测定黄皮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脱水程度越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SOD活性、POD活性越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刚好相反。POD同工酶结果表明,脱水过程中POD不断被分解,尤其是小分子量的POD同工酶的降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8.
任志鹏  王小琳  谢珍 《油气储运》2013,(11):1209-1212
长庆油田油气储运系统沉降罐内油水过渡层加厚,导致净化油含水过高,影响原油正常生产.以长庆靖安油田脱水过程中沉降罐内产生的中间层乳状液为对象,借助显微镜、色谱、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能谱仪等技术手段,研究其宏观特性及其分离出的水、油和固相的特性,揭示中间层乳状液的形成机制及其物理特性的影响因素.测试结果:分离出的水中硫质量浓度为35.82 mg/L、总铁45 mg/L,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为104~105个/mL,污水粒径中值为85.63 μm,沥青质/胶质质量分数为3.78%,固体中FeS含量较高.结果表明:联合站上游集油系统腐蚀严重,乳状液中原油老化严重,固体物质除了因腐蚀而产生的FeS外,还有大量伴随原油开采地层中的石英、长石和粘土等矿物.(表3,图7,参6)  相似文献   
39.
玉米籽粒含水量与果穗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1986年通过对不同熟期600余份试验材料,测定玉米成熟期籽粒含水量,研究分析果穗性状与籽粒含水量的关系,得出在黑龙江省自然气候条件下,选育产量高、含水量低的杂交种,必须是穗轴细、穗粗适中、籽偏硬或中间型、长籽粒、出籽率高、单穗粒重和百粒重高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40.
Plant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rate (DMAR),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electrolyte leakage percentage (ELP), chlorophyll content, osmotic adjustment ability (OAA), and osmotica accumulation in leaves of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dehydration and salinity stress induced by iso-osmotic PEG (polyethylene glycol) or sodium chloride (NaCl) were evaluated. Plants were subjected to four stress treatments for 10 days: ?0.44 MPa PEG6000, ?0.44 MPa NaCl, ?0.88 MPa PEG6000, ?0.88 MPa NaCl. Results showed that PEG and NaCl treatments decreased the plant's DMAR and RWC, and NaCl treatments had more severe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plants than PEG treatments. Leaf ELP in sunflower seedlings increased after NaCl and PEG treatments. However, leaf ELP under salt stress was higher than that under dehydration stress (PEG treatment). All stress treatments increased OAA in plant leaves. Leaf OAA wa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as PEG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while leaf OAA was less enhanced at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NaCl. OAA of sunflower leaves under dehydration stress was due to an increase in potassium (K+), calcium (Ca2+), amino acid, organic acid, magnesium (Mg2+), and proline content. OAA of sunflower leaves under moderate salt stress was owing to an increase in K+, chlorine (Cl?), amino acid, organic acid, sodium (Na+), and proline content, and was mainly due to an accumulation of K+, Cl?, Na+, and proline under severe salt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