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2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本试验选择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为脱毒菌种,研究3种菌种的上清液、菌悬液与细胞悬浮液对呕吐毒素(DON)的脱毒效果。选择脱毒效果较好的处理,单因素设计,研究其在不同温度(35 ℃、45 ℃、55 ℃)、不同pH(5、7、9)下的脱毒效果。结果表明,3种菌种的上清液、菌悬液、细胞悬浮液均对DON有脱毒作用,其中短小芽孢杆菌菌悬液、枯草芽孢杆菌上清液、地衣芽孢杆菌上清液的脱毒率最佳,脱毒率分别为54.74%、63.32%、57.68%,其最适温度分别为55 ℃、45 ℃、45 ℃,脱毒率分别提高到74.35%、75.50%、83.51%,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脱毒率(P < 0.05),其最佳pH分别为7、5、5,脱毒率分别提升到72.89%,70.81%,75.60%,显著高于其他pH的脱毒率(P < 0.05)。  相似文献   
332.
【目的】 分离筛选具有降解棉酚能力的菌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发酵性能及棉粕脱毒效果,为棉粕脱毒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新疆棉籽粕,以棉酚为唯一碳源分离筛选具有高效降解棉酚的菌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综合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测定鉴定试验菌株,应用该菌株发酵棉粕,分析其棉粕脱毒效果。【结果】 菌株JD-1最适温度为37℃、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菌株的生长浓度逐渐升高,在22~24 h间趋于平稳。但随时间的延长JD-1菌株的pH逐渐降低,趋于平稳。在24 h内随盐浓度的升高,菌株生长逐渐缓慢到最后趋于平稳,且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而过酸或过碱都会抑制其生长。在最适条件下,JD-1发酵棉粕降棉棉酚降解率为40%,其在进化关系上与乳酸片球菌属(Pediococcus lactis)同源性高达99%,确定JD-1菌株为乳酸片球菌属。【结论】 本文以棉酚为唯一碳源,报道了一株具有具有较好降解棉酚能力的乳酸片球菌,对棉粕中棉酚的脱毒率达40%。  相似文献   
333.
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脱毒技术日益成熟,马铃薯微型薯(简称"微型薯")的产量逐年增加,但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严重制约了优质微型薯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对微型薯生产的农艺过程进行了总结,简述茎尖脱毒、试管培养、组培继代、介质培养、种薯大田扩繁的基本农艺过程;分析了微型薯每个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组培继代过程中...  相似文献   
334.
335.
为探索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处理对西瓜中啶虫脒、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降解作用及其机理,以西瓜为试验材料,喷施EBR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于喷施农药后2 h、1 d、3 d、5 d、7 d、9 d、15 d、24 d进行取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西瓜果实中上述农药的残留含量,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解毒酶活性、活性氧含量以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组相比,EBR处理组显著降低了西瓜果实中啶虫脒、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含量(P<0.05),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保持较高解毒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且使可溶性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含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喷施EBR能提高西瓜果实中解毒物质的含量及解毒酶的活性,最终降低西瓜果实中的农药残留含量。  相似文献   
336.
[目的]研究3种杨树对空气中SO2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探索普瑞杨抗SO2的机制以及净化大气的能力。[方法]在普瑞杨、46杨和107杨森林中,测定林内、林外空气中SO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并测定在SO2污染环境和非污染环境条件下杨树叶片中硫酸根(SO42-)离子的浓度,依此比较3种杨树对SO2污染的净化作用。[结果]从林内、林外SO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可见,3种杨树均能吸收SO2,其中,普瑞杨吸收SO2、净化空气的能力显著大于107杨和46杨。无论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SO2环境下,普瑞杨叶片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46杨和107杨,说明普瑞杨具有更强的吸收SO2并转化为无毒含硫化合物的能力,这也是普瑞杨抗SO2的重要机理。[结论]普瑞杨具有比107杨和46杨更强的净化SO2污染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7.
338.
3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