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2篇
  37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在48.1亚区,占比为70.30%,48.2亚区和48.3亚区的产量相差很小,占比分别为14.28%和15.42%;年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曲线上升,最小值为2012年,最大值为2019年;月间CPUE先增后降,最小值为1月,最大值为6月。48.1亚区的年间和月间渔场重心均往西南方向移动;48.2亚区年间的渔场重心东移,但移动范围较小,月间规律不强;48.3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南移,月间渔场重心向西北移动。经SDE分析可知,48.1亚区渔场分布范围最广、离散程度最大,48.3亚区渔场方向性最强、向心力最明显。48.1亚区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48.2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奥克尼群岛东侧,48.3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乔治亚群岛东北侧。聚类结果表明,48.1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均较为集中,48.2和48.3亚区除2017年外,其他年间渔场重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82.
样本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物种分布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实际调查的4个物种的34个不同样本量(5,6,8,10,15,20,25,30,40,50,60,70,80,90,100,120,150,180,200,22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800,900,1 000,1 200)为例,模拟计算分析不同的样本量对MaxEnt物种分布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样本量的大小对MaxEnt模型预测物种空间分布的精度影响不大,在样本量较小时,精度不稳定,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训练数据在样本量50左右,检验数据在样本量120左右),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越来越稳定.  相似文献   
83.
微孔渗灌管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实测的方法,对埋入地下的微孔渗灌管灌水时管路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水口压力、管长和微孔渗灌管透水性能的增加,微孔渗灌管水流量、沿程的水头损失和水力偏差率增大,且水头损失主要发生在微孔渗灌管靠近进水口的前半段。实际设计管网时,应综合考虑供水压力、渗灌管透水性能对水头损失的影响,确定管网中毛管的长度,保证灌水均匀度。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对2000—2019年东江源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从而为该区水源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东江源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04,2009,2014和2019年5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和热度(LST)4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东江源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 2000—2019年研究区的RSEI指数分别为0.356,0.538,0.332,0.608和0.637,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下降和上升趋势,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中部和东南部,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密切的东部和西北部的城镇区。研究区内优良等级的生态环境质量占主导地位,其面积比例由2000年的0.204 9%上升到2019年的92.346 4%,生态环境明显变好。热度(LST)和干度指标(NDBSI)重心偏移变化较小,为1.616 km和1.482 km,而绿度(NDVI)和湿度指标(WET)受人口密度和开发程度的影响,绿地分布和土壤含水量随着建设用地的开发而开始分散,使偏移量增大。[结论] 在2000—2019年,除城市交通造成周边的环境质量下降外,其余地区较之前都有明显的改善。植被覆盖和城市用地之间的关系是造成东江源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5.
姚剑亭  王晖  王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899-1900
[目的]为离子电极法快速测定土壤中氟化物含量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准确称取土壤3.00g,置于蒸馏瓶中蒸馏,加150μg/ml乙酸钠和10.0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用离子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化物含量。并对样品溶液pH值、温度对电极电位和标准曲线斜率的影响等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测试样品中添加适量的氟化物标准溶液,按样品测定的全过程加标试验时,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以上,重复性测试的标准偏差为0.001,变异系数为3.700%。[结论]离子电极法能满足测定土壤中氟化物含量的需要,且测定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较高,快捷简便,有助于推广。  相似文献   
86.
西北旱区压砂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西北旱区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相对偏差、统计回归等方法研究土壤水分的时空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变异性最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变异性减弱。0~10 cm土壤水分高低值区差异较明显,图形破碎化程度较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土壤水分等值线由密变疏,逐渐趋于平滑,图形的破碎化程度相对减弱,斑块的空间连续性增强。土壤水分在干旱条件下斑块的空间破碎化程度高于湿润条件下,时间稳定性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平均相对偏差及标准差变化范围较小,可以选择代表性测点代表0~10、>10~20、>20~30、>30~50 cm土壤水分平均值的估计值。利用2013年数据建立的统计回归模型对2014年不同土层代表性测点土壤水分进行预测,预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最大为15.42%),表明代表性测点可表征整个研究区土壤水分的均值。以期为该区域合理布设土壤水分监测点和墒情的准确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大田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为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生产提供依据,研究沈阳地区1951-2010年气候变化,采用气候倾向率及标准偏差方法对气候变化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196℃/10a,气候跃变之后年平均气温升高0.7℃;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6.724 mm/10a,气候跃变之后降水减少40mm,多雨年在减少,少雨年在增加;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被推迟,个别年份播种期受到限制。气候跃变之后终霜日提前,初霜日后推,延长了无霜期,作物播种期可适当早播;降水量减少、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后延和不稳定,对作物生长和播种影响较大,成为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稳定提高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8.
摇摆环境轮式牵引车辆行驶偏移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轮式牵引车辆在舰船摇摆环境下的侧偏及侧滑情况,首先通过倾翻试验台对一辆轮式牵引车的侧向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建立了该牵引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Virtual.Lab Motion仿真软件分析了舰船的横摇、纵摇和垂荡等摇摆运动对牵引车行驶偏移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对驾驶员人为因素的影响及美国现役A/S32A-32型舰载牵引车的偏移特性等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了该型牵引车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9.
基于PSR概念框架,应用均方差法进行赋权,构建了贵州省水生态安全均方差-TOPSIS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贵州省2005—2012年水生态安全。结果表明,基于构建的均方差-TOPSIS模型,(1)总体来看,贵州省2005—2012年的水生态安全状态处于较不安全和敏感状态,整体水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从因子层来看,2005—2012年,水生态安全的压力贴近度在波动中减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给贵州省水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压力,状态和响应贴近度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水生态安全的压力和响应是影响贵州省水生态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沈阳地区气候跃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军  董晓明  刘凤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49-6352
采用常规数理统计线性回归、标准偏差对沈阳地区气候变化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趋势减少155mm,以夏秋季贡献最大;气候跃变之后平均减少43mm;春季降水变率增加,春旱几率提高;第一场透雨限制春季播种的时间。气温趋势升高1.3℃,主要体现在春冬季;无霜期延长约13d;作物生长季积温趋势增加290℃,气候跃变之后平均增加178℃。气候变暖这种趋势使终霜日提前结束,作物播种期适时早播成为可能,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降水量的减少、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后延和不稳定,对作物生长和播种不利,成为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稳定提高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