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78篇
  79篇
综合类   300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浅谈农业信息传播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与现状的分析,结合发达国家农业信息传播领域的先进技术经验,从加强农业推广教育的功能、发挥大众新闻传播媒体的作用、加强农业信息传播自动化步伐三方面着手,预测我国农业信息传播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  相似文献   
92.
为快速准确地获得覆盖件的冲压方向,在研究了影响冲压方向的主要因素之后,提出了以UG NX作为平台的冲压方向优化算法.建立以初始接触面积、极限拉延深度为冲压方向影响因素的目标函数,以无负角为约束条件求出冲压方向的可行域.通过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利用优化算法对可行域内的冲压方向进行优化,求出覆盖件的冲压方向,并以此算法编写了程序代码,最后通过Dynaform进行了实例验证,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玉米叶片生长习性为互生,叶片生长方向受数量性状遗传和种胚发育特性双重因素控制。通过人为干预种胚在土壤中的空间位置,可实现玉米叶片的定向生长。试验通过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种植行向,不同品种类型对玉米叶片定向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为控制种子种胚的播种方位,可有效提高叶片生长的定向率,进而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至13.5万株hm2,提高产量15%左右。种植行向对定向率无影响,紧凑型品种定向率高于半紧凑型和平展型。   相似文献   
94.
研究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1月于台湾东部花东纵谷区域之台东县鹿野乡河床新兴地番荔枝栽植区,择定一面积32 000 m2之番荔枝果园为试区(22°56’56.4″N,121°8’56.4″E),果树平均高度为2.2 m,树龄5 a以上。先利用观测铁塔于距离地面2.5 m及6 m处来测定风向及风速,再藉分析以探讨该果园内之气流行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花东纵谷南部区域河床新兴地于每日出现逐时平均风速趋近静风状态时,可作为区分昼夜间风场特性之依据,而昼夜间之时段分别为7:00—19:00及20:00至翌日6:00。当强盛偏北气流行进至花东纵谷区域河床新兴地之风场内,区域内风速会在1.0 h内激增,且于果园试区内果树冠层上0.3 m高度之风速达3.8 m/s,对于果树之枝干将产生摇曳不止的情形,将造成果实易受磨损及不利果树生长。  相似文献   
95.
优质乳是奶业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方向决定兴衰存亡。我国奶业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正在面临发展新方向的抉择。这个新方向就是发展优质乳,需要明确提出"一杯优质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理念。我国有关奶业科研团队,经过近20年的艰苦探索和协同创新,已经形成了适合国情的"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技术"成果并示范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在奶牛生产中使蛋白质饲料利用效率提高8%~15%,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达到3.5%和3.1%,牛奶体细胞数低于40万个,细菌总数低于10万CFU/mL,完全达到国际上优质乳的营养品质和卫生安全水平。如何从国家政策的战略设计上进一步明确优质乳的发展方向,积极组织推广优质乳科技成果,大力发展和弘扬优质、健康、向上的奶业文化,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6.
王丽  彭锐  李隆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09-22310,22327
对太白贝母的药用历史、分布与生境、栽培与组织培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太白贝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
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川、渝麦区育种方向及审定品种与生产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生产发展、市场经济和人民需要出发,分析了当时审定小麦品种较多而推广应用较少的现象,总结了小穗小粒红皮种推广速度慢,农民不愿种植,大穗大粒白皮种推广速度快的原因。提出了“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白皮小麦新品种”的育种新方向。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绵阳25’、‘绵阳26’、‘绵阳27’、‘绵阳28’、‘绵阳31号’、‘西科麦1号’、‘西科麦6号’等白皮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成为了四川省小麦第6次大更换的当家品种。为四川省和中国的小麦育种、小麦生产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以上品种的推广种植,表明白皮小麦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不亚于红皮小麦品种,而在商品价值、推广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红皮种。由此认为,突破传统红皮小麦品种容易选育审定的束缚,将市场经济、人们需求、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选育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大粒耐穗发芽小麦新品种将是西南麦区小麦育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8.
In six field experiments on post‐emergence weed harrowing in spring barley, the effects of row spacing, timing, direction and orientation on crop/weed sele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ies of increasing intensities of harrowing generated either by increasing number of passes or increasing driving speed were also tested. Selectivity was defined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p burial in soil immediately after treatment and weed control. To estimate crop burial, digital image analysis was used in order to make objective estimations. The study showed that narrow row spacing decreased selectivity in a late crop growth stage, whereas row spacing in the range 5.3–24 cm had no effects at an early growth stage. Harrowing across rows decreased selectivity in one out of two experiments. Whether repeated passes with the harrow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same orientation along the rows or in alternative orientations forth and back was unimportant. There were indications that a high harrowing intensity produced by a single pass at high speed gave a lower selectivity than a similar intensity produced by several passes at a low speed. Impacts on selectivity, however, were small and only significant at high degrees of weed control. Timing had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99.
风沙入库给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库带来了严重的填淤危害。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乌审旗南部巴图湾水库岸边流动沙丘不同部位风速与风沙流的同步观测,计算出库岸流动沙丘表面的平均输沙率。利用巴图湾水库1986~2005年9月份的5期TM遥感影像统计出水库两岸受不同风向影响的流动沙丘断面的平均长度,结合巴图湾水库附近乌审旗河南乡气象站1985~2004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出不同风向大于起沙风的风速年均持续时间,初步计算出巴图湾水库的年均入库风沙量。结果表明:(1)巴图湾水库的年均入库风沙量为3.65万t,其中西岸风沙入库量为3.55万t,东岸为0.10万t。西岸风沙危害最为严重,是治沙工作的重点。(2)巴图湾水库的风沙入库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方向性。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风沙入库的方向会随着风向的变化而改变。东南风与西北风是造成东西两岸风沙入库的主要风向。西北风对风沙入库量的贡献最大。(3)在大于起沙风的风速中,5~12 m/s风速段是风沙入库的主要风速。当风速中7 m/s以上的风速持续时间有一个较小的增加时,入库风沙量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增加。(4)库岸半固定沙丘的风沙入库,降尘和风水复合侵蚀引起的库岸坍塌也是入库风沙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巴图湾水库的实际年入库风沙量应该大于3.65万t。  相似文献   
100.
在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 自199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来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是荒漠化研究与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指标体系的建立既是荒漠化评价与分类的基础, 也是荒漠化监测与评估的理论依据。文中介绍了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历程, 并就其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以期为完善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为荒漠化监测与评估和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