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3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林业   163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42篇
  134篇
综合类   1324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1065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29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欣  郝林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2):273-282
为探讨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HRH317对感染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玉米幼苗产生伏马毒素B_1(FB_1)的影响,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HRH317对串珠镰孢菌的抑制活性,并通过浸种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生长至3叶期后不同时间玉米幼苗叶片中FB_1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于室内测定玉米幼苗叶片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RH317能明显抑制串珠镰孢菌生长,抑菌圈直径平均可达33.31 mm;玉米幼苗生长至3叶期后1~6 d,菌株HRH317能有效抑制玉米植株体内FB_1含量,经串珠镰孢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与菌株HRH317菌悬液1∶1混合液处理玉米种子后,对幼苗中FB_1的抑制率为59.20%~75.70%;而玉米种子先接种菌株HRH317菌悬液后接种串珠镰孢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对幼苗中FB_1的抑制率为76.77%~88.10%。且这2种处理中幼苗叶片的SOD、CAT、PAL和POD活性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其峰值是对照的1.24~5.45倍。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RH317可通过抑制FB_1产生来降低串珠镰孢菌对玉米幼苗的侵害,同时能诱导玉米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表达而增强其系统抗性,在防治玉米穗腐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野茼蒿黄脉病毒的田间寄主范围及其基因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野茼蒿黄脉病毒(Crassocephalum yellow vein virus,CraYVV)的田间寄主范围及其群体基因结构特征,分别采用克隆和测序技术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7种杂草和2种作物进行CraYVV的分离和鉴定,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到的CraYVV进行基因组结构、重组及基因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赛葵、龙葵、臭牡丹、水茄、豨莶、野茼蒿和一点红7种杂草以及茄子和草莓2种作物中均分离到CraYVV,共获得20条CraYVV全长序列;CraYVV所有分离物分属2个株系,将其命名为YJ株系和JH株系;JH株系具有地理隔离特征,与YJ株系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重组分析显示,CraYVV是由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CSV)和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TbLCYnV)重组产生;遗传结构分析显示,CraYVV中C1基因变异最显著,其次是C4基因和基因间隔区。表明CraYVV能侵染5科9种杂草和作物,具有较广的寄主范围,且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能够侵染草莓、CraYVV能够侵染茄子,显示来源于杂草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侵染作物。  相似文献   
93.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s)隶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最早在美国发生并报道,此后在国外其他地域也曾有过发生报道。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最早于 1960 年在陕西、甘肃发生并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生,该病害被称为麦类作物上的“癌症”,对麦类作物生产影响较大,为害严重时,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大幅降低。BYDV 株系的划分依据为其传毒介体蚜虫的传播专化性,即一个病毒株系只能由一种或两种蚜虫进行传播,根据 ICTV 国际病毒委员会分类系统报道,目前国际上确定的该病毒株系有 BYDV-MAV、BYDV-PAV、BYDV-RMV、BYDV-SGV 等,我国鉴定有 BYDV-PAV、BYDV-GPV、BYDV-GAV、BYDV-RMV 4 个株系,GAV 为我国流行株系。主要从 BYDV 的为害症状、株系分化、传播介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病害防治方面进行相关综述,着重介绍 BYDV-GAV 株系的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pep1基因结构,并根据GenBank中玉米瘤黑粉菌pep1 DNA序列设计引物,从玉米瘤黑粉菌SG200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了pep1基因全长,构建了pET–28a–pep1重组表达质粒,选用大肠埃希菌BL21(DE3)作为宿主菌,以1 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诱导表达产物大小与理论值(20 800)一致,说明pET–28a–pep1能够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9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推动粮食生产有序开展,保障粮食安全,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疫情之下农业用工难、农资供应紧张、传统的技术下乡服务停滞、跨区耕作受阻,加之今年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多变,稳定粮食生产的压力和挑战加大。建议将粮食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支持春耕生产和双季稻面积恢复,保障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畅通,开展多形式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预警机制,构建新型粮食生产支持体系,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卫生防疫行政体系渐趋粗成,彰显了政府成为公共卫生主导性行为主体的现代面相,然而其时地方卫生防疫事务的开展仍有赖于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内外推动,又使得地方卫生防疫机制带有鲜明的传统特色。这种传统不仅是其时中国卫生行政粗陋建构的映照,更是绅商等社会人士和组织热心公益、践行家国情怀这一中华优秀传统的彰显。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地方卫生防疫机制,也是西方倡导的现代公共卫生“遭遇”中国传统后形成的一种在地化表现。  相似文献   
97.
毛竹枯梢病林间流行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1989~1991年尤溪县东边村毛竹林定点观测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在林间流行的时间动态应属于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逐年病菌数量递增和病害在林间扩散的速率是遵循罗辑斯蒂型规律,病株率和感病指数按2.5倍和3.4倍的速率逐年上升,一般4~5年濒临毁灭。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属于聚集分布型,发病初期有较明显的发病中心区,子囊孢子呈陡峭的扩散梯度传播,扩散的水平距离5~10m范围。病菌数量按“复利病害”逐年递增,病害在林间迅速扩散,则在初次发现零星病株就应彻底消灭。  相似文献   
98.
药用真菌植酸酶生产菌的筛选及基因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5种药用真菌中筛选出8种产植酸酶的菌株,并对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较大的芸芝,茯苓、红托、赤芝进行酶活测定和基因片段的克隆。  相似文献   
99.
一株葡糖杆菌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糖杆菌属菌株JS1(Gluconobactersp.)所产胞外多糖(EPS)经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精制多糖。该多糖呈现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0.2g·L-1的添加量就可显著抑制饱和脂质的氧化,至第9天抑制率可达93.7%,效果优于柠檬酸对照处理(87.7%);对·OH有良好的清除能力,效果与维生素C对照相当,1.0g·L-1的添加量对·OH的清除率可达87.12%。通过柱层析法对精制多糖进一步分离得到P1、P2两个单一组分,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纯度。通过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定,P1由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组成,三者的含量比为1.83∶0.36∶1.00,含α型和β型糖苷键,以β型为主;P2由鼠李糖和甘露糖组成,两者含量比为1.49∶1.00,仅含β型糖苷键。  相似文献   
100.
土壤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造林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我国内蒙古磴口地区的甘草、紫花苜蓿、樟子松、苦豆、刺槐、紫穗槐、沙棘等盐碱地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固氮微生物10株,从中筛选出3株固氮芽孢杆菌.经鉴定,1株(96-10)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2株(96-02;96-05)为蜂房芽孢杆菌(Baeillus alve).以草炭为载体制备成微生物菌剂,分别在内蒙古磴口地区和陕西榆林试验区,对10种树种进行了田间施肥试验,获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