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52.
山西省菜田潜叶蝇的种类识别及其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育光  秦卓  赵飞  孔维娜 《山西农业科学》2013,(12):1365-1367,1399
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现已发现为害蔬菜的潜叶蝇害虫4种,即美洲斑潜蝇L.sativae 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Blanchard)、葱斑潜蝇L.chinensis(Kato)和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zia horticola(Goureau)。因其形体小,形态易混淆。从外部形态、取食、寄主等方面对4种潜蝇加以区别,同时总结了潜蝇在山西的发生规律,以供广大植保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3.
本文整理了东南亚有分布的寡鬃实蝇属实蝇共48种,分属5亚属,包括其中文名称、学名和地理分布,对无中文名称的32种实蝇给予了中文命名,编制该48种实蝇检索表。并对云南边境诱捕获得的2种寡鬃实蝇进行描述和提供特征图。  相似文献   
54.
本文阐述了奶牛场内蚊蝇的危害、蚊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活习性,并对南方地区奶牛场蚊蝇综合防控给出了建议,旨在提醒广大奶牛养殖户重视蚊蝇危害,并采取若干蚊蝇防控措施,希望对我国南方地区奶牛场降低蚊蝇危害、提高奶牛养殖水平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寡毛实蝇的监测、鉴定和检疫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蝇是水果和蔬菜的大害虫,在世界果蔬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监测技术,利用Trimedlure,Cuelure和Methyleugenol三种实蝇引诱剂于1980年开始至今,连续十多年对寡毛实蝇和地中海实蝇进行监测,同时也收集实蝇的寄主果实,开展周年季节性调查。经对收集的标本的鉴定,共发现寡毛实蝇20种,其中有国内新记录6种。其详细描述收集在“实蝇及其防除”和“亚太地区寡毛实蝇”两本书中  相似文献   
56.
实蝇(fruitfly)是为害水果和蔬菜的有害生物,这类害虫尤其是在果蔬的国际贸易中受到关注,多将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而置于有关的法规中。本文从应用于植物检疫的角度,着重就实蝇的监测和有关生物学的研究、实蝇鉴定技术研究、实蝇除害处理研究、建立实蝇非疫区、果园实蝇防治研究以及我国在水果国际双边贸易中的实蝇问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收集和介绍有关研究概况,对我国就以实蝇为内容的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57.
温志强  边广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931-1934
通过周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秀珍菇菇蚊菇蝇的主要种类包括:闽菇迟眼菌蚊(Bradysia minpleuroti Yang et Zhang)、黑粪蚊(Scatopse sp.)、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白翅型蚤蝇(Megaselia sp.)、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其年消长规律一年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是3月中旬至7月初和9月中旬至12月初.通过应用色板、色板加黑光灯、诱虫灯等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色板、色板加黑光灯、诱虫灯对菇蚊菇蝇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9.59%、74.53%、82.35%.  相似文献   
58.
奶牛场蚊蝇体内细菌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奶牛场环境中蚊蝇体内携带细菌的情况,从贵阳市 4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蚊子和苍蝇各34只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从21只蚊子和33只苍蝇体内分离到细菌,检出率分别为 61.76%和97.1%;在分离的53株细菌中,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的有5株、克雷伯氏菌3株、志贺氏菌4株、肠杆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腐生葡萄球菌2株和未定种32株.结果可为奶牛场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9.
Peach fruit fly (PFF), Bactrocera zonata,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pests of horticultural crops worldwide. This pest spends part of its life cycle in the soil as pre-pupae and pupae. Therefore, the effects of soil type and soil water content levels (SWCLs) on pupal mortality rates of the PFF were studied in an attempt to use soil moisture as an abiotic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this pest. The effect of clay, loamy, and sandy soils with SWCL of 0, 10, 25, 50, 75, 90, and 100% of field capacity on three ages of PFF pupae (newly formed, 4- and 7-day-old pupae) were studied. Resul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effects of SWCLs on pupal mortality rates of PFF. SWCL was the factor with the most remarkable effect (48.47%), meanwhile soil type had a feeble effect (0.65%). Newly formed pupae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SWCL levels than 7- and 4-day-old pupae. Results suggest that sustaining SWCL near 100% of field capacity significantly (p?=?0.000) suppressed PFF population; therefore it could b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gainst this insect species.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