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3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林业   673篇
农学   716篇
基础科学   319篇
  571篇
综合类   3063篇
农作物   26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07篇
园艺   934篇
植物保护   37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水果分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水果外观品质的单指标分级、多指标综合分级和水果内部品质检测分级的研究现状与方法,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研究对象较单一、图像采集不全面、图像处理算法不多、精度不高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未来水果分级的发展方向,认为水果内外品质融合的一体化分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2.
Three trickle irrigation schedules, two of which were scheduled according to soil water potential ( soil) (tensiometer method) and daily stem contraction (DSC) (dendrometer method) respectively and the other one was a schedule of restricted water supply, were applied to a mature peach orchard.The annual water application based on soil was greater than that based on DSC. However, tree growth, fruit size and leaf water potential (leaf) on the trees in the dendrometer scheduling plot did not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tensiometer scheduling plot while the premature fruit drop and fruit bud initiation were greatly different. The restricted water supply treatment limited significantly both tree and fruit growth. In addition, the lower leaf was observed on the trees in this plot.Further study shows that use of the dendrometer method for scheduling irrigation satisfies the water needs of the plant and that the tensiometer method is less accurate.Abbreviations leaf leaf water potential - soil soil water potential - DSC daily stem contraction - LVDT linear variabl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 PET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相似文献   
43.
以石硖龙眼树为试材,对其进行管道输液(CK)、管道输液+地表滴灌(T1)、管道输液+地下10cm滴灌(T2)、管道输液+地下20cm滴灌(T3)、管道输液+地表多孔滴灌(T4)处理,调查其对树体生长,土壤状况和果实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d后,T1、T2、T3、T4叶片SPAD值增加量分别比CK提高37.5%、100%、125%、187.5%;T4的枝梢增长量最大,梢长和梢粗分别比CK提高128.34%和110.81%;不同处理在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大致在15%~35%波动;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主要集中0~40cm土层;T4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单株产量、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均比其他处理高,比CK分别提高5.45%、2.58%、8.64%、34.31%、2.85%及26.39%。  相似文献   
44.
添加纳米粒子的塑料包装材料在杨梅保鲜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技术应用在杨梅保鲜包装上是一个新的尝试,它采用了交互性实验设计方案,将银纳米材料添加进塑料制成包装材料,可观测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纳米塑料包装材料和纳米奇冰石在提高杨梅好果率和延长货架期方面有正面效果;同时,在抑制VC分解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去核作业是对荔枝进行精深加工的准备工作,但多年来去核后果肉的完整性问题在我国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已经成为制约荔枝产品精深加工的瓶颈.为此,在分析去核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以果肉的完整性和去核成功率为指标的手工去核试验.试验中刀具采用了旋转切入、直线切入和直线切入果核后再旋转等3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试验表明,刀具旋转切入去核的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模拟手工作业的荔枝去核机,对结构不同的3种圆筒形去核刀具在3个转速下进行去核试验表明,刀具结构和旋转速度对果肉的完整性影响显著,但对去核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6.
利用黔糖3号果蔗蔗茎梢部芽段和芽片作种源,经不同调节剂催芽促根、杀菌剂灭菌消毒的复式浸种处理后,进行土壤浅层密植育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用蔗茎梢部芽段复式浸种处理育苗移栽的综合农艺性状优于用芽片育苗移栽,其中,又以乙烯利浸种处理的芽段表现较好,出苗时间仅9 d,出苗率达97.5%,分蘖率为246.3%,成茎率为96%,且具有长势旺、抗病强的优势,在同批试验中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7.
摘 要:为了综合评价广西主栽的不同红肉火龙果品种的果实品质特性和氨基酸组成,以金都1号、大红、蜜宝、美龙3号四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品质和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等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旨在为火龙果的种植生产、加工和食用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个火龙果品种果实外形端正,色泽鲜艳,品质佳,其中金都1号果实最大,美龙3号最小;金都1号和蜜宝的果形为近圆形,大红和美龙3号为椭圆形;萼片都是三角形,金都1号和大红较长,蜜宝较短;萼片数最多的是大红,最少的是蜜宝;果皮最厚的是美龙3号,最薄的是蜜宝;可食率最高的是蜜宝;金都1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甜味氨基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比例最高,大红的17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门冬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最高,蜜宝的胱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美龙3号的酪氨酸含量最高。4个红肉火龙果品种果实所含的17种氨基酸中,排在前五位的是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亮氨酸、门冬氨酸。综合进行评价,金都1号的综合品质性状最佳,其次是大红。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13种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草莓根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草莓品种“红颊”为试材,采用草炭、椰糠、土、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原料,筛选适合草莓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处理3(椰糠)和处理5(草炭:蛭石4:1)为最佳基质配比, EC值分别为0.546和0.702,PH值分别为6.2和6.0, 其理化性质理想,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同时果实品质最佳,。处理3和处理5均可作为一种优质草莓种植基质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神秘果资源,优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提取条件,并测定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结果表明提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 (v/m)、提取温度85 °C、提取时间6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为4.93 ± 0.022%;三个因素对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分析其总抗氧化能力(FRAP)发现,神秘果叶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41.38 μmol/g)。  相似文献   
50.
以‘金艳’猕猴桃为材料,研究其果实生长动态规律及不同采收期(谢花后153 d、168 d、183 d和198 d)(Ⅰ、Ⅱ、Ⅲ、Ⅳ)的软果品质。结果表明:金艳猕猴桃在凉山州西昌市一般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在生育期内,果实尺寸(纵、横径)呈前期逐渐增大,后期趋于平稳的变化,谢花后59 d内为果实快速膨大期,谢花后101 d进入生长缓滞期;随采收期延迟,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和糖酸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早期采收(Ⅰ、Ⅱ)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和总氨基酸偏低,淀粉和粗纤维较高;晚期采收(Ⅲ、Ⅳ期)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较高,淀粉和粗纤维较低,风味更浓,口感更佳;Ⅳ期维生素C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但采收较晚不利于当年鲜果销售;若作为鲜果,其最佳采收期为Ⅲ期,Ⅱ期和Ⅳ期可作为备选采收期;作为保健品加工原料,最佳采收期为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