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185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35篇
  331篇
综合类   775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269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24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纤维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之外的"第七大营养素"。全面阐述了膳食纤维的主要功能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2.
中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对已获准的功能性食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功能性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93.
经Tris—HCl缓冲液(pH8.6)抽提,正丁醇脱脂,硫酸绥分级沉淀分离,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cryl S-200柱层析,从黄鳝内脏中提取出电泳纯的碱性磷酸酶。用PCMB,NBS,PMSF,TNBS,SUAN,DTT及IAA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性修饰该酶的各种氨基酸残基,并对酶活力的变化作出测定。结果表明,PMSF,NBS,TNBS,SUAN和DTT的修饰能显著抑制酶的活性,且酶活力降低程度与修饰别的浓度相关;IAA和PCMB的修饰不表现对酶的抑制作用。初步认为,Ser,Lys和Trp残基为黄鳝碱性磷酸酶的必需功能基团,部分二硫键对保护酶的催化能力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94.
甘南黄河源区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甘肃甘南黄河源区“中华水塔”的统计年鉴为资料依据,在对该区进行了现地考察以后,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功能区:重点保护区、修复治理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分别对三个功能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果:重点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略有盈余(1.4644),而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承载力出现亏损(-0.8230),修复治理区的生态承载力介于两者之间,略有盈余(0.2312)。通过生态足迹的研究,提出了甘南黄河源区进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具有Holling-p类功能性反应的捕食链系统,利用微分方程比较定理得到保证此系统持久性的充分性条件;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了保证此系统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6.
龟纹瓢虫捕食玉米蚜的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龟纹瓢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玉米蚜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型圆盘方程式,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的关系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描述。龟纹瓢虫对玉米蚜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雌成虫日最大捕食量为87.3头,雄成虫为93.4头。龟纹瓢虫对猎物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模拟后的各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
中华微刺盲蝽对节瓜蓟马的捕食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 (CampylommachinensisSchuh)对节瓜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并通过室内模拟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微刺盲蝽的空间捕食效应 ,建立了捕食功能反应模型 .结果表明 :微刺盲蝽 4、5龄若虫对节瓜蓟马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 ,微刺盲蝽成虫对节瓜蓟马若虫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Ⅰ型 ;盲蝽的各个虫态中 ,捕食能力大小顺序为 :成虫 >5龄若虫 >4龄若虫 >低龄若虫 .中华微刺盲蝽是我国南方控制瓜类和茄类害虫节瓜蓟马最有潜力的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98.
龟纹瓢虫对麦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成虫对麦蚜的捕食效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0.7059N/(1 0.013 3N),成虫对麦蚜的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得:Na=75.19exp(-47.53/Nt),在1 d内,1头龟纹瓢虫对麦蚜达到最大捕食量为75.19头,最佳寻找密度为47.53头,在利用龟纹瓢虫成虫防治麦蚜时,益害比可以以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99.
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福莲  张帆  谢广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75-276,278
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三突花蛛的捕食上限(Namax)和a/′Th值均高于T纹豹蛛。这两种蜘蛛的寻找效应均随豇豆荚螟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T纹豹蛛下降幅度较大。随着猎物密度增加和寻找效应降低,二者的捕食量均有提高,而三突花蛛提高较多。三突花蛛的寻找效应仅在豇豆荚螟密度为4头/皿时低于T纹豹蛛,当其寻找效应高于T纹豹蛛时,其捕食量(捕食上限)高于同密度下T纹豹蛛的捕食量。用汪世泽等(1988)的模型来模拟,求出了二者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田间应用这两种蜘蛛控制豇豆荚螟时,益害比可分别设为15∶和11∶.3。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应有相应的区域发展重点与布局。本文从剖析国家四大战略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定位入手,指出区域农业战略制定必须服务于国家的区域目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未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战略目标、功能定位、战略重点与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