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试验选用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提供的120只1日龄苏牧白鹅雏鹅,共设3个处理组,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只试验鹅(公母各半),分栏饲养28 d,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6.0%、18.0%和20.0%的3种日粮,研究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0~4周龄仔鹅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对试验鹅生长前期增重有着明显的影响,20%蛋白组生长速度快于16%蛋白组和18%蛋白组;在同一蛋白水平组内,公鹅体重增长优于母鹅.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试验鹅胸肌率、腿肌率和肝体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20%蛋白组公鹅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腹脂率则极显著地低于16%蛋白组和18%蛋白组(P<0.01).日粮蛋白水平对试验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不过高蛋白组合量稍高;尿酸随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0%蛋白组试验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另外两组,甘油三酯含量则高于另外两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试验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和生长激素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以18%蛋白组和20%蛋白组合量高.总体而言,0~4周龄苏牧白鹅仔鹅日粮适宜的粗蛋白水平为20%.  相似文献   
242.
本文报道了引入甘肃省武威地区的豁眼鹅及皖西白鹅的某些生理生化常值和性激素水平。测定项目有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总蛋白、血糖、血脂、血液钙、磷、镁、钾、钠、氯离子含量以及雌二醇和睾酮水平。结果表明:具较高产蛋量的豁眼鹅雌鹅其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皖西白鹅雌鹅,前者血液总蛋白、血糖、血脂、血钙、血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后者。说明这几项常值与产蛋性状有关。睾酮含量对红细胞数目起一定作用。文中还讨论了性激素水平对公鹅配种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3.
粗酶制剂对鹅胰液和十二指肠食糜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只装有胰腺-十二指肠长久性瘘管的成年鹅,饲以大麦(占45%)基础日粮。圈养,20:00-8:00禁食,随意饮水。实验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试验期在日粮中添加0.1%的粗酶制剂,并收集胰液及十二指肠食糜。试验期与对照期相比较:①胰液分泌速率降低了17.67%(P>0.05),其中白天降低43.28%(P<0.05),夜间增高了30.88%(P<0.05);②胰蛋白酶活性升高了77.32%(P<0.01),胰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了34.07%(P<0.01),而胰脂肪酶的活性变化不大;③胰蛋白酶的总活性提高了48.37%(P<0.01),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的总活性分别降低了21.58%(P<0.05)和46.24%(P<0.04);④十二指肠食糜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8.91%(P<0.01)和45.83%(P<0.01),淀粉酶活性则有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果提示,体液性调节对鹅胰液分泌具有重要的作用;外源酶与内源酶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十二指肠食糜的酶活性,协调化学性消化机能,以利于提高机体对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44.
This study aimed to improve egg-laying performance in incubating Magang geese of Guangdong origin and Landaise geese of French origin. In experiment 1, 50 adults, egg-laying Magang geese were inoculated intramuscularly (i.m.) on days 0, 22, and 45 with 1 mL of immunogen containing 1 mg of recombinant chicken inhibin fusion protein. Immuniz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lood antibody titers against inhibin fusion protein, but did not affect the egg-laying performance within 10 days after the first inoculation. From day 15, the egg-laying rate in inhibin-immunized group increased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values of control geese from day 40 to 55. However, the reverse was true from day 55 to 75 when more immunized geese developed incubation. In the entire 120 days of the experiment, the immunized geese laid 17.3 eggs in contrast to 16.4 eggs laid by the control geese. From day 30 til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weight of eggs in the control gees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inhibin-immunized birds. In experiment 2, 40 Landaise geese were immunized against inhibin, as described in experiment 1. These geese laid 9.0 eggs on average in contrast to 7.3 eggs laid by nonimmunized control geese over 90 days of egg laying. The abov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mmunization against recombinant chicken inhibin fusion protein improved egg-laying performance in geese, and the increment was higher in nonincubating geese.  相似文献   
245.
300日龄健康溆浦鹅种鹅3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公母比例1∶4),每间隔10 d分别注射不同剂量LHRH-A3(0、5、10、15、20μg/羽),研究其对溆浦鹅种鹅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10μg/羽和15μg/羽LHRH-A3组产蛋率、血清雌二醇浓度显著提高,料蛋比显著降低,10μg/羽组血清孕酮浓度显著升高;20μg/羽组产蛋率及血清中孕酮和雌二醇的浓度均显著降低,蛋重、蛋形指数和料蛋比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46.
运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和DAB显色技术,研究Kisspeptin在青春期雌性皖西白鹅下丘脑和垂体的定位.免疫组化DAB显色结果表明,在下丘脑后内侧核、室周弓状核和室旁核均可观察到大量Kisspep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下丘脑室周区及外侧区也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Kisspeptin阳性细胞;腺垂体中亦可见少量免疫阳性产物,但神经垂体无阳性细胞.Kisspeptin在雌性青春期皖西白鹅下丘脑和垂体中均有分布,初步揭示Kisspeptin在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参与生殖调控以及青春期的启动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7.
[目的]探讨饲养期间不同投饲频率对鹅的养分利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将36羽体重相似的21日龄合浦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6羽(3公3母),预饲1周后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每天分别在8:00、10:00、12:00、14:30、17:00和21:00时投料6次;试验组投料3次,分别在08:00、14:30和21:00.鹅自由采食和饮水.后期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试验前、后期间,两组鹅的日均饲料采食量、日均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鹅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也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鹅的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饲养实践中对28日龄后的鹅采用3次投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8.
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肉用性能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鹅群体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5个鹅群体中,屠宰率、全净膛率都分别在87.10%、67.94%以上;肌肉肉色(OD值)为0.58~1.68,且胸肌肉色均较腿肌浅;嫩度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腿肌的嫩度比胸肌好;K×B群体公鹅胸肌粗脂肪、S×A群体及A×A群体母鹅胸肌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A×A群体母鹅胸肌蛋白含量极显著小于腿肌(P0.01),S×A群体公鹅腿肌的粗脂肪含量在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群体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在部位和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除C×A群体母鹅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大于腿肌外,其他群体肌苷酸和硫胺素含量在部位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9.
幼鹅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市4个县(市)24户的36只病死幼鹅中,分离到31株大肠埃希氏菌,经致病性试验、生化特性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其中24株为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为66.7%;致病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氟哌酸、链霉素、复合磺胺、四环素、万古霉素不敏感,部分菌株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中度敏感,说明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的抗药性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50.
选用120只(公母各半)健康1日龄籽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1.0mL/kg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盲肠中双歧杆菌在60~90 d、乳酸杆菌在30~90 d的菌群数量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在30~90 d、沙门氏菌在60~90d茵群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耗料量和料肉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7.8%.说明微生态制剂能够调节籽鹅盲肠主要微生态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