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4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839篇
林业   740篇
农学   698篇
基础科学   454篇
  873篇
综合类   3854篇
农作物   262篇
水产渔业   787篇
畜牧兽医   3100篇
园艺   227篇
植物保护   33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594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2篇
  195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The soil community is an often ignored part of research which links plant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despite their influence on numerous functions such as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cycling. Few consistent patterns have been detected that link plant and soil community composition. We used a removal experiment in a northern Canadian grassl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lant functional group identity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lant functional groups (graminoids, legumes and forbs) were removed independently from plots for five growing seasons (2003-2007) and in the fifth year effects on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were examined using substrate-induced respiration (SIR - a measure of metabolic diversity) and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analysis (PLFA - a measur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Removal treatments were also crossed with both a fertilizer treatment and a fungicide treatment to determine if effects of functional group identity on the soil community were context dependent. Plant functional group identity had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s measured by either SIR or PLFA. Likewise, soil properties including total carbon, pH, moisture and nutrients showed a limited response to plant removals in the fifth year after removals. We found a direct effect of fertilizer on the soil community, with fertilized plots having decreased metabolic diversity, with a decreased ability to metabolize amino acids and a phenolic acid, but there was no direct soil microbial response to fungicide. We show that in this northern Canadian grassland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s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changes in plant functional group composition, and suggest that in northern ecosystems, where plant material is only slow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il, five growing seasons may be insufficient to detect the impact of a changing plant community on the soil microbes.  相似文献   
182.
针对投票机制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利用人工免疫网络模型的动态适应性、自组织性等特性,通过构建用户的兴趣模型来设计用户投票行为的抗体(抗原)编码及交叉克隆算子,并通过人工免疫网络模型来产生高效的推荐结果。  相似文献   
183.
利用陕北两个典型气象站点多年降雨强度数据,使用数学方法描述月雨强分布的形状,从而满足水文模型、土壤侵蚀模型等对降雨强度数据的需求。通过探讨小时雨强在月时间尺度上应符合的理论分布函数,并采用统计学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参数拟合,来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对月雨强分布进行描述。使用最大似然法对常见的7种理论分布函数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LOGN、GAMA、WBL等理论分布函数都可以较好地再现月降雨强度分布,90%以上的月份COE值大于0.7,一半以上的月份COE值大于0.9。另外,WBL分布对降雨强度峰值亦有良好的表现能力,因此推荐在陕北黄土高原降雨分布的模拟过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4.
《核农学报》2012,26(2)
以98份花椰菜自交系资源为试材,测定了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GP)、发芽势(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苗高(SH)和根长(RL)等指标的耐盐系数,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了耐盐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的耐盐性强弱评价结果受多个指标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并赋予测定指标以相应的权重,计算出种质材料耐盐性强弱的综合评价D值,对98份种质材料耐盐性的强弱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综合评价D值与GP、GR、GI、VI、SH、RL的耐盐系数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均迭极显著水平(r=0.910^**、0.921^**、0.955^**、0.972^**、0.585^**、0.686^**),综合评价D值可以全面反映供试种质材料的耐盐性。分别对综合评价D值、GP、GR、GI、VI、SH、RL的隶属函数值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发现GR、GI、VI、RL可以作为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而GP、SH不宜直接作为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基于综合评价D值聚类分析,可以将98份种质材料的耐盐性分为强、中、弱、差四大群类,其中有7份材料属于强耐盐性群类的种质,可供花椰菜耐盐性品种选育改良利用及耐盐性机制、耐盐遗传机理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85.
边界层方法是描述土壤溶质迁移的简单方法,通过边界层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溶质迁移参数。基于边界层方法,研究了土壤溶质迁移的数学模拟及相应参数估计问题。假定土壤溶质浓度剖面为指数函数,得到了描述溶质浓度分布的指数函数模型。各参数对边界层距离的影响分析表明,应选取较小的孔隙水流速度、短历时推求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对不同模型预测土壤溶质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短距离处指数型解与精确解的误差比其它都要小。误差分析表明了指数函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6.
基于水功能区的湖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区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按照国家和地区对不同水功能区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划分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可以使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更有效率.以湖北省103个县域为对象,以水功能区要求为基础,采用ArcGIS分析法确定县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水质污染指数法及内梅罗指数法解析各县域单元的污染类型及敏感性,最终划定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分区.结果表明:1)湖北省可划分为Ⅱ类水质保护区的县域单元29个,划分为Ⅲ类水质保护区的县域单元74个;2)Ⅱ类水质保护区污染类型可划分为3类,主要为单一污染源污染,敏感区可划分为3类,分别为不敏感、轻度敏感及中度敏感;3)Ⅲ类水质保护区污染类型可划分为7类,主要污染类型为单一污染源污染和混合污染,敏感区可划分为3类,分别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敏感;4)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可划分为3个级别,包括2个一级控制分区,6个二级控制分区,23个三级控制分区.区划结果可为湖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7.
原始精细的路面谱是研究车辆与路面耦合的重要基础,对车辆的通过性和噪声、振动及不平顺性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分析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构建与原始路面相同或相近的路面谱,利用非接触式激光路面不平度仪测量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比利时路面和砂石路面的三维路面不平度;基于分形理论,采用迭代函数法重构这四种路面谱;结合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评价指标和分形维数对四种路面的原始谱和重构谱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构前、后路面谱的平均值、标准差、峰度系数以及分形维数变化范围在±5%以内,除水泥路面的偏态系数变化范围均在±9%以内,重构路面谱与原始谱具有一致性;重构路面谱保持了原始路面的结构特性,并具有路面的细微结构。  相似文献   
188.
蓝莓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与合成色素相比,具有安全性高,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等优点,已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蓝莓的概况、蓝莓花青素的基本结构及种类、提取纯化技术、稳定性及其生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蓝莓产业化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9.
岩溶高原地区小流域土壤厚度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厚度是制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重要因子。在贵州省金沙县乌箐河小流域,通过实地调查土壤厚度,结合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岩溶高原地区小流域中3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厚度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厚度总体呈中等强度空间变异,个别样地属强度变异,具有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其变异趋势大致为随着坡位的降低而逐渐减小,而土壤厚度随坡位的降低逐渐变厚。坡耕地土壤厚度空间相关性相对较好,存在一定的连续性;荒山和意大利杨树林地土壤厚度的空间变异程度均较大,斑块状分布明显。除个别样地可以用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拟合外,其余样地均可用指数模型拟合,且拟合效果较好(R^2≈0.8)。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岩溶高原地区土壤厚度的认识,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合理布局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0.
[目的]通过建立模型修复水生态系统,评价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实用工具。[方法]以涑水河流域为例,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同时运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综合指数法对影响水质因子的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建立干旱和半干旱流域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结果]涑水河流域2008—2011年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结果为Ⅲ级,状态一般,较健康,评价结果与实际生态情况相符。[结论]所建立的干旱和半干旱流域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体系是合理的,能满足流域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