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57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34篇
  91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试验设传统玉米单作、花生单作、不同秸秆还田量下(30%、60%和100%)玉米‖花生轮作5个处理。通过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对农田土壤水热特性、产量及土地当量比(LER)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作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玉米区播前0~4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提高了1.9%~3.9%,花生区提高了11.0%~13.9%;成熟期,秸秆还田花生区0:00~8:00平均地温比传统单作提高了0.2℃~1.1℃,10:00~22:00平均地温较传统单作降低了0.5℃~1.0℃。2016年和2017年玉米‖花生轮作系统LER为1.05~1.16,2018年各处理LER均小于1。吉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进行秸秆还田改善了作物播前的土壤水分状况,但对于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纳米酶免疫层析试纸条(Nanozyme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 Assay, NISA)检测玉米褪绿斑驳病毒方法。【方法】采用双抗夹心法,将纳米酶标记的鼠抗体IgG与McmV结合后,再与硝酸纤维素膜质控线上的鼠抗体结合,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 DAB)滴加显色。【结果】采用研制的NISA和反转录PCR法(RT-PCR)对玉米褪绿斑驳病毒梯度稀释的研磨液进行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7和10-5;用其他4种病毒作对照进行特异性实验,无交叉反应;用该试纸条对供试样品进行检测,并以RT-PCR方法及基因测序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三者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试纸条检测McmV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科研、农业生产单位和口岸机构对McmV的检测。  相似文献   
63.
O型口蹄疫病毒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将兔、豚鼠抗O型FM-DV多抗用DEAE-Sephose层析柱纯化。胶体金标记O型豚鼠口蹄疫抗体,形成金标探针并将其喷涂于玻璃纤维上。兔抗O型FMDV抗体和羊抗豚鼠IgG分别标记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带和质控带,各部件按顺序装配形成快速诊断试纸条。如果待检样品中含有O型FMDV,它将与玻璃纤维上的胶体金探针和兔抗O型FMDV抗体形成夹心复合物,并在检测带被固定,沉集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在田间试验中,53份试验样本分别用试纸条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检测,2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5.45%和90.91%。评价试验证实,本研究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非常适于基层兽医实验室诊断时使用。  相似文献   
64.
65.
链霉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链霉素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10ng·ml-(101ppb),蜂蜜样本检出限是40ng·ml-(40ppb),单个样本检测时间为5~10min。所研制试纸条产品检测变异系数小,批1间、批内检测结果重复性良好,可以应用于蜂蜜样本中链霉素的快速检测和现场筛查,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静电处理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酶谱谱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静电场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酯酶(ES)同工酶,可溶性蛋白(SP)的谱带颜色,谱带数目均有一定影响,当迁移率Rf=0.70处,可使过氧化物同工酶谱颜色加深,在迁移率Rf=0.28,0.45,0.65,0.75处,可使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在适宜剂量范围内比对照组增加了1-2条谱带。  相似文献   
67.
浙江中部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再次回升流行的发生规律、分布格局、介体昆虫灰飞虱的种群动态及其相互关系、病害与产量的关系。感病秧苗、大田前期介体灰飞虱密度以及本田期再侵染是本田病害流行的3个重要部分,但早、晚稻有所不同;秧田期介体密度与移栽时、移栽后病害程度,本田初前期介体密度与抽穗期病害程度,株发病率与丛病率,病害程度与最终产量均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为探明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以露地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秸秆带状覆盖4行(SM1)、秸秆带状覆盖5行(SM2)、黑膜覆盖(PM1)和白膜覆盖(PM2)共5个处理,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冬小麦土壤温度及产量相关指标的异同。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SM1、SM2)显著降低了冬小麦全生育期0~25 cm土层温度,返青期和灌浆期降温幅度最大,平均降温2.0 ℃;越冬期降温幅度最小,平均降温0.1 ℃;上层土壤(0~10 cm)的降温幅度大于下层土壤(15~25 cm),SM1降温效应大于SM2。地膜覆盖在不同生育时期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成熟期增温幅度最大,较CK增加2.4 ℃;灌浆期5 cm土层降温幅度最大,降低1.8 ℃;无论增温还是降温,PM1效应均高于PM2。覆盖处理一天中,表层土壤温度以中午14:00变化最大,晚19:00次之,早7:00变化最小,且中午14:00均表现为降温效应;秸秆覆盖降温效应(4.9 ℃)大于地膜覆盖(0.8 ℃)。覆盖降低土壤有效积温,地膜覆盖有效积温显著高于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平均增产9.6%,SM2增产率高于SM1;地膜覆盖显著增产(20.8%),PM2增产率高于PM1。产量三要素中,穗粒数受温度影响最大,与各生育时期0~25 cm土层土壤温度、阶段土壤有效积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土壤温度、土壤有效积温、产量、千粒重和穗数等,SM2处理更有利于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9.
萝卜丝薄层干燥试验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萝卜丝干燥是萝卜加工的重要环节。利用薄层干燥试验台,进行萝卜丝的薄层干燥试验,探讨热风温度、风速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丝干燥具有典型物料干燥的升温、等速、降速3个阶段,热风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比风速对干燥速率的影响显著。用BP神经网络建立萝卜丝干燥的数学模型,并与Page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BP神经网络预测的含水率比精度明显高于Page模型。  相似文献   
70.
奶牛妊娠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妊娠相关糖蛋白6(PAG6)是母体胎盘组织分泌至外周循环中的特异蛋白质,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制备牛妊娠相关糖蛋白6快速检测试纸条。制备牛妊娠相关糖蛋白6多克隆抗体,将其稀释后加样至NC膜上,通过固定和封闭制备出一种可检测boPAG6的快速检测试纸条,在试纸条上加入待检血清进行孵育后洗涤,再加入二抗孵育后洗涤,最后加入显色液显色后进行快速检测。标准化快速检测试纸条是将抗体用PBS稀释成10μg/mL点样至NC膜上,在37℃温箱中固定抗体30 min,经5%的脱脂奶粉封闭后制成。待检血清滴加至试纸条后,在37℃温箱中孵育1 h后,进行洗涤和二抗孵育,最后在DAB显色试剂盒作用下显色3 min即可判定。临床检测的初步应用表明,在未孕与怀孕奶牛的混合血清中仍然可以判定是否怀孕,快速检测试纸条特异性强;血清在稀释3200倍的最低检测限时,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敏感性良好;而且该结果与ELISA的符合率在80%之上。试验重复性良好,并能在4℃和-20℃条件下保存2周。建立了一种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快速检测试纸条并应用于初步的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