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321篇
农学   163篇
基础科学   113篇
  192篇
综合类   1001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湖北省南方型杨树标准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根据31块标准地每木调查和树干解析资料,分别采用10个材积方程进行回归拟合,通过相关程度与标准差比较,以及回归方程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选出了南方型杨树标准材积表的方程模型:V=0.0000383707D~(1.672)H~(1.247),经检验,据此编制的立木二元材积表基本满足精度要求,可以在生产中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葡萄是重要的经济果树,果穗形状会影响其经济价值。本研究跟踪调查255份葡萄种质资源的果穗发育过程,建立新的花序形状并完善果穗形状分类标准,为葡萄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田间跟踪调查255份葡萄种质资源的花穗长宽发育情况,在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以及果实成熟期3个关键时期测量主穗长宽、小穗长宽、小穗角度、果粒横纵径、果粒重以及果柄长,分析果穗形状动态发育过程中各指标变化规律。【结果】基于255份葡萄种质资源的田间调查结果,将花序与果穗形状分为长圆锥、短圆锥、长圆柱、短圆柱并建立新的花序与果穗形状分类标准。调查发现,在葡萄花序发育过程中,52.55%的花序会发生形状变化,以长圆柱花序居多,大多发育为短圆柱果穗。因此,果穗形状形成类型有16种。对葡萄穗长穗宽的分析发现,长圆锥花序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于短圆锥、长圆柱、短圆柱花序而言,穗长对形状影响更大,进一步探究发现小穗长/宽以及小穗角度尤其是上部小穗的长宽与角度是影响花穗形状外缘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将花序与果穗形状分为长圆锥、短圆锥、长圆柱、短圆柱4种,提出了一个花序、果穗的形状分类标准的计算方法,同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实际计算与分类。一半以上葡萄花序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圆锥花序的形状较稳定。穗长、穗宽、小穗长宽及小穗角度对穗形影响较大,分别表现在影响形状的长宽和外缘,尤其是上部小穗的长宽与角度是影响柱锥判断的最主要原因。小穗角度的变化会影响小穗反映在形状上的有效长度。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花穗形状的整形修剪方法,可为葡萄的整形修剪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剖析其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整体呈现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但各区域发展尚不平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有待提高。鉴于此,从政策引领、标准体系、各地特色与优势和科技创新4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探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如何突破制约和瓶颈,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油菜秸秆纤维对硅酸盐水泥胶砂孔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将处理后的油菜秸秆分别按照0、1%、2%、3%和4%质量分数的比例掺入水泥中,对不同秸秆纤维掺量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进行测定,研究不同龄期(3、7、28 d)下油菜秸秆的掺量对水泥胶砂孔隙率和孔隙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掺量的增加,水泥胶砂试块的表观密度逐渐减小,其中,当掺量为4%时,其表观密度相比基准组降低9.27%;当掺量为1%时,其孔径分布与基准组相近;当掺量为3%和4%时,两组的孔径分布相近,在龄期为28 d时,胶砂的有害孔占比分别为14.2%和15.4%,多害孔占比分别为24.15%和25.01%,与基准组相比,多害孔和有害孔增幅较大,均约为基准组的3.5倍。随着秸秆掺量的增加,水泥胶砂最可几孔径均减小;随着龄期的增加,水泥胶砂最可几孔径减小,多害孔及有害孔比例相对减少。显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纤维掺量为1%时,与水泥界面粘接较好;掺量为3%和4%时,多害孔及有害孔增加,主要出现在秸秆纤维周围。  相似文献   
75.
为实现渔业专题电子海图的标准化生产与应用,本文以IHO S-57国际电子海图标准为基础,通过分析海图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以及渔业专题信息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扩展了数据集信息记录中的数据集标识字段,定义了海洋渔业专题电子海图产品的编码规则,在物标和属性类目中增加了渔业专题物标和专题属性,并添加了部分专题属性项(值),从而设计了渔业专题电子海图的数据结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整合、共享与应用海洋渔业信息,促进渔业专题电子海图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为渔业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渔业生产与管理以及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等提供规范化信息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林业能源管理中的部分行业标准为例,详细阐述了若干标准名称、术语和定义的正确翻译方法。继而说明在采用国际标准以及标准起草过程中,英文翻译的重要性。同时阐明标准编写人员的素质及职业规范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7.
依据建立森林资产评估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和要求,将被评估的资产划分成了不同林种、树种、经营目的、立地类型和营造林模式组合的各种标准类型。以标准类型为基本单位,将森林经营及收获生产全过程的每道工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及产出实行了计量指标化。然后将这些指标的单位有机整合,以形成一个区域的森林资产评估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8.
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S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EV的方法,同时对12份病料进行检测,并与常规RT-PCR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达到43.07拷贝/μ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而常规RT-PCR最低只检测到4.307×103 拷贝/μL,敏感性较低。本试验建立的检测TGEV S基因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传染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及TGEV的分离鉴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9.
We evaluate a source of error observed in standard ichthyoplankton bongo tows in which volumes of water filtered did not result in increased catches of red-fish. Our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under conditions where redfish larvae are distributed in surface waters in a two-layered system, current differentials betwee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layers resulted in biased, standardized estimates of larval abundances as a result of filtering varying amounts of subsurface waters. Analysis of standard survey results on Flemish Cap demonstrated that this source of bias was limited to the May-June period, after waters became stratified and before redfish passed from the larvae to pelagic juvenile stage. Correcting for this source of sampling bias wIII result in more accurate absolute estimates of ichthyoplankton abundance, and we estimate that variation (CV) for replicate samples may be reduced by 10%.  相似文献   
80.
能源供给潜力的准确预测对秸秆生物质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数据的时空尺度对预测精度有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尺度(7、10、12和15a)下研究了灰色系统理论Grey Model(1,1)模型及其拓展形式对全国、京津冀、河北三个空间尺度上秸秆折标煤量的预测精度,确定各空间尺度上的最优模型和数据时间尺度,分析影响可收集秸秆折标煤量的主要因素,并得到2021-2030年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灰色Verhulst模型的预测效果整体最好,10a时间尺度下的预测精度要明显高于7a、12a和15a,全国地区的预测精度为99.69%和99.72%,高于京津冀和河北省地区的预测精度;全国主要农作物和粮食农作物可收集秸秆折标煤量主要受到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双因素的影响,而京津冀和河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粮食农作物可收集秸秆折标煤量则主要受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2021-2030年的预测结果表明,全国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粮食作物的可收集秸秆折标煤量基本稳定,而京津冀和河北地区的秸秆可收集折标煤量呈增加趋势,且主要粮食农作物的秸秆折标煤量的增速高于主要农作物秸秆折标煤量的增速。研究结果反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现代化农业格局发展和秸秆生物质资源量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空间尺度上影响秸秆折标煤量的关键因子,对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秸秆生物质资源潜力、推动能源格局转变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