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20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21.
To determine the digestible lysine requirement for pacu juveniles, a dose–response feeding trial was carried out. The fish (8.66 ± 1.13 g) were fed six diets containing the digestible lysine levels: 6.8, 9.1, 11.4, 13.2, 16.1 and 19.6 g kg?1 dry diet.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dietary digestible lysine levels from 6.8 to 13.2 g kg?1 did not influence the averag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evaluated (P > 0.05). The increase of dietary digestible lysine level to 16.1 g kg?1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eight gain (WG),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protein productive value (PPV), protein efficiency rate (PER), and apparent feed conversion rate (FCR), but was not different from fish fed diets containing 19.6 g kg?1 lysine. Fish fed diets containing 16.1 and 19.6 g kg?1 digestible lysine showed lower body lipid contents than fish in the other treatments. The digestible lysine requirement as determined by the broken‐line model, based on average WG values, was 16.4 g kg?1. The other essential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ideal protein concept and the value determined for lysine.  相似文献   
422.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研究了两种碱性氨基酸复配结合对鲜切苹果的褐变控制技术。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确定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的最佳条件,初步探讨了其对鲜切苹果浆液 pH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赖氨酸+1.0%精氨酸,20 ℃下浸泡处理10 min。鲜切苹果经处理后在2~4 ℃的低温条件下贮藏,可保持初始感官品质达4 d;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可显著提高鲜切苹果浆液pH,且对于抑制PPO活性有很好的效果,进而显著抑制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3.
郭旭  陈晨  戴习林  王文雁  高斐斐  华雪铭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12-109612
为研究发酵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后,饲料中赖氨酸(Lys)含量变化在凡纳滨对虾机体内的响应调控机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0.75%和1.00%的晶体赖氨酸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记为Lys0、Lys25、Lys50、Lys75和Lys100。选择初始体重为(2.0±0.1) g的凡纳滨对虾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饲养结束后对生长性能、肌肉粗蛋白和脂肪含量、肝胰腺健康程度差异显著的Lys0组和Lys75组对虾肝胰腺进行了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以Lys0作对照,Lys75组共检测出2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有2个代谢物下调,26个代谢物上调;对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7种差异代谢物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筛选出4条比较重要的代谢通路,分别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类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Lys75组对虾肝胰腺中胆碱显著下调,γ-丁甜菜碱双加氧酶表达显著上调,己糖激酶基因和乙酰胆碱酯酶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研究表明,饲料赖氨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对虾肝胰腺中脂肪酸的β氧化供能,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也能保护对虾肝胰腺健康,促进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424.
[目的]甜糯玉米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籽粒中赖氨酸含量低,探索研究opaque2(o2)导入对甜糯玉米籽粒表型及赖氨酸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杂交方法在甜糯玉米中引入o2基因,利用o2基因内紧密连锁的SSR共显性标记检测供体和甜糯玉米受体自交系的多态性,利用其特异性和共显性检测回交自交后代.[结果]投射光下供体亲本HP3籽粒表现不透光,受体材料透光性良好;杂交穗当代表现不同基因型籽粒分离,出现硬质、皱缩等表型,回交子代籽粒透光性明显降低,可能与o2基因存在有关.对o2基因的3对SSR标记umc1066、phi112和phi057筛选,只有标记phi057在供体和受体自交系中呈现良好的多态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回交和自交后代中能够检测到供体的o2突变基因成功导入甜糯玉米受体自交系.[结论]通过子代籽粒表型及SSR标记phi057筛选鉴定,初步创制了Opaque-2甜/糯玉米早代群体系;SSR标记phi057筛选出F1与BC1代o2基因植株,说明phi057标记可有效区分含o2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425.
为了解熊蜂饲养和授粉中对氨基酸的营养需求,以18种氨基酸与糖水混合物为试验材料,设置4组不同赖氨酸水平(总氨基酸含量占比分别为0%、2%、4%、6%),研究其对幼年地熊蜂工蜂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对1日龄工蜂饲喂20 d,记录工蜂死亡数量,测定工蜂胸部肌肉蛋白含量,采用LC-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工蜂血淋巴中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饲粮中赖氨酸为6%时,工蜂胸部肌肉蛋白含量最高,死亡数量最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饲粮缺乏赖氨酸组与6%赖氨酸组血淋巴代谢物明显分离,筛选共鉴定出28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嘌呤等。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发现,差异极显著的通路有组氨酸代谢(P<0.01),差异显著的通路有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P<0.05)。综合考虑上述指标,6%赖氨酸处理组的地熊蜂胸肌蛋白含量和寿命更优,但此水平下工蜂血淋巴代谢物组胺、腺苷、腺嘌呤呈下调趋势,因此地熊蜂日粮中赖氨酸比例为4%~6%更适合幼年工蜂的生长发育与生存。揭示了幼年地熊蜂工蜂对赖氨酸需求与胸部肌肉蛋白含量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其代谢影响,为熊蜂规模化饲养和授粉应用中的营养补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