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峨眉山白术资源品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国产浙白术的药材及炮制品为对照,研究四川峨眉山白术资源品质特性,为科学评价与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测供试品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热水溶性浸出物及HPLC指纹图谱。[结果]峨眉山白术和浙江白术的总灰分含量低于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于1%;热水浸出物含量:药材均大于65%,以其中,四川峨眉山白术高于浙江白术(P<0.001),峨眉山白术植株不同部位表现为:根茎>须根>叶片>花>茎;供试品HPLC指纹图谱基本一致。[结论]峨眉山白术资源品质与国产地道药材浙白术无显著差异,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62.
6种培养基对不同来源白术白绢病菌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培养基对不同来源白术白绢病菌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种培养基上,4个不同来源地菌株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菌株LA20,在几种供试培养基上长势均较其他3个菌株差,产核量也最少。比较几种培养基上供试菌株生长状况和产核量的关系发现,供试4个菌株产菌核量与菌丝的生长状况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在同一个培养基上菌株菌丝生长越好,产核量也越多。  相似文献   
63.
12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白术角担菌对12种生物源杀菌剂的敏感性,同时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7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80%大蒜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对角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相对较高,其EC50均小于100 mg/L。在离体白术根茎上,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对白术根腐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较好,均在80%左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10 d和20 d后,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各生物药剂处理对白术生长无显著影响,无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64.
绵羊IgG和白术对小白鼠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小白鼠灌胃绵羊 Ig G 和白术,并测定了小白鼠血清中绵羊 Ig G 的含量,小白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表明绵羊 Ig G 和白术对小白鼠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5.
白术白绢病发病规律与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发病高峰期的取样调查发现:气候、前季作物种类、白术品种、基肥施用、土壤排水条件及土表覆盖措施对白术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的影响大,在高温、降雨多、前季作物为花生、用牛粪作基肥、尖顶窄叶高秆品种、土表覆盖稻草或不覆盖等条件下发生更严重,而白术生育期对此没有影响。绿亨一号和多茵灵在室内条件下对白绢病菌的菌丝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5.49mg/L和8.84mg/L,而井岗霉素为46.77mg/L。绿多混合或绿井混合主要表现出相加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是109.05和102.01。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也表明绿亨一号和多茵灵都显著有效,井岗霉素很差,其药效分别为98.81%、92.48%和26.24%。绿多混合和绿井混合的防效分剐是93.67%和54.04%。  相似文献   
66.
白术是菊科的一种重要药用植物。为满足白术的药用需求,扩大其资源供应,避免传统开荒育苗种植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白术的大规模工厂化育苗及获取药用次生代谢产物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笔者以白术叶片为外植体经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和丛生芽增殖两种方式建立了白术无菌苗的快速繁殖技术,分析了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白术叶片再生植株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白术叶片愈伤组织褐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培养基MS 6-BA1mg/L NAA0.2mg/L上白术丛生芽增殖倍数最高,可达4.45倍;以白术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MS KT1mg/L NAA0.2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6.7%;芽分化率为90%。不同的细胞分裂素种类与浓度处理差异显著,在白术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中,KT的效果要优于6-BA,但在丛生芽增殖中则表现出高浓度的6-BA要优于KT。白术叶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褐变程度与温度、光照条件有关,1000lx光照强度,20±0.5℃的温度条件下继代培养能有效控制褐变。  相似文献   
67.
梁小敏  朱朝晖  胡细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56-17357
[目的]建立白术茎尖的离体快繁体系,筛选最佳培养基。[方法]以白术的茎尖为外植体,设置7种附加NAA、IBA、6-BA不同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进行茎尖诱导分化与增殖培养,设置5种附加不同浓度NAA的1/2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将驯化后的试管苗置于草木灰与草炭土(1:2)的混合基质进行移栽试验。[结果]7种诱导分化与增殖培养基中,MS+6-BA0.4mg/L+NAA0.1mg/L的培养基有利于白术芽的萌发,芽成活率达100%;MS+6.BA0.5mg/L+NAA0.1mg/L的培养基有利于诱导丛生芽增殖。5种生根培养基中,以1/2MS+NAA0.1mg/L+活性炭0.5g/L诱导白术生根的效果最佳,生根率达66.7%。驯化后的试管苗在草木灰和草炭土的混合基质中培养,试管苗成活率高。[结论]该研究为白术实现工厂化育苗及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8.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叶片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植株SOD、CAT和POD保护酶系统的活性随AM真菌的接种效应和施肥量不同而变化.适氮量和AM真菌结合对白术有交互正效应.  相似文献   
69.
不同产地白术根茎解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鉴定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道地性药材,采用滑走切片法制作永久制片,在显微水平上比较了不同产地白术的解剖特征。试验表明,木质部宽、树皮宽、木皮比(木质部与韧皮部宽度比)、导管密度、油室直径和油室密度等参数在不同产地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反映了不同产地的白术根茎在解剖构造上的不一致性;但差异的表现却不尽相同,错综复杂,引起差异的遗传和环境上的因素在解剖构造上是一个综合表现。油室面积比例可作为衡量有效成分的一个较好的指标。表7参16  相似文献   
70.
为了建立一种对白术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单糖组成测定的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6、提取时间1.5 h,重复提取3次; AB-8大孔树脂纯化。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白术多糖的分子量,流动相:超纯水,流速:0.7 m L/min,柱温:35℃,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柱前衍生化HPLC法检测白术多糖的单糖组成,多糖样品用三氟乙酸水解,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经C18色谱柱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85∶15)洗脱,柱温4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显示白术多糖中95%为Mw≈3500的小分子多糖;经柱前衍生化HPLC法检测,白术多糖由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239∶18.6∶19.3。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白术多糖单糖组成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白术多糖质量控制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