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38篇
  92篇
综合类   78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15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本试验为了探究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合对滩羊肉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背最长肌共轭亚油酸含量等的影响,选取4月龄左右的滩羊公羔27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基础饲粮+1%大豆油+1%裂壶藻粉)、试验Ⅱ组(基础饲粮+1%亚麻油+1%裂壶藻粉),测定每组平均日增重、肉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以及背最长肌共轭...  相似文献   
992.
近几年,随着肉制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产业标准化和品质化必须跟上当前发展趋势。总体来看,虽然我国肉制品标准体系已基本建成,但依旧存在标准复审周期长、标准协调性不强、标准涵盖范围不全等问题。为加快肉与肉制品标准体系的建设进程,促进肉制品行业健康发展,梳理了我国现行肉与肉制品相关标准,对肉与肉制品从原料、生产加工技术规范、产品等相关标准进行了分类研究与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了我国肉与肉制品标准体系的现状及主要问题,以期加快肉与肉制品标准体系建设进程,促进肉制品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淡水鱼类不同部位肉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为了更深入地探究青鱼背肉、腹肉和尾肉风味差异,研究了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不同部位(背肉、腹肉、尾肉)之间风味成分的异同,比较了青鱼3种部位肉水溶性滋味物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为青鱼的水产加工工艺方法及加工装备研制等提供参考.使用高效液相技术和氨基酸分...  相似文献   
994.
Omega-3(linolenic acid(ALA), docosapentaenoic acid, eicosapentaenoic acid) and omega-6(linoleic acid(LA),arachidonic aci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re essential for health and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 in humans.Here we report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 on LA content in chicken meat. The 19 significan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 identified by the GWAS approach were annotated in VILL, PLCD1 and OXSR1 genes with highly polymorphic linkage blocks, and explained 4.5%...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湛江市雷琼黄牛杂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雷琼黄牛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肉牛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选取西雷杂F1代(西门塔尔♂×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利木赞♂×雷琼黄牛♀)、安雷杂F1代(安格斯♂×雷琼黄牛♀)和雷琼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取初生、3月龄、6月龄和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及雷琼黄牛共390头,测定其体质量与体尺指标;屠宰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与雷琼黄牛各3头,选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利木赞牛对雷琼黄牛杂交改良作用明显,尤其在初生体质量、24月龄体质量以及体尺发育方面效果显著,其中24月龄体质量提高了37.64%。利雷杂F1代肉质嫩度优于其余3组,而西雷杂F1代肉质嫩度最差。西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其余3组,3组杂交牛F1代均可改善雷琼黄牛肉色偏白的情况。利雷杂、安雷杂、雷琼黄牛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西雷杂F1代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雷琼黄牛。【结论】利木赞牛在改善雷琼黄牛体型、生长速度及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96.
120羽广东麻鸡,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40羽。A组在日粮中添加0.3%木寡糖益生素,B组在日粮中添加0.3%益生素,C组作为对照组,饲喂8周,每组选4羽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木寡糖益生素和益生素在提高屠宰率、胸肌率方面比C组分别提高了2.3%、2.0%,差异显著(P<0.05),在滴水损失方面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5.0%、28.8%,差异显著(P<0.05),添加木寡糖益生素组失水率比对照组降低了19.6%(P<0.05),对pH值、熟肉率、嫩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7.
栅栏技术优化即食调味珍珠贝肉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运用栅栏效应的理论,确定了高水分型即食调味珍珠贝肉食品的制作工艺,分析了各种常见栅栏因子对制品感官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优化前处理、烘干工艺、杀菌工艺、pH、水分活度(activity water,Aw)和低温处理等多种栅栏因子,形成有效防止制品腐败变质的栅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原料前处理需用3%的食盐进行了清洗;采用0.15%柠檬酸溶液调节pH为5.6~5.7;贝肉调味后需经烫煮;产品水分含量45%~50%,Aw为0.88~0.90;产品真空包装,低温处理24h,再采用巴氏杀菌(80~85℃、30min),能较好地保持产品的品质和风味,延长保存期,保持珍珠贝肉特有的鲜味和营养价值,促进珍珠贝肉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讨快速无损检测羊肉糜中狐狸肉掺假含量的可行性,该研究利用高光谱技术结合特征变量筛选方法开展了其定量检测研究。利用遗传算法、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3种方法分别对代表性样品全部846个波长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得到207、34和14个特征波长;基于全部波长和特征波长建立羊肉糜中狐狸肉掺假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全部波长和特征波长建立的SVR模型性能均优于PLSR模型。其中,利用2D-COS方法提取的14个特征波长建立的SVR模型(即2D-COS-SVR模型)性能最优,其预测集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28和3.00%,相对分析误差为4.85,表明高光谱结合2D-COS-SVR模型可以有效实现羊肉糜中狐狸肉掺假的定量检测。该研究结果为开发低成本肉类掺假检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该研究利用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营养体及其芽孢肽聚糖以芽孢萌发率S、浑浊度OD600%、Ca^2+-DPA%变化率等为指标比较不同肽聚糖对C.perfringens芽孢萌发的影响;并针对芽孢萌发率检测耗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定量预测不同浓度肽聚糖诱导芽孢萌发率研究。首先原始光谱经不同方式预处理,获得最佳方法为标准正态变换,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和遗传-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光谱数据降维及特征变量筛选,分别对不同浓度肽聚糖诱导芽孢S、OD600%、Ca2+-DPA%进行快速预测。结果表明:营养体肽聚糖可有效诱导芽孢萌发,而芽孢肽聚糖效果不明显。利用GA-siPLS筛选芽孢萌发特征变量的最佳特征区间分别是[3,9,11,14]、[1,7,12,15]和[7,8,12,17],其预测集R和RMSEP分别为0.8726,0.8611,0.8841和0.769,0.218%,42.34%。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IR结合GA-siPLS可定量预测肽聚糖诱导C.perfringens芽孢的萌发率,实现芽孢萌发的快速预测,为保证肉制品安全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00.
氧化是调控肉类品质的一种潜在工具,肉类蛋白氧化调控理论的完善有助于其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为了研究不同氧化体系下,牦牛肌原纤维蛋白化学修饰与功能性质之间关系,该研究分析了离子氧化体系(Iron Oxidizing System,IOS)和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 Oxidizing System,MOS)氧化体系下在特定氧化程度(蛋白羰基含量)下牦牛肌原纤维蛋白的生化特性、二级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发现,随着氧化强度的提升,牦牛肌原纤维蛋白会发生显著的巯基丧失、二硫键生成、二酪酸增加以及表面疏水性下降现象(P0.05)。当羰基浓度达到(1.51±0.13) nmol/mg以后,MOS体系的二硫键和表面疏水性变化比IOS系统更明显。此外,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α-螺旋结构比例会持续减少,而β-折叠与β-转角结够会持续增加。通过对蛋白质功能性功能性研究,还发现适当的氧化对牦牛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改善峰值和范围因氧化体系不同而有所差异,MOS的功能特性影响对氧化强度更敏感。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二硫键与溶解度、浊度、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相关性显著,二级结构大多数指标则与溶解性和浊度相关性显著。综上所述,不同氧化体系对于肌原纤维蛋白的生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MOS系统能够在较小的氧化程度下对功能特性产生改善作用,这与其同时带来的二硫键和表面疏水性更显著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