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6篇
  153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鉴别瘤胃微生物的差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DGGE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核酸变异和点突变的电泳方法,具有可靠性强、重现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可应用于瘤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7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动物肠道微生物定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6S rRNA为靶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已广泛应用于分析环境中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作者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其在动物肠道中微生物鉴定和计数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最后探讨了FISH技术的局限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LAB)、黑曲霉(AN)、热带假丝酵母(CT)、枯草芽孢杆菌(BS)与植物乳杆菌(LAP)组合对木薯渣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发酵效果最优的混合菌组合。试验以木薯渣为发酵原料,对LAB、AN、CT、BS与LAP进行不同菌种的菌液以1∶1体积比组合,共设5个不同组合,组合1:LAB+AN+CT+LAP;组合2:LAB+AN+BS+LAP;组合3:LAB+CT+BS+LAP;组合4:AN+CT+BS+LAP;组合5:LAB+AN+CT+BS+LAP;各组合分别添加1%尿素或者1%尿素+0.6%红糖,空白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对照组Ⅰ添加1%尿素;对照组Ⅱ添加1%尿素+0.6%红糖,各组均用生理盐水调制含水量为65%左右,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发酵10 d。结果表明:1)不同微生物添加剂组合发酵木薯渣对木薯渣营养成分改善效果5菌组合优于4菌组合。其中,LAB+AN+CT+BS+LAP+尿素+红糖组合发酵木薯渣效果最好,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了发酵木薯渣p H(P0.05),提高了乙酸和丙酸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为最低,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2)添加相应的菌种+尿素+红糖发酵木薯渣有利于产生丙酸。3)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尿素能显著提高木薯渣CP含量(P0.05)。4)在木薯渣发酵过程中添加尿素+红糖比只添加尿素对木薯渣营养成分改善效果好。综上所述,LAB、AN、CT、BS与LAP组合添加尿素和红糖固态发酵木薯渣,可以有效改善木薯渣品质。  相似文献   
74.
瘤胃微生物生态研究方法主要经历了微生物纯培养、混合培养、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瘤胃中提取DNA,进行PCR-16S rDNA(rRNA)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瘤胃微生物群落丰富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但由于各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人类对瘤胃微生物的全面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微生物研究方法的配合将为瘤胃微生物生态研究提供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5.
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年龄、不同生长代数杉木林地及立地条件相同的檫树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析表明,①随杉木年龄的增加,林地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量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氨化细菌数则随年龄的增力。而增加,②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檫树林地明显高于杉木林地,但各类菌的组成比例均无明显不同,③头栽杉木林地土壤的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量及氨化细菌分别是二栽林地的1.52、1.42、1.47和2.79倍,但真菌数量两类林地无差异,从各类菌所占比例来看,只有真菌比例二栽林地有增加的趋势,细菌、放线菌两类林地间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6.
新疆草地载畜能力下降,饲草不足,而农区有大量各类农作物没有很好的利用。微储饲料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草料不足的问题。在压制微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对原菌液池加以了改进,对葵花头、秆可做微储原料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77.
冬小麦秸秆不同处理饲喂肉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冬小麦秸秆经微贮、氨化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育肥试验,对照牛喂自然干麦秸。48 头供试牛(每组16 头),试验结果为:喂微贮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9kg,喂氨化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4kg,对照组头均日增重0.57k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两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 0.05)。将各组耗料(包括精料、粗料)、增重按市价进行效益分析,60 天试验期结束,微贮组平均每头获得114.00 元,氨化组平均每头获利63.13 元,对照组平均每头亏损14.36 元。冬小麦秸杆处理后饲喂肉牛效果明显。微贮法优于氨化法,成本低,易操作,饲喂效果好,在农区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8.
乳酸菌Lact.1和Lact.2降解胆固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酵菠萝、桔子中分离选育到2菌株,经鉴定为乳酸菌,将菌株接种到含有胆固醇MRS-CHOL液体培养基中,在38℃条件下,恒温培养3d后,测定胆固醇的降解率、pH值和菌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菌株都具有降解胆固醇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接种量的增加,降解率都呈现增加趋势;在基质中胆固醇浓度较低时,胆固醇降解率都逐渐增高,而当浓度不断增加时,胆固醇降解率都出现下降趋势.但2菌株之间又存在不同变化幅度.在降解过程中,pH值和菌数也相应发牛了变化。  相似文献   
79.
To elucid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et on the intestinal microbe and bile acids, we characterized the microbiota and bile acids in the hindgut content of grass carp fed on formula feed (FF group) or Sudan grass (SG group). Fusobacteria and Proteobacteria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represented in FF group than in SG group whereas Bacteroidete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abundant in SG group than in FF group. Simpson diver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F group than in SG group (t = 2.33, < 0.05). 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 was the most abundant primary bile acid in the two groups, with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1.03 ± 0.62 and 4.44 ± 1.80 ng mg?1 in SG and FF group respectively. The most abundant secondary bile acid was deoxycholic acid (DCA) in SG group and 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 in FF group, with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0.17 ± 0.06 and 2.67 ± 0.88 ng mg?1 respectively. UDCA is significantly more abundant in FF group than in SG group, and the total bile acids were higher in FF group than in SG group. Cetobacterium and Fusobacteriaceae U114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CA (r = 0.85, < 0.05 and r = 0.82, < 0.05 respectively) and UDCA (r = 0.92, < 0.01 and r = 0.92, < 0.01 respectively). However, Bacteroides wa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UDCA (r = ?0.67, < 0.05). Overall, there existed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stinal microbes and the faecal bile acids, and they were both influenced by the diet.  相似文献   
80.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