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69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从15N标记法估算微生物对宿主动物氨基酸的体内自平衡调节作用、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氮来源、影响肠道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饲粮因素及微生物氨基酸在肠道吸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消化道微生物对单胃动物氨基酸自平衡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健康兔与腹泻兔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超微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对成年健康兔与腹泻病兔的胃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进行了超微观察。发现健康兔胃粘膜表面有少量乳杆菌、球菌、酵母菌及霉菌孢子;十二指肠处有少量的小杆菌和球菌;空、结肠内有较多的杆菌、球菌等;盲肠内有较多的厌氧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梭杆菌、球菌等。而腹泻病兔的胃、空、结肠及盲肠粘膜处的正常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十二指肠处微生物数量却增多,这可能是造成兔腹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The effects of 2.5, 5.0 and 7.5 kg ha?1 of simazine, atrazine, diuron and bromacil, and 2.0, 3.0 and 4.0 kg ha?1 of terbacil on the soil microflora was studied in the soil of a plum orchard. A stimulatory effect on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 an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actinomycetes was observed under all the herbicidal treatments up to 60 days from application. Thereafter, the effect levelled off.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fungi was noticed with diuron, bromacil and terbacil, but a promotive effect with simazine and atrazine. In general, the herbicide effect lasted up to 60 days and the microbial status of the soil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sturbed at low and medium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0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蒙脱石(MMT)和枯草芽孢杆菌(BS)对产蛋鸡盲肠菌群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采用2×2双因子随机设计,选择360只29周龄健康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5 g/kg MMT(MMT组)、基础饲粮+5×108CFU/kg BS(BS组)、基础饲粮+0. 5 g/kg MMT+5×108CFU/kg BS(MMT+BS组)。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 BS组测序获得的有效序列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测序获得的优质序列较对照组均有一定增加(P>0.05)。2)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MMT组梭杆菌门相对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72),MMT+BS组迷踪菌门相对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3)。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MMT组梭杆菌属相对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72),BS组乳杆菌属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BS组和MMT+BS组巨单胞菌属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MMT+BS组梭菌属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BS显著降低了产蛋鸡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和内毒素含量(P<0.05),有降低血浆D-乳酸含量的趋势(P=0.051)。可见,MMT、BS及其联用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蛋鸡盲肠菌群的物种丰度,添加BS降低了肠道通透性。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肥育猪血浆生化和免疫指标及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120头平均体重为(62.90±2.37)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和200mg/kgBS。预试期7d,正试期63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组肥育猪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B组血浆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2)C组肥育猪血浆免疫球蛋白A含量和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3)饲粮中添加BS对肥育猪血浆和肌肉中内毒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B、C组粪便中双歧杆菌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B组粪便中巨大芽孢杆菌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C组粪便中产气荚膜梭菌相对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BS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肥育猪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优化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06.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沙葱水溶性提取物和脂溶性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况良好、体重为(37.1±0.5) kg的杜寒F1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沙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粉[10.0 g/(d·只)],脂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脂溶性提取物[2.8 g/(d·只)],水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3.4 g/(d·只)]。饲养试验共持续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的第0、30和60天晨饲后2 h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pH(P<0.05),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和其脂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丙酸浓度(P<0.05),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丁酸浓度(P<0.05)并显著降低了异丁酸的浓度(P<0.05),乙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30、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含量(P<0.05),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瘤胃液真菌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降低瘤胃液原虫含量(P<0.05)。综上,沙葱及其提取物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28头体重为(6.37±0.11) kg的28日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和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末重和1~28 d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1~14 d和1~28 d断奶仔猪料重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TP)、葡萄糖(GLU)、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UN)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可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包被丁酸钠的最适添加量为1 000 g/t。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旨在研究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数量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0.86±0.62)kg的健康"长×大"二元生长猪14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生长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生长猪饲喂由95%基础饲粮和5%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3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生长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32%(P<0.05)和12.23%(P<0.05),料重比降低了8.58%(P<0.05);2)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3)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3.44%(P<0.05)、20.51%(P<0.05)和11.01%(P<0.05);4)试验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8.85%(P<0.05)、33.31%(P<0.05)、15.85%(P<0.05)和45.86%(P<0.05),血清中尿素氮和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9.29%(P<0.05)和52.72%(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增加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9.
本试验旨在探究过瘤胃葡萄糖对围产期奶牛空肠微生物群落和黏膜代谢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10头围产期荷斯坦奶牛[4~5岁、体重(515±42)kg]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对照组和过瘤胃葡萄糖组奶牛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同时对照组每头每日给予90 g过瘤胃脂肪,过瘤胃葡萄糖组每头每日给予200 g过瘤胃葡萄糖。预试期14 d(产前第21天到产前第8天),正试期21d(产前第7天到产后第14天)。正式期结束后,将所有奶牛(10头)屠宰并取空肠食糜样品,测定其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和微生物群落;同时取空肠黏膜样品,进行代谢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过瘤胃葡萄糖有降低空肠食糜中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趋势(P=0.09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过瘤胃葡萄糖有上调空肠黏膜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量的趋势(P=0.063),有下调Toll样受体4(TLR4)(P=0.063)、白细胞介素-17A(IL 17A)(P=0.063)和白细胞介素-26(IL 26)(P=0.063)表达量的趋势,同时显著性地上调了丙酮酸羧化酶(PC)(P=0.016)、闭合蛋白(occludin)(P=0.016)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P=0.032)的表达量,显著性地下调了白细胞介素-22(IL 22)(P=0.01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P=0.01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0.032)的表达量。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过瘤胃葡萄糖显著性地增加了空肠食糜中梭菌属ⅪⅤ子集的数量(P=0.036)。由此可见,围产期奶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葡萄糖可以改善葡萄糖在机体的代谢以及提高免疫力,同时促进免疫相关有益菌梭菌属ⅪⅤ子集的定植,从而缓解围产期能量负平衡导致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旨在探讨抗性淀粉(RS)对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排便状况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合理利用RS提供依据。选用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饲喂基础饲粮,高脂组(HF组)90只饲喂高脂饲粮,7周后根据体重从HF组筛选出DIO大鼠2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分别为HF组(饲喂高脂饲粮)、高脂饲粮抗性淀粉组(HFRS组,饲喂含10%RS的高脂饲粮)、高脂饲粮抗性淀粉+硫酸葡聚糖(DS)组(HFRS+DS组,饲喂含10%RS的高脂饲粮),试验期间HFRS+DS组每天用5%DS 1 m L灌胃,其他组分别用蒸馏水1 m L灌胃,试验期5周。于第7、12周收集新鲜成形大便1 g,稀释后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检测并计数菌落总数。结果表明:1)试验第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HF组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含水率以及粪样中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颗粒数、粪样中肠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2)试验第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HF组DIO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含水率以及粪样中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颗粒数、粪样中肠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与HF组相比,HFRS组DIO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干重、粪便含水率以及粪样中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粪便颗粒数、粪样中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HFRS组相比,HFRS+DS组DIO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含水率以及粪样中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样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RS可改善DIO大鼠排便状况和高脂饲粮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