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69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30±2)日龄平均体重为(8.15±0.05)kg的莱芜黑猪断奶仔猪9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4头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任何益生菌和抗生素的基础饲粮;Ⅱ组为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肽菌素;Ⅲ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硫酸黏杆菌素;Ⅳ组为肽菌素和抗生素混用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肽菌素的同时添加200 mg/kg的喹乙醇和110 mg/kg的吉他霉素。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较Ⅰ、Ⅲ和Ⅳ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3.16%、15.77%和10.66%(P0.05),F/G分别显著降低了8.54%、12.10%和6.50%(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和Ⅳ组均显著降低了仔猪腹泻率(P0.05)。2)与Ⅰ和Ⅲ组相比,Ⅱ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12.13%、24.76%和14.60%、12.45%,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提高了49.73%、37.50%和61.05%、46.67%,且差异均显著(P0.05)。3)与Ⅰ和Ⅲ组相比,Ⅱ组显著降低了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的p H(P0.05),且显著提高了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由此可知,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1.0‰复合微生态制剂肽菌素可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强仔猪免疫力,降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p H,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82.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effects of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A. tabescen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immune response and microflora in early‐weaned pigs when used as feed additive. A. tabescens mycelia were added to basal diets at concentrations of 0%, 0.1%, 0.3% or 0.9% (w/w). A total of 144 commercial cross‐bred pigle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one of these four diets and fed for 30 days.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early‐weaned piglets displayed improvement with diets containing 0.1% and 0.3% dried mycelia powder from A. tabescens. Supplementing with 0.1% or 0.3% A. tabescens mycelia induced a 2.6‐ and three‐fold increase in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sIgA) content in the jejunal mucosa, respectively, but had only a marginal effect on sIgA in the ileal mucosa.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2, interferon‐γ,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 the jejunal mucosa were elevated with A. tabescens mycelia administration. Increased amounts of Lactobacillus spp. and Bifidobacterium spp. in the jejunum, and decreased amounts of Escherichia coli in the jejunum and ileum were observed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tabescens‐containing diet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 tabescens had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early‐weaned pigs.  相似文献   
83.
辐照对瓜实蝇遗传区性品系成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辐照对瓜实蝇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影响,以100 Gy137Cs辐照来自瓜实蝇遗传区性品系(GSS)的5、8、11和13日龄的雌、雄成虫,并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别对其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瓜实蝇雌雄成虫的肠道中存在19个主要的菌属,包括17个属名已知,1个属名未知和1个属不可培养。其中,17个已知属分别属于4个细菌门,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总量的50%~98%)、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总量的2%~4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总量的1%~16%)和1个至今微生物界还未确定的稀少菌门(unclassified rare phyla)(总量1%)。此外,辐照降低了瓜实蝇肠道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以及优势菌的丰富度,且这种影响与瓜实蝇的性别和成虫日龄无关。本研究结果为评估和修复辐照对瓜实蝇的损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4.
秸秆自然降解过程中优势菌群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新  王志学  于淼  冯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9-20,55
[目的]筛选降解秸秆的优势菌。[方法]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秸秆在土壤中的状态,观测不同时期秸秆上微生物的变化及不同土层中碱解氮和总糖含量的变化。[结果]秸秆降解40d时,优势菌中真菌所占比例较大,降解60d时,细菌优势菌所占比例较大,其中菌株j-15、14和木霉12的数量占优势;第2层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第3和第6层,表层和底层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少;表层土壤中真菌种类较多,第2和第3层土壤中木霉占绝对优势,其他菌层以毛霉为主。[结论]第3层土壤中优势菌较多,碱解氮和总糖含量最高;分离出的细菌以球菌为主,真菌以木霉为主。  相似文献   
85.
在繁育场和家庭两种饲养模式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伴侣猫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的差异,以期探索饲养模式对猫肠道菌群的影响规律,为优化繁育场饲养管理提供参考指标.选择品种和年龄范围相近的17只繁育场饲养健康伴侣猫和14只家庭饲养健康伴侣猫,分别采集一次新鲜的猫粪便样本,进行16SrRNA肠道菌群的检测.结果显示:在门水...  相似文献   
8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黄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回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肉鸡5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空白对照组)、0.1%、0.2%、0.4%黄芩以及1.0%抗生素(阳性对照组),试验期6周,测定1~21 d、22~42 d、1~42 d的日增重、料重比、免疫器官指数和回盲肠中乳酸菌和肠杆菌数量。结果表明,1~21 d时,各处理组日增重较空白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其中处理2增加显著(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胸腺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盲肠乳酸菌数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回肠中乳酸菌数量有增加趋势。22~42 d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日增重、免疫器官指数及回盲肠中乳酸菌和肠杆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黄芩在1~21 d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肉鸡生长,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其中添加0.2%黄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7.
丁香抑菌提取物对甜椒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梦颖  石明生  焦镭 《北方园艺》2010,(14):177-178
研究了丁香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并用丁香提取物对甜椒进行涂被保鲜试验。结果表明:丁香提取物可降低甜椒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减少水分散失,处理青椒比对照甜椒保持较高的好果率。  相似文献   
88.
为分析热应激环境下育成鸡肠道菌群以及黏膜结构的变化,揭示热应激下家禽肠道中正常菌群定植与黏膜结构变化的相关性,选取健康状况相似的10周龄日照琅琊鸡96只,设适温对照组((24±1)℃,Ⅰ)和高温组((38±1)℃),随机分在2个人工环境气候舱中饲养,试验期为14d。采用16SrDNA PCR-DGGE技术,分析热应激处理后1d(Ⅱ)、7d(Ⅲ)和14d(Ⅳ)时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部位内容物细菌群落多样性以及组织黏膜形态变化、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结果表明:热应激持续时间越长,对回肠部位菌群影响越大,Ⅲ组十二指肠与回肠部位优势细菌菌群组成分离明显;Ⅳ组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部位优势细菌菌群组成具有明显差异。不同热应激时段在空肠部位可检测到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螺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lis)、Plebeius杆菌属细菌(Bacteroides plebeius strain)和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而回肠部位可检测到拟杆菌属(Bacteroidetes)和不可培养的细菌等;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宽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肠段的绒毛长度均明显下降,其中回肠绒毛长度减少最为显著(P0.05);十二指肠、空肠隐窝深度及V/C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各肠段肠壁厚度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Ⅲ组空肠和回肠内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回肠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热应激对育成鸡各肠段细菌菌群组成的影响很大,并且黏膜组织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破坏消化道菌群平衡,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89.
金针菇菇脚对肉鸡盲肠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对肉鸡盲肠菌群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1d健康AA肉鸡27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5个处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5mg/kg黄霉素)和3个FVS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4%和6%FVS)。在21和42d,每个重复选择3只屠宰,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PCR扩增16srDNA V3区,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GGE)及条带的克隆测序分析盲肠细菌群的变化,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分析各试验组的多样性和相似性。用气相色谱仪检测盲肠中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空白组相比,21和42d各FVS添加组条带数均高于空白组,且6%FVS添加组条带数显著升高(P0.05);2)与空白组相比,21和42d各FVS添加组聚类在一起,相似性系数均较高;3)21和42d,共性条带盲肠优势细菌主要是扭链胃球菌[Ruminococcus]torques、厌氧发酵产氢细菌Acetanaerobacterium elongatum、甲酸芽殖菌Gemmiger formicilis、热产琥珀酸梭菌[Clostridium]thermosuccinogenes、拟杆菌属Bacteroides sp.;而特异性条带主要是产丁酸菌Oscillibacter ruminantium、柔嫩梭菌[Clostridium]leptum、Stomatobaculum longum、解多糖梭菌[Clostridium]polysaccharolyticum、产乙醇杆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strain YUAN-3、产丁酸盐罗氏菌Roseburia hominis、解纤维素梭菌[Clostridium]cellulolyticum strain、乳酸发酵梭菌[Clostridium]lactatifermentans等。4)与空白组相比,21和42d6%FVS添加组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在肉鸡日粮中添加FVS可显著提高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FVS可被有效利用产生降解多糖、纤维素和产酸的细菌,显著提高了短链脂肪酸的量,改善肠道菌的繁殖环境,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结构,促进肉鸡健康生长。其中以6%FVS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粉对胡须鸡饲养后期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用95日龄岭南黄Ⅲ号胡须鸡392只,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5%、10%、20%桑叶粉组,5%、10%、20%发酵桑叶粉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7公7母)。预试期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除10%桑叶粉组外,其余各试验组鸡半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10%发酵桑叶粉组鸡全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20%发酵桑叶粉及10%桑叶粉组鸡全净膛率极显著降低(P<0.01);饲喂5%发酵桑叶粉或20%桑叶粉使胡须鸡腿肌率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胸肌剪切力和桑叶粉各组腿肌剪切力值均有所下降,但只有10%桑叶粉组胸肌剪切力值显著下降(P<0.05);20%桑叶粉组腿肌pH45 min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腿肌b*值均有所降低,其中20%桑叶粉组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5%、10%桑叶粉组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盲肠乳酸菌与大肠杆菌比值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桑叶粉可在胡须鸡生长后期日粮中添加至10%,发酵桑叶粉可添加至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