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2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林业   735篇
农学   645篇
基础科学   444篇
  849篇
综合类   3285篇
农作物   242篇
水产渔业   270篇
畜牧兽医   1774篇
园艺   210篇
植物保护   29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彭习亮  马成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08-8710,8776
乳酸菌赋予发酵食品较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因此在发酵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52.
Maintaining and optimising the intestinal barrier (IB) function in poultr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health and performance of the birds. As a key aspect of the IB,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P)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complex junctional proteins called tight junction proteins (TJ) that link enterocytes together. The disruption of TJ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gut leakage with possible subsequent implications for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compromised health and performance of the birds. Despite considerable data being available for other species, research on IP in broiler chickens and in general avian species is still an understudied topi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IP in broiler chickens with consideration given to pract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IP, current assessment methods, markers and nutritional modulation of IP. Several experimental models to induce gut leakage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pathogens, rye-based diets, feed deprivation and stress-inducing agents such as exogenous glucocorticoids and heat stress. Although various markers including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dextran, expression of TJ an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have been widely utilized to study IP,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 number of excreta biomarkers to evaluate intestinal integrity, in particular non-invasive IP. Although the research on various nutrients and feed additives to potentially modulate IP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the most promising outcomes are anticipated for probiotics, prebiotics, amino acids and those feed ingredients, nutrients and additives with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Considerable research gaps are identified for the mechanistic mode of action of various nutrients to influence IP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models. The modulation of IP through various strategies (i.e. nutritional manipulation of diet) may be regarded as a new fronti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improving the health and performance of poultry particularly in an antibiotic-free produ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953.
基于“3414”的三七氮磷钾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氮磷钾肥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产量的影响,为三七种植生产推荐合理的施肥量,试验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连续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三七植株农艺性状、产量、总皂苷产量等指标,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拟合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施肥不同程度促进了三七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等农艺性状,且以适当施氮和磷的效果为最佳;二年七(二年生三七)对钾的依赖性较氮磷强,而三年七(三年生三七)对氮的依赖性最强;施氮能显著提高三七单位面积总皂苷产量,在低氮水平即可获得最高总皂苷产量,而磷、钾肥对皂苷含量及总皂苷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氮磷钾对三七产量的影响有互作效应,低磷、中钾水平利于氮肥肥效发挥,低氮、中钾水平利于磷肥肥效发挥,而低氮、中磷水平利于钾肥肥效发挥。根据三七总皂苷产量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最大化三七总皂苷产量的施肥量:二年七为N 157~164 kg·hm-2、P2O5 179~187 kg·hm-2、K2O 337~356 kg·hm-2;三年七为N 192~200 kg·hm-2,P2O5 179~187 kg·hm-2,K2O 412~435 kg·hm-2。因此,分别针对二年七和三年七,适当控制施氮量和施钾量,增加施磷量,将三者进行合理配比,对提高单位面积三七总皂苷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4.
概括了CRISPR/Cas9系统的结构及作用原理,分析了该系统的不足,重点阐述了该技术在林木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并对CRISPR/Cas9系统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5.
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进行比较和优选,为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的应用及提高预报精度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河流域黑石关、龙门、民和水文站年径流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预测进行趋势分析、逐步回归进行周期分析,两者耦合建立灰色-逐步回归周期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均生函数的周期性基函数,耦合建立均生函数-逐步回归模型;利用灰色-逐步回归中的趋势项和周期项作为预报因子,建立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利用前4年的实测径流数据预报当年径流,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信息熵原理进行站点模型的综合评价和优选。【结果】建模期除黑石关水文站BP神经网络模型外,各站点拟合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1.0%,合格率均大于90%。验证期除民和水文站灰色-逐步回归周期模型外,各站点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0%,合格率等于或大于80%,满足精度要求。【结论】均生函数-逐步回归径流预报模型可作为黑石关水文站的优选模型,BP神经网络径流预报模型可作为龙门和民和水文站的优选模型。  相似文献   
956.
【目的】国家对牧区金融发展的支持,以及牧户对资金周转的需求使得牧区贷款较为普遍。贷款 意味着牧户需要有还本付息的能力,因此,评价牧户的偿债能力,能为国家改善牧区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描述性统计法对当前牧户借贷情况以及锡林郭勒盟整体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理论和现状分析。 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演绎推理牧户的现金流和收益函数来评价牧户的偿债能力。【结果】牧区的还本能力 较低,其付息能力相对较高。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不对等,降低了牧户的偿债能力。2015—2017 年实际牲畜出栏 数量均小于收支均衡时的出栏量,牧户产生的利润为零,牧户处于亏损状态,牧户的偿债能力比较弱。【结论】 对养畜规模或出栏规模较大的牧户可以适度增加借贷额度,反之,应减少借贷额度;金融机构放贷期限应该灵 活变动;建议政府对牧户有外部的资金支持,适时补贴,缓解牧户的借贷压力,增强其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957.
试验旨在研究由金银花、黄连、蒲公英等药材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青脚麻鸡法氏囊组织结构、抗氧化功能、细胞因子和抗体分泌及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CNA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00羽青脚麻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试验Ⅰ-Ⅲ组(分别添加0.5%、1.0%和1.5%中草药复方制剂),每组5个重复(n=20),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28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增加青脚麻鸡法氏囊细胞因子(IL-2和IFN-γ)、IBDV抗体和GSH-Px含量及PCNA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56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增加青脚麻鸡法氏囊IFN-γ、IBDV抗体和GSH-Px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P0.05)。显微观察可见,28和56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显著增加法氏囊小叶和淋巴小结面积(P0.05),降低法氏囊Caspas-3阳性细胞数量,说明日粮中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对法氏囊组织结构及免疫抗氧化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对法氏囊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调控作用。文章分别从分子和组织水平揭示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青脚麻鸡法氏囊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新型中草药复方制剂研发及其在青脚麻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8.
以撂荒地作为对照,通过野外采样、定点观测、室内试验,研究了山西省太谷县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态效应是不同的,刺槐+山桃>刺槐>山桃林>撂荒地;刺槐+山桃、刺槐、山桃林负氧离子浓度分别为2019、1893、1738个/cm^3,是撂荒地的1.86倍;负氧离子寿命分别为17.35、16.28、14.94 min,是撂荒地的1.96倍;PM2.5浓度分别为59.07、65.77、73.36μg/m^3,是撂荒地的0.65倍;土壤容重分别为1.15、1.17、1.19 g/cm^3,是撂荒地的0.80倍;土壤总孔隙度分别为49.60%、48.94%、47.57%,是撂荒地的1.24倍;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7.16%、6.77%、6.17%,是撂荒地的1.43倍;土壤有机质分别为2.93%、2.71%、2.53%,是撂荒地的1.42倍,土壤表层日较差分别为11.63、11.77、11.85℃,是撂荒地的0.80倍。  相似文献   
959.
针对甘蔗智能切种机作业过程中背景杂乱导致茎节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5的一种甘蔗茎节识别方法。采用跨层级连接的方式优化颈部结构,增强不同层级间的信息融合能力;同时改进模型损失函数,一方面引入EIoU损失函数代替原始CIoU损失函数,提高边界框回归精度,另一方面利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替换交叉熵损失函数,解决正负样本比例不均衡问题;最后引入Ghost模块轻量化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相较于原模型,平均精度值提高了1.4个百分点,达97.80%,单张检测时间为16.9ms,模型大小仅11.40 Mb,实现了在不同杂乱程度场景下的甘蔗茎节识别,降低了切种时背景杂乱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0.
林源 《农机化研究》2019,(4):223-227
为不断提升自动打捆机的使用寿命与作业效率,从数控技术理论角度对自动打捆机的关键自由曲面进行识别与加工优化。在充分理解打捆机结构组成与硬件控制装置的基础上,考虑加工过程残余高度机理,建立关键自由曲面理论函数与物理模型,从误差补偿、刀具路径、切削刀具、加工顺序及CNC程序编制5个方面逐一按照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并融入约束条件核心算法,进行关键自由曲面数控加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整体加工时间较常规加工方法有明显减少,由4.71min缩短至3.79min;同时,切削长度经合理的规划与计算,由1 821.59mm缩短至1 5 4 6.2 3 mm,空刀路径由2 4 5.3 2 mm缩短至8 6.1 2 mm,加工效率约提升1 2%,关键曲面数控加工优化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