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37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胃肠炎是家畜生长中的常见病和高发病,牛具有很高的发病率。造成胃肠炎发生的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到位、饲料营养价值较差,饲料不足,牛出现营养不良,身体抵抗能力下降,使消化机能变差,进入消化道中的饲料不能很好的吸收,肠鸣音大,饲料随着肠道的蠕动排出体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身体脱水、生长发育不良。由于牛胃肠炎的发生机理还不明确,病因比较复杂,在疾病诊治期间应尝试明确实际的发病愿意,对动物进行对症防治,确保牛健康生长。该文主要论述牛胃肠炎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2.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are generally soilborne pathogens that attack plants and cause economic losses in many crops. The infested plants show nonspecific symptoms or, often, are symptomless; therefore, diagnosis is performed by taking soil and root tissue samples. Here, we show that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infrared spectra 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can be used to detect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 infestations before symptoms become visible, using leaves instead of roots and soil as samples. We found that tomato and guava plants infested with Meloidogyne enterorlobii produced different spectral patterns compared to uninfested plants. Using partial spectra from 1,450 to 900/cm as the "fingerprint reg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after 5 (tomatoes) or 8 weeks (guava), plants with no visible symptoms of infestations were positively diagnosed. To improve the early detection response, we us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ling.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was used to obtain more robust, accurate models. The SVM model contained 34 support vectors, 17 for each level.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was >97% and the total accura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demonstrating the absence of chance prediction. The best prediction of infestation was obtained at the second and fourth weeks for tomatoes and guavas, respectively, reducing the diagnostic time by half.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reduces the processing time from field to laboratory and shows enormous advantages by avoiding root and soil sampling.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郁金散加减方对长白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效果,从张家口顺德猪场选取患有传染性胃肠炎的成年长白猪20头,随机分为郁金散加减方低剂量组、郁金散加减方高剂量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头。郁金散加减方组每天灌服郁金散方剂,早晚各1次,低、高剂量组分别按6、7mL/kg体重给药;西药组每天灌服金刚乙胺,颈部皮下注射氟苯尼考,早晚各1次;对照组正常饲喂,不给药。7d后观察临床症状和生长性能,测定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免疫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郁金散加减方组和西药组病猪反应灵敏,体温正常,进食量增加,粪便恢复正常。低、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治愈率分别为80%、90%和60%,郁金散加减方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能极显著提高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3个给药组均能极显著降低血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和白细胞数量(WBC)(P<0.01),极显著提高血清钾(K)、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但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剂量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西药组和对照组(P<0.01)。表明郁金散加减方对长白猪传染性胃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郁金散加减方高剂量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4.
云南省寄生蜂天敌资源十分丰富。从多年采集的松毛虫和褐点粉灯蛾中共育出35 种寄生蜂天敌。其中姬蜂科17 种, 茧蜂科3 种, 小蜂总科15 种。寄生于褐点粉灯蛾的初寄生蜂和次寄生蜂以及松毛虫的次寄生蜂如胶虫旋小蜂等在国内尚未记录过。除分科列出名录外, 还对其中8 个疑难种, 作了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75.
白蜡虫种虫生产中“三红三黑”原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在白蜡虫种虫生产上经常出现“三红三黑”现象,造成白蜡产量极不稳定。作者经近20a的调查研究认为:白蜡生产出现这一现象,不是干热风,9 ̄10月阴雨、雾淞、寄主树不合理利用等因素造成的,而是白蜡虫的天敌昆虫,主要是寄生蜂消长危害结果。白蜡虫的寄生蜂有5科14种,可在雌雄白蜡虫体内互相寄生,9 ̄10月份寄生蜂危害达高峰期,致使大量雌虫死亡变黑;危害轻时,种虫红润,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76.
通过组建前裂长管茧蜂的实验种群生殖力生命表,结果表明,前裂长管茧蜂羽化后有1~3 d不等的产卵前期,生殖活动的高峰期出现在羽化后的4~10 d,单日寄生桔小实蝇幼虫量不超过20头,平均每头雌蜂约能繁育125个后代.种群中以雌性个体为主;雌雄比例接近2:1.世代净增殖力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44.44和0.158 1.田间放蜂试验结果表明,当按1:1、1:5及1:10的蜂虫比释放时,15 d后的寄生率分别为36.01%、12.50%和5.18%,但随后寄生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7.
为明确田间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索线虫科线虫的寄生动态及防控效果,于2013—2015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通过田间调查和线虫罩笼法研究了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寄生动态以及优势种长沙多索线虫Agamermis changshaensis Bao,Luo et Luo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长沙市,索线虫科线虫寄生白背飞虱始见期为6月底至7月初,1个月后出现高峰期,基本与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同步;对褐飞虱寄生高峰期早稻多发生在7月中下旬,而晚稻在8月底至9月中旬。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雌虫、高龄若虫和雄虫最高寄生率分别为16.95%、14.81%和7.69%;而对褐飞虱雌虫、高龄若虫和雄虫最高寄生率分别为43.33%、20.93%和11.63%。2014年和2015年罩笼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45 d长沙多索线虫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分别为36.11%和33.19%。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多索线虫可以作为水稻稻飞虱绿色防控的一种重要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78.
福建柳杉毛虫的七种寄生蝇形态记述和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杉毛虫是一种严重为害柳杉的食叶害虫,探明柳杉毛虫的寄生蝇种类,将为该虫优势天敌的筛选提供更多的选择。本研究从野外采集柳杉毛虫幼虫并带回室内饲养,出蛆化蛹,羽化获得不同种类的寄生蝇。对获得的寄生蝇进行分类、鉴定,并描述其系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寄主。调查发现,柳杉毛虫的寄生蝇由多到少依次为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Walker),瘦钩鬃麻蝇Sarcophaga(Sarcorohdendorfia)gracilior(Chen),黑角狭颊寄蝇Carcelia(s.str.)nigrantennata Chao et Liang,松毛虫狭颊寄蝇C.(s.str.)matsukarehae(Shima),星毛虫狭颊寄蝇C.(s.str.)illiberisi Chao et Liang,拟庸赘寄蝇Drino(Palexorista)inconspicuoides(Baranov),羚足鬃麻蝇S.(Sarcorohdendorfia)antilope B#x00F6;ttcher,共7种,其中蚕饰腹寄蝇、瘦钩鬃麻蝇、黑角狭颊寄蝇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多,寄生率较高,分别为7.44%、7.37%、5.48%,被认为是优势种;且拟庸赘寄蝇为福建新分布记录;柳杉毛虫是黑角狭颊寄蝇、星毛虫狭颊寄蝇、拟庸赘寄蝇的新寄主;还发现2种重寄生蜂寄生于寄生蝇。记述柳杉毛虫的7种寄生蝇形态特征,有助于今后识别其天敌昆虫,研究害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评价寄生蝇种群对维护柳杉林分生态系统稳定和防控柳杉毛虫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小麦条锈病菌新菌系G22-9(CYR34)和G22-14流行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小麦条锈病菌新菌系G22-9(CYR34)和G22-14的未来流行趋势,科学指导小麦抗病育种及条锈病治理,采用常规鉴定法于2009—2016年对甘肃省2 330份小麦条锈病菌标样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及消长动态监测,并对G22-9(CYR34)和G22-14的致病性及寄生适合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新菌系G22-9(CYR34)和G22-14在甘肃省的出现频率加快,已从2009年的0分别上升到2016年的34.85%和6.43%,其中G22-9(CYR34)已发展为甘肃省第1位流行生理小种。与主流生理小种CYR32和CYR33相比较,G22-9(CYR34)和G22-14具有毒性谱宽、致病力强、寄生适合度高、哺育品种多等特点。建议在甘肃省特别是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麦区,针对新菌系的出现,及时调整小麦品种布局及育种目标,以持续控制条锈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