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85篇
农学   239篇
基础科学   39篇
  120篇
综合类   82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53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梨花粉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阿克苏地区和酒泉地区主栽的香梨及其常用授粉品种以及部分香梨杂种后代(只见于阿克苏地区)的花粉量做了连续2-3年的重复调查。结果表明:10个常规梨品种(含1个野生杜梨)的花粉量平均值为5856,与正常发育类型的杂交株系相当(其花粉量均值为6229),远高于少粒空壳型的杂交株系(其平均花粉量只有1857);各品种(株系)花偻量年度差异十分明显,变异率从0.29%-141.4%不等;常规梨品种的花粉量年度变异率明显低于杂交株系中花粉正常发育类型,研究表明品种(株系)基因是控制花粉量的主导因子,营养条件、激素失调常影响小孢子的形成与发育。  相似文献   
132.
在"公司 基地 农户"的雪梨生产联结关系的基础上,实行了"二次分配"机制,有效地协调了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者与销售者的经营风险,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水平,推进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明确低O2/高CO2对玉露香梨贮藏期保绿效果及品质维持的效果,为生产上延长‘玉露香’梨贮藏寿命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 分别将商业成熟的‘玉露香’梨进行1.0 μL·L-1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1% O2、3% CO2气调(controlled atmosphere,CA)贮藏以及1.0 μL·L-1 1-MCP结合1% O2、3% CO2气调贮藏,以普通冷藏为对照,分别于贮藏210和240 d及货架7 d时,测定果皮颜色、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等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果实乙醇、乙醛含量以及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调查并计算果柄、果心褐变指数。结果 与普通冷藏相比,1-MCP、CA以及CA+1-MCP均可使‘玉露香’梨果实外观保持较好的绿色,有效减轻果面油腻化程度,在冷藏240 d及240+7 d货架时,CA+1-MCP对果皮绿色维持及油腻化控制效果更明显。1-MCP和CA均可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下降,CA可抑制果心和果柄褐变,但CA降低了果实抗坏血酸含量,CA+1-MCP减缓了CA对果实抗坏血酸的破坏作用。CA+1-MCP对乙醇和乙醛的抑制作用在贮藏240 d时效果更明显,且20 mg·L-1的乙醇含量在‘玉露香’梨耐受阈值以下。CA+1-MCP和1-MCP对果实乙烯释放量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240 d时,CA+1-MCP和CA对果实呼吸强度的抑制效果好于1-MCP。结论 ‘玉露香’梨较耐低O2和高CO2,CA+1-MCP对‘玉露香’梨的保鲜效果体现在210 d以后。因此,冷藏期在210 d以内,采用1.0 μL·L-1的1-MCP处理;而冷藏期210 d以上,则需1% O2、3% CO2的低O2/高CO2的CA结合1.0 μL·L-1的1-MCP处理,可保持果实较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34.
为探究梨果皮挥发性物质和感官属性之间的潜在联系,为梨的风味品质育种和采后贮藏等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雪花梨(P. bretschneideri)及黄冠梨(P. bretschneideri)果皮挥发性物质;组建15人的感官评价小组对3个品种梨果实香气品质进行快闪剖面分析;并进行感官评分与挥发性物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种梨果实中分别检测到50、48和37种挥发性物质,且均以醛类、萜烯类和脂肪酸类为主,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5%左右;库尔勒香梨以脂肪酸类及醛类含量占优,雪花梨以萜烯类含量占优,黄冠梨中各类物质含量均为最低。3个品种梨果实中属性强度最高的均为果香,属性强度最低的则为酸味;库尔勒香梨中,仅甜香属性显著高于雪花梨,而除莲雾味外的其他香气属性均显著高于黄冠梨。感官评分与挥发性物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戊二酸二甲酯、丁香酚、2-十一烯醛、2-乙基-3-羟基己基-2-甲基丙酸酯、3-亚甲基-1-氧代螺环[4.5]癸-2-酮等8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与花香、青草香和果香等多种感官属性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感官评价和代谢物的关联分析有助于解析影响梨果实风味的关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5.
为了解低温及外源水分对中国梨木虱耐寒性及存活率的影响,测定冬型梨木虱不同月份中过冷却点、结冰点变化及有无外源水分条件下的低温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冬型梨木虱月平均过冷却点为-13 ℃~-20 ℃、结冰点为-12 ℃~-15 ℃,不同月份间过冷却点与结冰点变化明显。低温条件下,冬型梨木虱的死亡率随处理时长的增加而提高。无外源水分条件下-10 ℃、-15 ℃、-20 ℃的低温致死中时分别是 159.60 h、37.57 h、6.57 h,-25 ℃为其存活的下限低温;有外源水分条件下,其低温存活能力明显下降, -10 ℃、-15 ℃、-20 ℃的致死中时分别为5.09 h、 0.69 h、0.78 h,低于过冷却点温度为其存活的下限低温。可见:中国梨木虱是一种耐寒能力较高的昆虫,外源水分可明显降低其低温存活能力,基于此,低温来临时可通过喷水防治冬型梨木虱。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解决库尔勒香梨叶片营养诊断中"铁素黄化悖论"问题,测定了库尔勒香梨正常绿叶和失绿黄化叶片的全铁、有效铁和质外体铁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全铁和有效铁的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梨叶片产生缺铁黄化的直接原因是缺乏有效铁;缺铁黄化的叶片有时全铁含量相比于正常绿叶并不低;以叶面积为底数来表征香梨叶片铁含量,可以消除"黄化悖论"迷局;香梨叶片中铁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质外体中占58%~64%。  相似文献   
137.
为了避免黄冠梨果实在低温贮藏(0 ℃左右)条件下果皮褐变的发生,该研究采用5、20和100 μL/L外源乙烯对黄冠梨进行贮前处理,以0 ℃贮藏下无外源乙烯处理作为对照组,以采后恒温至30 ℃、逐步降温至0 ℃处理作为程序降温组。通过外源乙烯处理组与对照及程序降温组的对比,探讨采后外源乙烯处理对黄冠梨果皮褐变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乙烯处理均能完全抑制褐变的发生,且表皮无伤害,而程序降温组的发病指数为10%,对照组则高达37.6%。货架期结束时(6 d)外源乙烯处理组的果实硬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外源乙烯各处理组果实含水率均高于对照及程序降温组(P < 0.05),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发现对照组自由水含量最高,5和100 μL/L外源乙烯处理组自由水含量较低。与对照组和程序降温组比较,外源乙烯处理对黄冠梨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等果实品质指标都能起到提高或者维持的效果,其中5 μL/L处理浓度的效果较优。研究结果表明,贮前外源乙烯处理是一种既能抑制黄冠梨果皮褐变又能保持果实货架期品质的高效、简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8.
梨斑点病田间病情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四定”跟踪观察方法对梨树新病害梨斑点病田间叶部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相关影响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梨斑点病田间叶部症状表现斑点小,群体数量大,叶面、叶脉、叶柄均可发生,发病中后期全叶呈黄绿相间黄化脱落;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发生重,反之则轻;品种依发病程度不同可明显分为轻、较轻、中等、重等类型,其中‘蜜雪梨’、‘明福’、‘黄花’、‘清香’ 等品种发病轻,发病程度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随坡段自下而上呈由重向轻的变化趋势,且位于梨园边行的植株发病较轻;综合管理水平高、树势长势稳健的梨园发病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39.
臭氧对‘鸭梨’等3种梨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鸭梨’、‘雪花梨’和‘黄冠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臭氧对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使‘鸭梨’和‘雪花梨’贮藏期变短,臭氧浓度越大,‘鸭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得越快,果面软化现象发生得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雪花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使其果点变黑,浓度越大,发生时间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黄冠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鸡爪病、黑心病的发病率及烂果率,60 mg/m3臭氧处理的‘黄冠梨’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0.
不同结果部位对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套袋和不套袋栖霞大香水梨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不同结果部位对梨果实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结果部位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套袋树外围东部果实香气物质种类最多,为35种,含量最高,为4 076.01 ng/g,外围北侧香气物质种类最少,为24种,内膛下部果实香气物质含量最低,为421.22 ng/g。不套袋树外围南面的果实香气物质种类最多,为42种,含量最高,为10 001.14 ng/g,外围北面果实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少、含量最低,分别为24种和357.08 n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