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8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篇
  22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转基因玉米CM8101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转基因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建立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定性检测方法。根据CM8101转基因玉米插入序列信息,于3′端侧翼序列处设计PCR引物。通过扩增体系优化、特异性测试、灵敏度测试、稳定性测试等技术参数的测试建立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定性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本特异性检测方法各项参数符合相关转基因分子检测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品系特异性,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0.1%。CM8101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系,本方法为品系和其衍生产品的鉴定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2.
江苏与云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0对SRAP引物对来自江苏和云南的共82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并进一步分别对2省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82个供试菌株在相似性系数为0.83时共被划出28个遗传宗谱;其中江苏群体分布于其中的13个宗谱,其宗谱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和0.74。云南群体则分布于其余的15个宗谱,其宗谱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依次为37.5%和0.89。由此可见,江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远不及云南群体的丰富。值得关注的是,在28个宗谱中并没有一个宗谱是由2个群体共同组成的。由此推测,江苏与云南2个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特异性或异质性。换言之,从两个群体的进化的角度来说,它们是2个相互独立进化而来的群体。这就意味着,在两省之间开展抗性育种以及品种交流等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3.
猪细环病毒(Torque teno sus virus,TTSu V)是一种无囊膜,单链的DNA病毒,存在猪细环病毒1型和猪细环病毒2型2个亚型。为建立一种新型快速的TTSu V1检测方法。针对TTSu V1保守的非编码区域(untranslated regions,UTR)设计2对LAMP引物,并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调整,建立了TTSu V1 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62℃1 h,病毒最低检出限可达9.2 copies/μL,特异性良好。LAMP反应是一种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于一体的的基因检测方法,有望成为快速检测TTSu V1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决目前巢式PCR法检测牡蛎样品中GII型诺如病毒时存在的非特异性扩增、假阴性等问题,本研究对NCBI数据库中在线获得的所有GII型诺如病毒序列进行系统分析,重新设计出针对GII型诺如病毒检测的通用型巢式PCR引物(NG2OF/NG2OR),并从基因型覆盖度、特异性、灵敏度和实际样品检测的稳定性几个方面对新设计的引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新引物的特异性好,只对GII型诺如病毒进行有效扩增,且不受牡蛎样品本底的影响。(2)新引物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至26.4个拷贝。(3)在对92个牡蛎样品进行检测时,新引物的阳性检出率为28.3%,比经典引物高出7.5%。因此,新建立的GII型诺如病毒巢式PCR检测方法在检测牡蛎样品时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为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5.
植物14-3-3蛋白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多基因家族蛋白,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生物中,不同的生物中则存在不同的异型体。14-3-3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调节分子,通过与磷酸化的目标靶蛋白相结合,调节着植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包括生长发育、碳水化合物代谢、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等。此外,14-3-3蛋白通过对H -ATP酶、离子通道蛋白的作用,调控着植物细胞内外的跨膜物质运输,通过信号转导参与植物体对病原菌的防卫反应。因此,14-3-3蛋白作为植物的一种重要的调节分子,今后在农作物的品质改良和抗性育种方面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Diethylphosphono acetic acid (DPA) was used as a current hapten to generate broad specificity polyco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a group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Six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immunized with immunogens synthesized by the active ester method (AEM) or 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mide method (EDC). The titers of antisera reached 25 600 by AEM and 6 400 by EDC, respectively. Polyclonal antibodies raised against DPA were screened and selected for the competitive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CI-ELISA). A CI-ELISA for DPA was developed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3.536 ng mL^-1and an I50 value of 0.182 μg mL^-1. The assay specificity was evaluated by obtaining competitive curves for several structurally related compounds as competitors. The antiserum showed high affinities to chlorpyrifos, diazinon, omethoate, parathion-ethyl and profenofos with I50 of 0.12, 0.15, 0.21, 0.88, 0.97 and 2.5 μg mL^-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ssay could be a screening tool for quantitation and semiquantitation determination of the above former fiv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相似文献   
97.
【目的】由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田间分布和有性生殖研究提供技术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玉米大斑病菌(登录号MAT1-1:GU997138和MAT1-2:GU997137)和小斑病菌(登录号MAT1-1:X68399和MAT1-2:X68398)交配型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2种病原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特异性引物,采用单因素法对引物的退火温度以及扩增程序中延伸时间和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2种病原菌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检验。同时,对田间采集的129株玉米大斑病菌和194株玉米小斑病菌单孢菌株的交配型进行多重PCR检测,以明确建立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和设计的交配型特异引物StMAT01-2F/R、StMAT02-3F/R、ChMAT01-3F/R和ChMAT02-2F/R可分别扩增出MAT1-1、MAT1-2型菌株大小为816、132 bp(大病斑菌)与490、136 bp(小病斑菌)的特异性目的条带。25 μL多重PCR扩增体系:2×Multiplex PCR Mix 12.5 μL,引物各10 pmol,DNA模板100 ng,退火温度为57.2℃(大病斑菌)和55.0℃(小斑病菌),35个循环。该多重PCR对玉米大斑病菌MAT1-1、MAT1-2型单孢菌株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1、0.01 ng基因组DNA,而对玉米小斑病菌MAT1-1、MAT1-2交配型的检测灵敏度均为0.1 ng基因组DNA。该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特异性很强,能够很好地区分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相应的近缘种和14株其他真菌菌株。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能够准确地检出129株玉米大斑病菌和194株玉米小斑病菌的交配型,且检测结果与随机抽取的菌株杂交验证结果完全吻合。【结论】构建的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田间分布和监测及有性生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针对LMIV ATPase基因高保守区设计1套单交叉引物。以构建的ATPase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模板,对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Bst DNA聚合酶、Betaine、MgSO4、dNTP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结合一次性核酸试纸条,建立可视化检测LMIV-CPA的方法。【结果】最优引物浓度比组合为交叉引物CPF1.0μmol/L,引物F3和B3均为0.4μmol/L,探针引物B1(FAM)和B2(Biotin)均为0.8μmol/L;MgSO4浓度为6 mmol/L、Betaine浓度为0.4 mol/L、dNTP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0.256 U/μL;最佳反应...  相似文献   
99.
To study complement function in mammalian leishmanioses, we developed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the human complement system components C1q, C4, factor D, factor H, factor B, properdin, C5 and C9. Antibody specificity was determined by indirect and capture ELISA and by Western blot. In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seven antibodies recognized the cognate component on human serum-opsonized Leishmania promastigotes. Antibody reactivity was screened against promastigotes opsonized with sera of nine mammalian genera: pig, guinea pig, goat, rabbit, cat, dog, hamster, jird and rat. No antibody recognized jird epitopes on promastigotes. Anti-C4, -properdin, and -C5b reacted with the orthologous protein of all other mammals tested except cat (anti-properdin) and hamster (anti-C5b); anti-C9 only recognized the rabbit ortholog, and anti-C1q, -factor B and -factor H did not react with any of the nine orthologs. Such interspecies crossreactive antibodies can be valuable tools for analysis of mammalian complement funct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制备兔抗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高免血清,筛选固定方法、封闭液、洗涤液、抗体稀释度、抗体孵育时间等应用条件,建立一种检测化脓隐秘杆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结果表明:用冷丙酮作固定剂,10%山羊血清作封闭液,0.05%Tween–20的0.01 mol/L pH 7.4 PBS(磷酸缓冲盐溶液)作洗涤液,兔抗化脓隐秘杆菌高免血清(一抗)1∶50稀释,37℃作用2 h,羊抗兔FITC(二抗)1∶100稀释,37℃作用2 h,草酸铵结晶紫衬染菌体3 min,对纯培养物化脓隐秘杆菌检测,可见清晰的特异性荧光,能区分溶血隐秘杆菌、伪结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猪链球菌;在人工感染化脓隐秘杆菌死亡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发病山羊临床病料中均能检出化脓隐秘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