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粪便保存不同时间对球虫卵囊成熟力的影响,本实验将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在.20℃、4℃、20℃、28℃分别保存0h、24h、48h、72h,通过观察卵囊的孢子化率确定最佳保存条件。结果表明:相同保存温度条件下,保存0h、24h、48h、72h的E.tenella早熟耐药株卵囊的孢子化率依次降低。-20℃和28℃时孢子化率均未达到80%;在4℃时粪便保存24h的孢子化率达到80%以上,保存48h及以上时孢子化率极显著(P〈0.01)低于保存24h的孢子化率;在20℃时的孢子化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2.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广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单卵囊分离方法,并对一株广西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分离。方法采用电泳制胶槽来制作琼脂块进行球虫单卵囊的分离,单卵囊实验感染9只1日龄雏鸡,感染后收集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卵囊检测。纯种卵囊经口感染10只1日龄雏鸡,观测卵囊寄生部位、最短孢子化时间,以及其潜在期和排卵高峰期。结果2只雏鸡粪便中检出卵囊,单卵囊感染成功率为22%。通过对其中一株球虫的研究,根据其卵囊的形状、大小、寄生部位、潜在期、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排卵高峰期等生物特征,鉴定该株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单卵囊分离技术,可作为球虫单卵囊分离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4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比较分析了3株巨型艾美耳球虫免疫原性差异株未孢子化卵囊可溶性蛋白。结果显示,尽管所用的3株巨型艾美耳球虫在免疫原性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3株巨型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电泳图谱相似,至少有8条带,各带主次分明,其中有2条明显主带,分子量分别为42 000和39 000,还有3条较明显主带,分子量为36 000、26 000和22 900,其他可见带分别为109 800、86 900和62 800。结果表明SDS-PAGE电泳不能检测出E.maxima免疫原性差异株未孢子化卵囊可溶性蛋白的差异。  相似文献   
44.
本实验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球虫,并根据其临床病理变化、潜隐期、最短孢子化时间等指标综合判定其为柔嫩艾美耳球虫。用纯化所得球虫卵囊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柔嫩艾美耳球虫致病力较强,半数致死量为7.52×104个/只。  相似文献   
45.
黄口荔枝螺早期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口荔枝螺Thais luteostoma早期发育进行了研究,详细记录了其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发育时间与特征,并对各阶段进行显微摄像。结果表明:黄口荔枝螺卵囊高度平均为7.33mm,卵粒数量平均为165粒;黄口荔枝螺的早期发育属间接发生型,受精卵呈椭圆形,卵裂为盘状卵裂;在卵囊内,胚胎发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膜内担轮幼虫、膜内面盘幼虫;幼虫发育包括面盘幼虫、后期面盘幼虫和匍匐幼虫。从受精卵到面盘幼虫均见营养卵的存在。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观察阿德呋啉水溶剂治疗艾美耳球虫的效果,试验设5个药物试验组、阳性及阴性对照组。70只13日龄的雏鸡随机分为7组,其中药物试验组鸡只开始给药。给药24 h后,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组鸡只均接种混合的球虫孢子化卵囊(5万/羽),试验后根据抗球虫指数(ACI)判断抗球虫药的疗效。结果显示所有给药组中65 mg/kg阿德呋啉水溶剂组ACI为185.54,抗球虫效果最好,为高效抗球虫药;其余阿德呋啉试验组ACI均低于180,浓度过高抗球虫效果差;妥曲珠利试验组ACI低于120,为低效抗球虫药。试验得到了最佳的使用浓度,为球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47.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玻璃纸做材料,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了分离,实验室单卵囊感染26只鸡,在感染后5~12d,用饱和盐水漂浮集卵法进行检测,其中10只鸡检出卵囊,结果表明,该单卵囊分离技术简单易行,单卵囊感染成功率达38%,单卵囊技术的关键步骤为:(1)滴管拉的尽量细,(2)滴液尽量小,(3)要耐心观察,(4)实验鸡在0~7日龄。  相似文献   
48.
鸡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与雏鸡感染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收集到的新鲜带血鸡粪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收集鸡球虫卵囊,在装有25 g/L重铬酸钾溶液的平皿中保存,置于29℃的恒温箱中2 d~3 d,得到混合种孢子化卵囊。生理盐水稀释卵囊液至每滴1个~2个卵囊,在载玻片上用自制的毛细吸管在显微镜下吸取1个卵囊于备好的40 g/L琼脂糖薄片上,确保只有1个卵囊,用手术刀切割琼脂糖薄片并包埋卵囊,即完成单卵囊分离。将包埋好的单卵囊感染雏鸡,感染率为60%~90%。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和其交配型,14个单核菌株的酯酶同工酶以及10个单核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分析了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之间在研究的各遗传性状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在测定的38个孢子单核菌株中,交配型A有21个菌株,交配型a有17个菌株,A:a=21:17。经χ^2检验,两种交配型未出现1:1严重偏离。木耳孢子单核菌株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其交配型没有明显相关性。在14个单核菌株中,检测到10种具有不同迁移率的酯酶同工酶标记谱带。与亲本双核菌株相比,出现了5条新的谱带。10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CMC酶相对活性呈不规律分布。  相似文献   
50.
以玻璃纸做材料,用毛细吸管分离单卵囊,通过显微镜"重复"鉴定法,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进行分离.单卵囊感染20只鸡,在感染后5 d~15 d,用饱和盐水漂浮集卵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15只鸡粪便中检出卵囊,经鉴定均为所要分离的虫种(E. tenella),感染成功率为75%,准确率达100%.另外,应用改进后的玻璃纸单卵囊分离技术还成功分离到毒害、巨型、堆型、布氏、和缓和早熟艾美耳球虫的单一虫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单卵囊分离技术简单易行,感染方便,成功率和准确率都较高,而且所用材料易于获得,消毒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