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林业   433篇
农学   337篇
基础科学   3篇
  135篇
综合类   952篇
农作物   167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425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34.
Salinity tolerance of 47 wild barley genotypes and six barley cultivars was evaluated under control and salinity stress (300 mM NaCl) conditions. Shoot and root dry weight (DW), plant height, membrane stability index (MSI), relative water content, survival rate, leaf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proline contents, root and leaf Na, K, Ca and K/Na ratio, and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were measured. Salinity stress caus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MDA, proline content, Na and Ca concentrations of the roots and leaves, but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other traits. H. spontaneum genotypes were considerably less affected by the salinity than the genotypes of H. vulgare. Plant survivabilit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a concentration (r =−.66) 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af K/Na ratio (r = .67) and MSI (r = .68). Tolerance mechanisms such as ion exclusion (Na) were likely to be present in the wild barley causing K/Na homeostasis as well as the much lower root and shoot Na, resulting in the higher survival rate.  相似文献   
35.
为对野果资源的食用开发提供评价和筛选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野果资源食用开发价值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的40种可食用野果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野果资源食用开发价值的标准层指标的综合权重值为风味口感(0.2674)>营养保健(0.1245)>贮藏难度(0.0884)>结果产量(0.0733)>适应能力(0.0658)>驯化技术(0.0658)>观赏价值(0.0590)>资源储量(0.0442)=新颖程度(0.0442)>产品卖相(0.0368)=食用风险(0.0368)>繁育特性(0.0329)>采食时间(0.0314)>药用价值(0.0295)。经筛选,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南五味子(Kadsura japonica)、蓬蘽(Rubus hirsutus)等5种野果被评为I级开发利用对象;插田泡(Rubus coreanus)、木通(Akebia quinata)、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等14种野果被评为II级开发利用对象;北枳椇(Hovenia dulcis)、君迁子(Diospyros lotus)、珍珠栗(Castanea henryi)等9种野果被评为III级开发利用对象;高梁泡(Rubus lambertianus)、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等12种野果被评为IV级开发利用对象。  相似文献   
36.
中山市五桂山野菜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统计,中山市五桂山共有野菜植物44科69属81种,占全国总数的11.57%。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种子植物40科65属76种。文章分析了中山市五桂山的野菜植物资源特点,并就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湛江市地处热带北缘,背陆面海,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野生蔬菜资源,据统计共有93科210多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0种、种子植物60科153种、菌类植物10科21种、藻类植物18科26种。野生蔬菜具有抗逆性强、无污染、营养价值高和医疗保健作用等特点,湛江市的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建议扩大宣传,建立野菜生产基地和开发研究野菜系列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38.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云南省27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2014—2017年期间的相关信息。关注焦点集中于业务范围、类型、运作经费、救护设施和救护人员等反映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性质和救护能力的属性,以及体现机构成绩和救护倾向的野生动物收容、放归野外、康复饲养和调配移送数量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数据。采用WPS表格进行统计分析,以TTEST进行相关性检验,对全省各收容救护机构属性与机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能力欠缺,各级财政的经费投入不足,存在不科学放归的可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需求量大与收容救护资源有限的矛盾突出,个别机构存在收容救护意愿薄弱现象,收容救护机构的主营业务和救护能力是收容救护工作的主要驱动力。提出加大经费投入,设置收容救护人员编制,规范收容救护行为,提高收容救护技术水平,多渠道高效处置康复饲养野生动物等建议。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准噶尔盆地南部农区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了该区域野生饲用植物的科属组成及其生活型和生态型特点,并对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饲用植物34科145属214种,优势科有禾本科(38属71种)、藜科(18属22种)、菊科(15属21种)、豆科(14属19种)、苋科(8属11种)、十字花科(8属10种);生活型植物以草本植物(1~2年生124种,多年生62种)为主,占86.92%,木本植物有28种,占13.08%;生态型植物以中生为主(183种)。依据适口性可将该区野生饲用植物划分为优、良、中、低4个等级,其中优等95种、良等77种、中等36种、低等6种。营养成分丰富且适口性较好的饲用植物主要集中在禾本科(21种)、豆科(17种)和藜科(13种)。  相似文献   
40.
基于河南省尧山地区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筛选出46种夏季野生花灌木观赏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从花、叶、果、枝干4个方面,选择16项评价指标,借助Yaahp 10.3软件并根据行业专家意见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对选定的46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46种夏季野生花灌木划分为4个等级,珍珠梅、桦叶荚蒾、金银忍冬等7种植物开发潜力大,紫珠、黄蔷薇、海州常山等11种植物可适度开发利用,匍匐栒子、锦带花、缫丝花等21种植物可作为一般开发利用对象,其余7种植物可较少考虑开发利用。以期为本地区夏季野生灌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