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We analyzed the microbiota of domestic ropy fermented milk, Caspian Sea yogurt (or 'kasupikai yohguruto' in Japanese), circulated in Japan. We collected six varieties from five localities. Lactococcus ( L) lactis ssp. cremoris was isolated from all samples as the dominant strain at levels of 108−109 CFU/g. We show this strain produces a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that caus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viscosity of the product. From analysis of the RAPD pattern of 60 bacterial isolates from the six samples, we found that 59 strains from a total of 60 isolates were identical and produced this viscosity. Furthermore, PFGE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strains from each sample indicated that the isolate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subgroups. This suggests these L. lactis ssp. cremoris strains found in Caspian Sea yogurt may have been slightly mutated during subculture in Japan. In addition, Lactobacillus (L.) sakei ssp. sakei were isolated from three samples; L. plantarum , Gluconoacetobacter sacchari and Acetobacter aceti were isolated from two samples; and L. paracasei , L. kefiri , Leuconostoc ( Leu. ) mesenteroides were isolated from one sample.  相似文献   
22.
菠萝果肉酸奶配方筛选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以鲜牛奶、菠萝果肉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菠萝果肉酸奶生产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糖4%,菠萝果肉3%,琼脂0.05%,44 ℃条件下发酵3 h,获得的菠萝果肉酸奶品质最佳.另外,产品融合了酸奶和菠萝的风味,组织状态均匀,口感好,丰富了酸奶的品种.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凝固型香蕉酸奶的营养成分、加工工艺及其保健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研制希腊式酸奶,确定希腊式酸奶的最佳配方为鲜牛奶40%、白砂糖8%、脱脂奶粉:WPC为80:20、酪蛋白酸钠2‰、菌种为YO-MIXTM495;同时确定了制作希腊式酸奶的最佳水合条件为50℃、60min,发酵终点pH值控制在4.65。  相似文献   
25.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核桃碎等辅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确定对核桃发酵乳的制作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核桃酸奶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100mL牛奶和10g/100mL白砂糖→灭菌(63℃,30min)→接入5g/100mL发酵剂→35℃恒温发酵12h→加入5g核桃碎→后发酵24h(5~7℃)。利用此工艺制备的核桃酸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在0~6℃时的货架期可达10d左右。  相似文献   
26.
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抗真菌特性及其在酸奶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来源于中国传统发酵制品中乳酸菌的抑真菌特性,研究其在酸奶贮藏中的抑制霉菌效果。【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7株具有抗真菌效果的乳杆菌发酵液中苯乳酸(PLA)含量,研究PLA与乳杆菌发酵液抗真菌活性的相关性。选取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进行抑菌特性研究。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分别以2%、4%、6%、8%接种量作为辅助发酵剂添加至酸奶发酵工艺中,成品酸奶贮藏期间,监测酸奶中霉菌生长状况,检测酸奶理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乳杆菌发酵液中苯乳酸含量与其抑真菌直径间相关关系不显著。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发酵上清液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不影响其抑菌活性,而环境pH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显著,热处理可使其丧失抑菌活性。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以 2%添加量作为辅助发酵剂应用在酸奶中可抑制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生成,且对酸奶产品风味、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结论】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具有较好的抑制霉菌生长能力,应用在酸奶中具有显著的防霉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7.
以鸡蛋和鲜牛奶(或奶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在确定培养温度的前提下,通过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稳定剂的种类和数量、蛋液替代度、蛋的稀释倍数、加糖量及接种量等对酸凝蛋乳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明胶)=0.8%(或0.2%瓜尔豆胶+0.1%果胶)、w(蛋液)=40%、m(蛋液)∶m(H2O)=1∶5、w(糖)=7%、w(菌种)=3%时,酸奶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28.
以香蕉、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凝固型酸奶。结果表明:香蕉最佳护色工艺为100℃,热烫8min后加入0.2%柠檬酸、0.1%半胱氨酸及0.1%维生素C混合打浆;凝固型香蕉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乳酸菌用量5%,脱脂奶粉用量12%,香蕉浆用量6%,蔗糖用量6%。产品清香爽口、凝乳均匀、酸甜适当、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在4℃下可储存9d。通过果蝇生存试验证实,该酸奶具备延缓衰老的功效。  相似文献   
29.
研究长保质期酸乳的均质及后杀菌过程对变性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均质温度的升高,均质压力的增大,淀粉破碎逐渐增多,最佳均质温度60~63℃,均质压力15~20 MPa;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管道压力能促进淀粉的进一步膨胀,随着管道压力的增大和回流次数的增加,淀粉颗粒逐渐增大甚至破裂,最大管道压力为7 bar;随着UHT杀菌温度的逐渐提高,淀粉破碎逐渐增多,最高杀菌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30.
长保质期酸乳的工业化生产中,影响酸乳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杀菌温度及时间、搅拌细致化、灌装温度等.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杀菌温度及时间可以延长酸乳的货架期;选择贴切的细致化手段可以完善酸乳的质构,同时也有利于酸乳在杀菌时更均匀地受热,避免体系坍塌.灌装温度能够影响酸乳的黏度恢复,生产中可以根据产品设计的需求,选择灌装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