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792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1篇
  25篇
综合类   1175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4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信息素诱剂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诱捕效果,以APF-Ⅰ持久增强型诱芯和F1型诱剂2种相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复合型诱剂、以及不同类型的FJ-Ma-02型植物源引诱剂为研究材料,在林间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试验。结果表明:APF-Ⅰ型诱芯的诱捕量为F1型和FJ-Ma-02型诱剂的2.18倍和7.62倍,F1型诱剂诱捕量为FJ-Ma-02型诱剂的3.50倍,3者之间差异显著;APF-Ⅰ型诱芯的周诱捕量一直高于各处理,并且高峰期后的诱集量一直维持较高的数量,这说明,APF-Ⅰ诱集效果最好且稳定,最能反映林间天牛的种群动态。因此认为,复合型诱剂显著优于植物源引诱剂,并且APF-Ⅰ型诱芯优于F1型诱剂,建议生产上能优先选用于松墨天牛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72.
近几年周边地区时常有天牛危害,林农经常问及天牛防治方法,笔者根据工作中防治天牛的经验,对使用过且可行的方法和被害树挽救方法进行整理,个人分析其优缺点、注意事项、存在问题和适应情况,以期能为防治天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3.
咖啡虎是金银花的重要蛀茎性害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4.
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寄生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的寄生作用,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在室内测定桑天牛卵啮小蜂寄生后桑天牛卵内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桑天牛卵内的蛋白质图谱变化顺序被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寄生改变了,尤其是前3d的蛋白质条带变化比较显著,寄生1d的桑天牛卵内比未被寄生的卵内多出3条谱带,分别为200kD、170kD和150kD,到寄生2d时又一起消失了;与此同时又新出现1条小于43kD的蛋白质带,该带到第10天时仍然存在;这表明前3d是寄生作用的关键时期,出现一些特异性蛋白质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75.
为全面掌握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各虫态的发育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桑天牛卵啮小蜂的胚后发育,并采集图像。桑天牛卵啮小蜂卵期只有1 d,寄生桑天牛卵2 d时可见初孵幼虫,体小透明,卵圆形,淡黄色;寄生3~5 d时,幼虫逐渐变长呈梭状;寄生6~10 d时,体中部膨大尾部渐尖,分节明显,共13节;寄生15 d时,体色逐渐变白,体内已呈黑色;20 d时开始化蛹。雌蛹体长1.80~3.70 mm,雄蛹体长1.60~2.80 mm,预蛹乳黄色,近椭圆形。寄生30 d时,腹部、头部均变黑,触角展开,即将羽化成蜂。  相似文献   
76.
李士洪 《北方园艺》2011,(2):161-162
结合文献资料调查了锈色粒肩天牛在平顶山地区的为害情况,并分析严重发生的原因,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了做好虫情测报和周年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7.
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俗称大羊角、蛀心虫,除为害桑树外,还交叉为害杨柳、苹果、海棠、枇杷、无花果等树木。桑天牛在我国中原地区广有分布,幼虫、成虫均可造成为害。成虫将枝条咬断或将皮层咬破,幼虫钻蛀到树干之中,严重时使树干枯死。  相似文献   
78.
缪燕 《中国园艺文摘》2013,(7):52-52,60
研究发现,星天牛在江阴地区的黄山栾树上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越冬。翌年3月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底开始羽化,5~6月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上、中旬为产卵期,6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约1个月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从幼虫孵化到蛀入木质部前为防治适期,该期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9.
精准变量施药技术是精准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解决当前常用的变量施药方式存在的控制精度低、超调量大等不足,提出将天牛须搜索(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算法与常规PID控制结合形成BAS-PID控制算法,用于变量施药系统控制。首先建立施药控制系统机理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进行软件仿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BAS-PID算法的超调量为0.024 1,绝对误差为1.14%,均低于常规PID和模糊PID,控制效果更好。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了田间施药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析,BAS-PID、模糊PID以及常规PID的平均施药误差分别为0.016 L/min、0.020 L/min、0.238 L/min,平均超调量分别为0.006 L/min、0.016 L/min、0.238 L/min。BAS-PID控制算法的施药误差仅在0.01~0.02 L/min内,误差范围小,总体而言,该算法的施药误差和平均超调量都低于模糊PID和常规PID,系统应用效果好。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BAS-PID算法提高了PID算法的参数适用性,施药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改善了变量施药系统的施药效果,可为推动精准变量施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0.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本文通过比较6株不同来源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毒力,筛选出致病性最好的菌株与3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成微胶囊,比较不同微胶囊在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体表的附着力以及室内对松墨天牛的侵染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自松墨天牛感病虫体的菌株B2在生长性状和对松墨天牛的致病力上均优于其他菌株;海藻酸钠微胶囊对川硬皮肿腿蜂体表附着率达63%以及室内试验中对松墨天牛的侵染率达60%。本次研究证明了利用天敌昆虫携带病原真菌微胶囊防治蛀干害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