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72篇
  4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40篇
园艺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3对萝卜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可溶性糖、果糖、葡萄糖、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探索这些物质与萝卜育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育系叶片中可溶性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略高于保持系的,而在花蕾中则低于保持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以上3种糖变化趋势一致。而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为不育系低于保持系,但叶绿素a/b比值为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12.
以临时保持系WB51220、两用系0176A不育株、可育株0176B和皖芝1号等4份材料的叶片为研究材料,对其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对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获得的芝麻基因组DNA片段大小经电泳检测满足RAPD等遗传多样性分析要求;筛选出RAPD最佳反应体系:20滋L反应体系含有1.5 U Taq DNA聚合酶,0.25 mmoL/L dNTP,2.0 mmoL/L Mg2+,0.75滋moL/L引物;4个不同品种的叶片基因组DNA的电泳条带之间有着明显差异,他们共有的条带为1 900、1 800、1 000、900 bp;不同的是,临时保持系WB51220比两用系0176A不育株少了1个2 000 bp的条带,可育株0176B比两用系0176A不育株少了1个450 bp条带,皖芝1号比可育株0176B少了1个750 bp和1个1 200 bp的条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形成大规模生产和繁殖杂交水稻亲本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由于在亲本三系的繁殖和制种过程中,常常造成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因此其种子纯度的保持十分困难。而现有的杂交水稻亲本三系保纯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些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在繁殖、保纯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了一项新的保纯繁殖方法——两圃制保纯繁殖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省力、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其田间操作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研究纯度(86% ~96% )、栽播密度[(1~2)万窝/667m 2]和每窝栽插谷粒秧数[(1~3)粒/窝]等因素对菲优多系1 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未达5% 差异水平,其影响大小顺序为:纯度> 栽插密度> 大田栽插密度与每窝谷粒秧数互作> 每窝谷粒秧数> 纯度与大田栽插密度互作> 纯度与每窝谷粒秧数互作  相似文献   
15.
16.
向日葵导入禾本科作物DNA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守恩  陈严 《杂粮作物》2004,24(6):337-338
试验选取向日葵保持系HA89B、恢复系4433-2-1、4433-2-3和72-2-10各10株,于开花期罩上隔离网袋,当花盘上的众多小花有3/5开花时,从保持系HA89B中选2株,3个恢复系各选取1株,用各自品种的姊妹株花粉为它们授粉,5 h后,割除已授粉的柱头,分别涂抹制备好的玉米、高粱、小麦DNA溶液.3个恢复系产生的种子在下一代与原品种没有明显差别,而导入高粱、玉米DNA的2株HA89B分离出了不育株,用有正常花粉的姊妹株回交4代后,育成了比原品种含油率高3.79%的新的不育株.  相似文献   
17.
1981年在韭菜试验田自然群体中发现雄性不育株,于1986年培育成397-2A中国韭菜不育系和相应的397-2B保持系。1989年以397-2A不育系作母本,自交系352-4作父本杂交,育成中国韭菜一代杂种平韭杂1。1992-1994年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韭杂1高产,每667m^2产青韭达19540.32kg,比对照汉中冬韭增产14.92%,比791韭菜增产684%;品质较好,平均营养价值(AN  相似文献   
18.
对小麦D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D型不育系小孢子在“小液泡期”即表现出败育迹象。花粉败育过程中,小孢子液泡膜和细胞质膜断裂破碎,细胞质解体,线粒体、质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解体或退化,绒毡层持续不解体,并缺少乌氏体的分泌。小孢子细胞解体顺序为:细胞膜首先断裂,细胞质分解变稀薄,然后是核膜断裂,细胞核降解,细胞质及细胞核降解物质充满整个药室,最后核仁解体。  相似文献   
19.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4,23(10):13-15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组合川油14中发现的不育株作母本、引进英国品种Bristal作父本杂交,F1代与中油821进行复合杂交,于后代中连续选择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获得稳定的两型系ZWAB.通过对其广泛测交,筛选出能完全保持其不育性的临时保持系和完全恢复的恢复系.临保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着良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苏家秀  谭学林  徐津  李伟华  海梅荣  王婷 《作物学报》2011,37(11):2075-2084
滇I型不育系和保持系是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技术体系之一。本研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9对滇I型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及保持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 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结果表明,不育系间及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在3个叶位上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基因型间的这种显著差异为高光效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基础。同一叶位上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除SPAD值外,其他光合参数值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不育系的SPAD值显著大于保持系。叶绿素相对含量不是粳稻提高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滇I型细胞质对光合作用没有负效应;利用滇I型细胞质转育的不育系的叶绿素含量很可能有所提高。基于剑叶光合参数值对保持系及不育系的聚类,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分别分为高和较低光合速率的类型。本研究为滇I型不育系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可作为杂交粳稻高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