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为解决施肥不科学影响‘凤丹’牡丹品质产量提升的问题,以5年生‘凤丹’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分阶段控量施肥的方法,研究其对‘凤丹’牡丹光合特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均随着复合肥施入量的增加、喷施硼肥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D3B4(复合肥225 kg/hm2,硼肥0.3%)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叶片胞间CO2浓度趋势相反,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D3B4水平达到最低值。同时,在D3B4水平时,‘凤丹’的单株果荚数、果荚直径、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均达到最大值。本研究以盛花期复合肥底肥225 kg/hm2+结果初期叶喷0.3%硼肥为‘凤丹’牡丹高产的最佳施肥模式,可为‘凤丹’牡丹科学施肥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以‘凤丹’牡丹组织培养获得的增殖幼苗为材料,在含有0~5.0 mg·L-1硝酸银的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后,通过测量总酚含量、单体酚种类及其含量的变化和相关酶活性变化,确定不同浓度的硝酸银对抑制愈伤组织褐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硝酸银能明显减轻褐变,其中2.0 mg·L-1的综合效果最好且对组培苗正常生长无影响;硝酸银对组培苗褐变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单体酚有绿原酸、芦丁、香豆酸、对香豆酸、表儿茶素、二氢槲皮素。愈伤组织中总酚含量与褐变等级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褐变程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褐变程度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3.
54.
于2013年每年10月底从育苗基地移栽品质一致的3年生‘凤丹’植株,定植株行距为1 m×1 m,后期生长管理水平一致,对其栽植后进行连续两年平茬,2017年以修剪模式下3、4、5、6年生的‘凤丹’为试验材料,以栽植后平茬过一次的6年生‘凤丹’和未进行修剪6年生"凤丹"为对照组,探究幼年‘凤丹’在修剪模式下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分配情况。试图建立一个描述多个生长因子与产量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修剪模式下,随着株龄的增加各生长指标、果实各项指标、总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随之增大,根冠比随株龄增大而减小,生物量分配更多的由根系向果实转移,茎和果生物量分配逐渐增大。同株龄植株相比,修剪模式下的植株各项生长指标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p0.05);果实各项指标以修剪模式下植株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修剪模式下6年生籽粒产量能达到2 173.20 kg·hm~(-2);总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也以修剪模式下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p0.05),根冠比以修剪模式下6年生植株最小,为1.07,生物量分配能够使根系向地上部分转移较多。单株产量预测模型为Y=-314.422+102.62B+1.048H-1.093D。拟合优度R~2=0.811(式中:B.株龄;H.株高;D.冠幅;Y.单株产量)。修剪模式下能提高‘凤丹’生长指标,总生物量积累及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增加,生物量分配能更多的向果实转移,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凤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dan)叶的多酚提取率,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叶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 4个因变量,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因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其中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得到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0 U/mL、pH 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达到34.66 mg/g,与模型预测值35.10 mg/g接近。凤丹叶片提取液对DPP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06 mg/mL时达到82.15%;对·O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32 mg/mL时达到27.10%;铁氰化钾还原力在提取液浓度为10 mg/mL时,吸光度为3.41。  相似文献   
56.
为了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牡丹的丹皮酚含量,以提升‘凤丹’牡丹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本研究通过‘凤丹’牡丹,与木瓜、香椿、核桃、女贞分别间作,测定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凤丹’牡丹丹皮品质及产量,分析单作模式下的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在丹皮中所含丹皮酚含量方面,五种栽培模式下丹皮酚含量高低顺次如下:凤丹|女贞>凤丹|木瓜>凤丹单作>凤丹|核桃>凤丹|香椿,且都在花期达到最高值。除凤丹|香椿间作种植模式外,其余间作种植模式下丹皮产量均比单作低,且所有种植模式均在果熟期达到最高值。丹皮酚产量最高的种植模式是凤丹|香椿间作,最低的是凤丹|核桃,且所有种植模式均于果熟期达到最高值。凤丹’牡丹单作时,以丹皮中的丹皮酚含量最高,达到68.07 mg/g,其次为木质部、芽和果荚,而茎中的含量最低。此外,以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木质部等其他部位的产量(P<0.05)。因此,可在郑州及邻近地区采取凤丹|香椿间作栽培模式,并以丹皮为其主要药用部位,在果熟期进行采收。本研究为郑州地区凤丹栽培模式和采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明确凤丹栽培群体的表型多样性及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凤丹选育过程中的主要及次要指标。【方法】以河北地区栽植的239株凤丹实生苗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26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凤丹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及评选指标的筛选。【结果】凤丹不同单株间表型变异丰富,2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50%~57.39%,多样性指数为1.15~2.09,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果实性状的,而生长性状的多样性指数高于果实性状的;由26个表型性状构成的两两组合中,4/5以上的组合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有23个性状与单株种子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平方欧氏距离为16时,26个表型性状被聚为6类,其中,冠幅、坐果数与单株产量性状构成1个分支;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实质量、单粒质量、单角质量、单角种子质量、复果种子数和角数均能与单株种子质量构成最优的回归方程;以单株种子质量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为评价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中反映果实性状的第1主成分,筛选出了12株优良单株,并确定以单株种子质量平均值+2倍标准差为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凤丹根皮、叶和叶柄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化学成分分布,分析各器官的结构特征与主要化学成分积累和分布规律。制作根皮、叶柄和叶片的显微切片,观察其组织结构;根据三氯化铁醇溶液对牡丹酚显暗紫色,单萜类被紫外光激发呈蓝黑色进行组织化学定位分析。结果发现,牡丹酚主要分布于凤丹根的皮层、形成层、韧皮射线和筛管中,叶的栅栏组织也有分布,叶柄中不含有牡丹酚;单萜类化合物在根中主要存在韧皮薄壁细胞中,在叶中分布在上表皮与主脉四周的基本组织中,在叶柄中主要分布在髓部。表明凤丹根皮的木栓层结构特征、牡丹酚和单萜类组织化学定位结果可以作为凤丹鉴别的依据;凤丹叶栅栏组织含有酚类物质,叶柄髓部和叶基本组织中含有单萜化合物,这为叶片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油用牡丹‘凤丹’果实性状及其脂肪酸组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油用牡丹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筛选选择育种的重点选育目标,以8年生‘凤丹’牡丹为材料,根据结实量采集果实,对其单株产量、果实、籽含油率、脂肪酸成分等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平均单果质量、小果数量、平均小果质量、最大小果质量、最小小果质量、干果质量、干籽质量、干籽出仁率等与产量相关指标在高产组和低产组间差异显著,且单株产量与其余差异显著指标间均显著正相关;干籽含油率、脂肪酸成分和含量等指标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油用牡丹新品种选育中,以单株产量作为重点选育目标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  相似文献   
60.
为分析江西境内引种栽培凤丹牡丹的可行性,以安徽铜陵3年生凤丹牡丹植株为引种材料,分别在南昌经开区蛟桥镇、上饶婺源县紫阳镇、宜春上高泗溪镇、赣州宁都小布镇及萍乡芦溪宣风镇等地开展引种试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连续4a获得开花特征、籽仁经济特征和结实特征共9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南昌经开区蛟桥镇和宜春上高泗溪镇被划分为Ⅰ级,上饶婺源紫阳镇和赣州宁都小布镇为Ⅱ级,萍乡芦溪宣风镇为Ⅲ级.以上结果说明南昌和宜春虽在5个引种地中比较适宜凤丹牡丹生长,但进一步考虑试验中存在的误差和经济投入产出比,笔者认为凤丹牡丹虽能引种栽培成活,但由于与原产地生境条件差异显著,不适于大面积引种推广,只可少量引种栽培用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