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82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53篇
  298篇
综合类   870篇
农作物   60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1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普洱市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以云南普洱市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善,土壤团聚体含量、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含量、氮素含量、磷素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退耕地〉坡耕地,钾含量表现为坡耕地〉退耕地;不同模式退耕林地土壤质量的恢复具有明显差异,按改良土壤的效果排序为:思茅松+西南桦〉西南桦〉思茅松〉核桃〉桉树〉茶;以思茅松+西南桦、西南桦、思茅松或核桃为主要树种的乔灌草模式是当地退耕还林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2.
詹其厚  陈杰  周峰  黄辉 《土壤通报》2006,37(6):1041-1047
本研究基于黄淮海平原多个变性土剖面分层土壤样品的土壤理化性状分析数据,对其肥力特征、生产性能以及培肥改良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结果表明,机械组成中粘粒含量高、质地粘重、土壤结构和孔隙性差是变性土主要物理性状特征,受其影响,土壤表现出耕作性能差、蓄水能力弱、保水性能不强等特点;化学性状主要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不高、质量差,土壤氮素水平仍较低,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异加大,土壤速效钾含量缓慢降低,土壤CEC含量较高,土壤保肥性能强,但供肥性能较差等特点。这些性状特点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适耕期短,易受旱、涝(渍)灾害的危害,土壤有效养分低、营养失调,钙质结核影响土壤蓄水能力和水分运行以及作物根系生长等方面。指出:(1)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2)合理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3)改进耕作、灌溉技术,调控土壤水分状况等是培育变性土肥力质量、提高土壤生产性能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对热应激大鼠子代发育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90日龄的Sprague-Dawley大鼠52只(雌性大鼠39只,雄性13只)进行试验,交配后27只受孕雌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热应激组和GABA热应激组,仔鼠出生后1天,测定发育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新生雌鼠和雄鼠的尾长均显著降低(P<0.01);新生大鼠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所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与热应激组相比,GABA热应激组新生雌鼠(P<0.01)和雄鼠(P<0.05)的尾长均显著提高;新生大鼠的肝脏MDA含量有所降低,GSH-Px、SOD活性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结果提示GABA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孕期热应激条件下新生大鼠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64.
玉米秸秆还田对塑料大棚蔬菜连作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5.
雨滴能量和土壤改良对渗透及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雨或喷灌水滴的击溅能量可使土壤表面结皮。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土壤表面施入土壤改良剂和补充一定量的电解质可防止土壤形成结皮。作者应用箱式滴水型模拟降雨器,对雨滴击溅能和水质对入渗及侵蚀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所有处理中,入渗率(IR)、累积入渗量(降雨吸收量)随雨滴击溅能增加而减少,土壤侵蚀则随雨滴击溅能增加而增加。在土壤表面施入电解质(或PG或TW)之后,再施入聚丙烯酰胺,与未经化学处理的对照试验相比,稳渗率和累积入渗量都增加了7~8倍,且比单独施入PAM、PG或TW更有效。PAM+电解质处理与对照试验相比,减少侵蚀量1倍以上。  相似文献   
66.
山东省鲁西北平原开发试验区重盐碱荒地实施引淡水淋盐降低耕层土壤全盐量、增施有机肥减轻盐害、农田覆盖减少蒸发,种农剂和“开大沟、留大背、浇大水,沟内集中施用有机肥、NP肥”植棉法等10项农业综合技术,使耕层土壤全盐量明显下降,土壤容重减小,土壤孔隙度增大,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4.5%提高到21.0%,粮食单产出治理前的6345kg/hm^2增另以1.253万kg  相似文献   
67.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 ,研究了粉煤灰施入砂姜黑土的改良效果及Cd、Cr、Pb、Hg和As等重金属元素在小麦各部位的积累与分布。结果表明 :粉煤灰施入砂姜黑土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比重及土壤粘粒含量 ,增加孔隙和土壤渗透系数。被吸收的重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根系中 ,其次是叶片 ,在茎杆、叶鞘及籽粒中的分布极少。根系对Cd和As具有富集作用 ;籽粒中Cd、Cr、Pb、As随用灰量的增加而增加 ,Hg则减少 ,但在 3 6× 10 4kg/hm2 的用灰量范围内 ,5种重金属元素在籽粒及土壤中的含量均在安全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68.
西班牙关于污泥对草本地被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班牙地中海流域 ,由于植被遭到破坏 ,导致水土大量流失。为恢复植被 ,M .Jokba和P .Andres利用污泥改造被破坏的土壤。选取毒麦、黑麦、苜蓿、三叶草、狗牙根、鸡脚草等 6种草种研究恢复植被的途径。污泥与当地土壤的搀配比分别为 0 %、 7%、 15 %和 10 0 %。在无污泥土中播种黑麦、毒麦和鸡脚草是最适的草种。在 10 0 %污泥中播种狗牙根草是适应的。在含污泥 7%与 15 %的土中所有草种均具有最大发芽速度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69.
江苏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土壤改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江苏省主要宜农未利用地类型、分布及其开垦的土壤障碍因素,探究了土壤改良的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化措施及其作用,研究提出了荒草地和沿海滩涂2种主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的土壤改良模式,注重了各种改良措施的综合运用,对于合理制定江苏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土壤改良方案,提高土地开垦的质量,实现江苏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堆肥在土壤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是目前广泛应用且能有效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的方法之一,堆肥技术已是近年来国内外较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堆肥处理原理及其发展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堆肥产物作为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应用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述,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