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4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253篇
农学   404篇
基础科学   513篇
  463篇
综合类   2556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1962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33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为了探讨南方根结线虫在植物体外被穿刺巴斯德芽菌感染后存活率的变化及感染初期线虫寿命和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首先利用单卵块孵化法对从野外采集的根结线虫进行纯化和分子鉴定。以穿刺巴斯德芽菌孢子体外吸附的南方根结线虫为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供试线虫的存活情况,每24 h计数一次死亡线虫的条数,总共观察12 d。在被穿刺巴斯德芽菌吸附的第3天收集根结线虫,提取线虫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虫寿命相关基因cyp-33和生殖相关基因lin-45/mek-2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分子鉴定确认纯化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感染了穿刺巴斯德芽菌的南方根结线虫死亡率显著升高;同时在穿刺巴斯德芽菌吸附南方根结线虫的初期,线虫寿命相关基因cyp-33和生殖相关基因lin-45/mek-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下调(p<0.05)。这说明穿刺巴斯德芽菌在吸附南方根结线虫的初期能够促使线虫的存活率降低,并抑制其生殖能力,这可能与基因cyp-33、lin-45和mek-2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992.
植物bHLH(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茶树品种陕茶一号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从陕茶一号叶片cDNA中克隆了1个bHLH转录因子CsbHLH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bHLH2开放阅读框(ORF)为714βbp,编码1个297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分子量58.4βkD,等电点为5.14,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该蛋白与其他高等植物的bHLH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拟南芥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表明,CsbHLH2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CsbHLH2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部位中均有表达,但是在幼叶中表达量最高;不同激素处理结果显示,CsbHLH2受SA、ETH、MEJA诱导。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使用盐酸克伦特罗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基于免疫荧光层析原理,实现对猪尿中所含克伦特罗的定量检测,并对试纸条的灵敏度、准确度与精密度、特异性、稳定性等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以四参数法对定量曲线进行拟合,线性系数为R2=0.99972;检测限达到0.1 μg/L;对3个不同浓度的添加回收试验,测得其回收率为80%~120%;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2.2%、11.1%、15.2%;与4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8种常用的抗生素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01%;同时验证了本试剂盒在1年的保存期限有效。整个检测过程只需15 min。  相似文献   
994.
菠萝凋萎相关病毒(Pineapple mealybug wilt associated virus-2,PMWaV-2)是引起的菠萝凋萎病(Mealybug wilt of pineapple,MWP)的重要病原。本研究中根据PMWaV-2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高灵敏检测出阳性样品,对阴性样品及空白对照均无荧光反应;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0倍;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在1.85%以内,表明本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的PMWaV-2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采用实时定量PCR研究基因表达获得可信数据的关键。以小麦在条锈病菌及温度双因素胁迫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了CDCRLIACTIN和26S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偃6号小麦在常温(15℃±1℃)未接种条锈病菌,以及接种条锈病菌并培育至花斑期分别在高温(20℃±1℃)、变温(20℃到15℃)条件处理中,基因RLI表达不稳定,基因ACTIN在常温条件下以及在条锈病菌及高温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相对稳定,但在变温条件下波动较大。表达最稳定的基因是26S,其次是CDC基因,它们可以作为小偃6号-CYR32-温度互作体系中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的内参基因,26SCDC是最佳内参基因组合。  相似文献   
996.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香玲’核桃(Juglans regia L.‘Xiangling’)叶片中克隆了1个脱水素基因JrDHN(GenBank 登录号KC503061.1),其全长1 056 bp,具有52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7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LEA家族成员的特征多肽序列,属于典型的Y2SK2型脱水素。以核桃18S基因为内参,对‘香玲’核桃JrDHN在4 ℃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诱导下叶片中JrDHN的表达增加,4 ℃处理4 h后达到最大值;自然越冬条件下,花芽中JrDHN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2月份表达量最高,推测JrDHN在核桃对低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香玲’JrDHN在雌花中表达量高,其次是叶片和树皮,在花芽中最低。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JrDHN序列中有30个SNPs位点和11个Indels;单倍型分析显示12份核桃材料可分为1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697。  相似文献   
997.
为筛选分离植物根组织特异表达基因,以枳根RNA为试验组,叶RNA为驱动组,构建了枳根消减文库。从该消减文库中共获得有效序列1 177个,其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200 ~ 500 bp;序列拼接后得到455个非重复序列,其中245个与已知基因匹配,具有结合功能、催化活性和转运活性等生物学功能,可参与植物的代谢、细胞生长、个体发育、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中的主要乳液蛋白、早期结瘤素样蛋白和贝壳杉烯酸氧化酶等基因在根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998.
根据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 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 建立并优化了对枣疯病植原体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评价, 制作了标准曲线。结果显示, 制作的标准曲线有极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r 2 )达到0.998,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枣疯病植原体, 能检测到60拷贝的质粒DNA。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好, 不仅能够实现对枣疯病植原体的快速检测, 而且为实现从病原定量水平上对枣疯病病情分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AV)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A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验证其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本试验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可达1.8×101拷贝/μL,远高于常规PCR方法;并与禽类其他病毒性疾病无交叉反应,具有高特异性.用分离的病毒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14日龄剖检,对感染鸡体内各器官的病毒分布及载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腺、法氏囊和血清中均可检测到病毒,肝脏、胸腺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本研究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临床样品,适用于CAV的诊断与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讨ATP合酶α亚基和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PRT)与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的联系,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在花药发育的4个重要时期(四分体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定量检测ATP合酶α亚基和APRT相关基因在不育及可育条件下花药中的mRNA表达水平。不育条件下,ATP合酶α亚基基因从四分体到二核期表达量持续下降,与可育株相比在单核期表达量显著下降;APRT1在4个时期的表达量低于其在相应可育条件下的表达量,而APRT2基因在BNS不育和可育条件下维持较低的表达水平。APRT相关基因表达量在三核期均有较显著提高,且可育条件下比不育条件下提高更明显。因此认为,ATP合酶α亚基基因与BNS育性转换密切正相关,APRT基因在三核期转录水平的变化与BNS育性转换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