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22篇
  免费   1165篇
  国内免费   1484篇
林业   1497篇
农学   1659篇
基础科学   232篇
  1110篇
综合类   15784篇
农作物   1377篇
水产渔业   1046篇
畜牧兽医   6436篇
园艺   4037篇
植物保护   3693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1047篇
  2022年   1231篇
  2021年   1136篇
  2020年   1058篇
  2019年   1240篇
  2018年   708篇
  2017年   1000篇
  2016年   1195篇
  2015年   1345篇
  2014年   1763篇
  2013年   1525篇
  2012年   2148篇
  2011年   2147篇
  2010年   1898篇
  2009年   1889篇
  2008年   1884篇
  2007年   1587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328篇
  2004年   1104篇
  2003年   963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746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544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436篇
  1995年   454篇
  1994年   391篇
  1993年   319篇
  1992年   379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8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杏(Prunus armeniaca L.)的茎尖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个杏品种的茎尖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因MS+0.2mg/lKT+0.25mg/l2,4,-D+0.25mg/lNAA+3%蔗糖,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BA+0.1mg/lIAA+2.5%山梨醇,加长生长培养基为MS(1/2N)+2.2mg/lZT+3%蔗糖,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IBA+2%蔗糖,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茎尖增重速率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Tyrn  相似文献   
992.
小麦叶疫病检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1992 ̄1995年间小麦叶疫病检疫研究的主要结果。研究证实我国局部地区已有叶疫病发生,分离得到了11个小麦链格孢菌株,并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确定了小麦链格孢的鉴定条件和鉴别标准,发现分生孢子链长度和分枝状况是区分类似种类的主要特征。提出了病株诊断方法和种子带菌的快速检验方法,后者包括吸水纸培养检验法和GLUZA鉴别性培养基培养检验法,根据研究结果和国外发病动态,提出了有关检疫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启新 《植物检疫》1998,12(3):170-173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鉴定研究进展李启新杜琦邓善英(青岛动植物检疫局266002)麦类粮船的检疫检验无疑是对我们把关的一个重要考验,而其中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etiacontroversaKuhn,以下简称TCK的检验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我们日常的粮船...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拮抗菌防治棉铃疫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作物茎内和棉田土中分离纯化到193株细菌和90株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棉铃疫菌具拮抗作用的细菌26株和真菌16株。室内离体棉铃生测表明,施用拮抗菌(芽孢杆菌MB-3、MB-7、MB-8、BC-1)24小时后再接种棉铃疫菌比施用拮抗菌后马上接种棉铃疫菌的防治效果要好,可达60%~80%。田间试验结果显示,8月初仅喷施一次,MB-3和MB-7的相对防效达34.9%和45.4%,明显优于对照化学药剂。此外,对拮抗菌的拮抗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95.
桑萎缩病病原类菌原体的提纯、致病性及抗血清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0.3mol/L甘氨酸缓冲液从病桑嫩叶提取病原类菌原体(MLO),提取液上清经硅藻土柱层析分离,其洗脱液用高速离心浓缩,制备成部分纯化的病原MLO提纯物。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提纯病原注射到介体昆虫体内,使病原在昆虫体内繁殖,再将获毒虫放饲在健桑苗上传毒接种,获得表现典型萎缩病症状的病株。病柔韧皮部筛管细胞的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大量病原MLO粒子,证实提纯MLO具致病性。同时用提纯病原为免疫抗原制备兔抗血清,抗血清用健桑提取液吸收后,获得仅与病桑抗原产生反应的特异抗血清,免疫电泳测验、仅产生一条沉淀带。  相似文献   
996.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及治疗叶志勇吕文其(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成都610081)刘新华(重庆动物园,630050)姜文球权洙浣金银规(韩国自然农园动物园)李昌雨(韩国汉城兽医大学)大熊猫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997.
鸡抗猪大肠埃希氏菌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998.
999.
接种鉴定了由9种植物分离得到的12个大丽轮枝孢(VerticiliumdahliaeKleb.)菌株对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和苜蓿(Medicagosativa,M.falcata,M.media)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绿豆、西瓜、茄子、棉花、向日葵、番茄、马铃薯、萝卜和沙打旺分离菌株都能正常侵染沙打旺,引起典型表观症状和维管束变色。绿豆和西瓜分离菌株侵染苜蓿后能引起轻微的表观症状,其他菌株侵染后仅引起维管束轻度变色,但由变色部分可分离出大丽轮枝孢,这表明苜蓿可以无症带菌。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采集以神经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病、死肉雏鸡的脑实质作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试验,共分离鉴定出2株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表明,这2株分离菌均属O131,为国内外首次发现;动物接种试验结果为,腹腔接种对KM小鼠均具有强毒力,脑内接种对1日龄鸡均具高致病性,但腹腔接种对1日龄鸡致病性有差异,其中一株为高致病性,另一株无致病性,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二株分离菌耐药谱相似,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先锋霉素、丁氨卡那中度敏感,对其它药物则低敏感或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